产妇产后盆底综合肌力如何恢复,做好针对康复护理干预

2021-10-26 03:13:26王瑾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产后

王瑾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37

盆底肌作为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其功能是连接耻骨和尾骨,它能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保证处于正常位置从而正常运作,盆底肌能控制排尿、排便以及托起器官的功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也是保证女性形体的重要器官。

骨盆的出口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的支撑需要肌肉群、韧带筋膜,在妊娠过程中,因为胎儿的重量不断上升,体积缓慢增大,对盆底的压力也逐渐提升,在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对骨盆支撑结构造成了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盆底神经损伤,所以对于产后女性来说,盆底功能开始下降,产后妇女进行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十分关键。

需要明确的是,盆底肌肉群的训练可以协助女性锻炼盆底肌肉,对分娩存在积极影响,还可以缩短产程,提升性生活满意度,确保日常的生理活动顺利进行,针对一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预防作用,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

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部分女性患者因为对疾病认知不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产后女性来说,在产后1-2周时间内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按时进行盆底功能检测。

1  产后有哪些需要注意

当很多女性在分娩之后,会发生子宫下坠情况,子宫作为一个空腔器官,是胎儿成长发育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它的位置在骨盆腔中间,其并不是呈现正立位置的,而是向前稍微倾斜的,会预防子宫脱落,在怀孕的时候,子宫体积增大。

子宫骶韧带和子宫圆韧带都发挥了牵扯的效果,两者均存在强张力,可以预防子宫脱垂,同时骨盆底部的肌肉和筋膜也发挥了保护效果,如若发生异常,子宫便会有下坠的可能。当子宫下坠发生,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无论是在运动中,还是静止状态,均会发生摩擦导致感染情况发生,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和便秘。

经过有关资料证明,一般的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也是其中之一,当在用力、咳嗽的时候均会发生漏尿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性生活不和谐等,并且会随着年龄的上升症状逐渐严重。

在分娩结束后,女性的骨骼肌肉均会发生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体重增加,脂肪变厚,肩部以及背部会逐渐圆润,腰椎和颈椎前突,身体重心变化等,这种体态是不会自我修复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锻炼才能改变,如果长期忽略,会给身体带来永久性的疾病。

2  产后康复护理有哪些

当下临床中,有一些措施协助女性加快康复速度,例如盆底肌肉电刺激,这种方式能够加强神经肌肉的兴奋度,激活神经细胞,缩短神经细胞恢复速度,其可以对尿道外括约肌进行刺激,促使收缩,通过神经回路,对括约肌收缩能力进行加强,提升控尿水平。电刺激神经与肌肉,降低膀胱的收缩能力,减少逼尿肌代谢,扩充膀胱容量,改善储尿能力。电刺激是加快神经恢复的主要措施,同时还能对肌力进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促使神经恢复,电刺激能对盆底肌进行松弛,缓解女性疼痛,调节下尿路功能异常。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经过肌电图、压力曲线等措施,将肌肉的活动情况转化为可视状态,患者可以进行正确的训练,长期坚持,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能控制盆底肌肉收缩,纠正收缩活动,生物反馈措施还有肌肉生物反馈以及膀胱生物反馈等。

在针对不同的患者,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为肌肉收缩能力和学习能力均不相同,需要知道的是,产后盆底肌肌肉训练是不能统一治疗的,而是针对不同人,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合理调整。

3  盆底肌综合肌力恢复措施

经过相关研究证明,在产后42天到6个月是盆底恢复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肌肉和神经损伤时间较短,自身细胞的修复功能较为理想,在这时间段进行训练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通过锻炼或者临床治疗的方式对盆底肌肉进行治疗,提升盆底肌肉肌力的弹性,促使盆底功能恢复。

凯格尔运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训练方式,经过长期的坚持,可以快速恢复盆底肌功能,提升盆底肌力量,加快恢复,将机体器官恢复到正常位置,可以显著缓解下垂、漏尿等情况,与其他锻炼方式相同,凯格尔运动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方能起到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感受盆底肌的位置,排空尿液,深呼吸后,集中注意力,选择适中的力量进行肛门阴道缩紧工作,进行3~5秒后放松,用力收缩盆底肌肉,连续5次后休息,这种训练方式可以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多种训练措施融合进行,每天3次,一次10分钟左右,对存在漏尿的女性,效果明显,配合盆底功能检查,可以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训练量,在进行盆底肌群训练的过程中,切记不要深呼吸,保证正确的呼吸节奏,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显著的腰部肌肉酸痛,便证明选择姿势和锻炼的肌肉错误,应当找到正确的盆底肌位置,一开始训练,运动量建议每天1~2次,每次2~3组,時间过长也导致肌肉疲劳,这类训练和运动一样,刚开始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只要耐心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就可以逐渐适应了。

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主要因为分娩和妊娠,如若无法及时恢复,将会影响盆底结构,引发盆底结构损伤,随着年龄的上升,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主动锻炼的同时,也要配合盆底肌功能检查。

针对爱美女性来说,产后护理也是必需的,在产后6周时间内,便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间,可以做些柔和运动进行锻炼,在产后6周到半年时间内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升一些运动量,以此方式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产后半年到1年内,是身体恢复的理想期,也可以将时间延伸至1年,在1年到3年中,是身体恢复的有效期,在这个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的,如果超过了3年时间,缺乏产后康复的意识,再要恢复,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

4  结束语

在产后,产后康复对于健康和外形来说,都有着积极影响,所以提醒广大女性,在产后注重康复和训练,预防发生盆底肌功能障碍,防止发生各类障碍性疾病。虽然不像是一类重大疾病,会对生命造成影响,但是也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所以建议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产后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19:14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