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阁
摘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具有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变得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施工单位则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而且在进行施工技术操作时,还要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管理。在开展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相关注意事项,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免影响到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以此保障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现状;改进措施
1 水利施工技术特点和必要性
为了合理调整和分配水资源,我国需要加强建设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我国整体水资源总量比较少,因此需要加强建设水利设施,科学利用水资源。通过建设合理的水利设施,有利于调整水资源,否则无法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会引发各种灾害,还会增加国家经济损失,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因此受到威胁。环境和季节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水利工程,因此水利工程对于工期提出严格的要求,此外因为地理条件的影响,增加了水利施工的难度,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使水利施工精确性因此提高,施工单位需要严格要求施工技术。
2 水利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措施
2.1 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围堰技术是解决导流问题的常见技术。在针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的现场处于河流的上游,那么需要在施工时对工程的地点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将岸坡进行巩固。与此同时,可以采用围堰技术将水流引人到固定的下游位置,完成导流操作。从上述施工过程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气温条件.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为枯水或小流量季节,可以有效的降低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施工导流操作,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的周期性变化,合理的组织生产,明确安排导流的时段,拟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结合河流的周期性和施工的进度,来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各项环节。如果施工场所的自然条件相对较为良好,可以采用最為经济的方法来分期围堰导流,为水利工程的结构性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水工模型试验,测试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无误以后再合理的规划围堰的平面布置及设计围堰的具体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水的压力,保证围堰的施工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2 水利工程中的土方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土方施工采用的技术需要较多的技术要点,要遵照这些技术要点按照步骤逐个实施∶
(1)要注意水利工程中的土方施工一般尽量不要选择在冬天进行,如果时间紧迫非要在冬天完成,工程就需要制定更加详细且具有科学性.切实可行.排布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保障在最短时间之内完成施工作业。
(2) 要注意土方工程运输线路的流畅,由于运输交通及行驶线路由于与水利相关,要做好基础防滑工作。
(3) 相邻的建筑物侧面位置需要开挖土方时需要注意保障地基不会受到冻害影响,尽量采取快挖快填的模式进行施工,降低可能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4) 要注意在土方建设时要在基坑槽内设置好排水系统,防止基坑内出现过度积水现象,造成土方边坡滑塌。
2.3 导流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而施工导流具体是指在活水河道内修建水利工程时,由施工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导排水,比如,围堰维护基坑这一技术和手段,对活水河道内的水流予以有效阻断,促使这一水流能够绕过水利工程的施工区域,直接被导向下游,这样则能够降低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施工导流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技术的应用是否有效,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
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条件变化,签署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限内,根据合同签订条件,针对现场作业条件,根据施工方案.合同要求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完善,交给监理机构审批监理。监理机构需要对合同和项目组织履行的合理性进行考核,保证总体施工计划合理完成,总进度计划合理。对施工条件超过合同约定要求的,要提醒施工单位遵守合同要求。实施阶段,若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需要合同进行大幅变更,容易造成进度失控局面。承建单位要按照合同文件,实事求是调整组织设计,由双方进行协商,明确双方业务,保证变更组织设计得到专业审核。
3.2 建立监管制度
科学的监管制度主要在于责任机制的完善,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时刻清晰,施工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能来细化责任分配,确保每一条责任都能够找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工作人员能够严于律己,相互监督。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或隐患,应该严格找到责任人,避免不同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避免由于管理失误造成施工风险。根据施工方案和责任人的制度,制定好事前的应急处理计划,对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应该事先形成预案,并根据风险防控预案对员工展开培训,降低风险所发生的概率,保证一旦有隐患产生,可以使不同的工作人员形成联动,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不少施工单位内的施工人员很多都是农民工,其专业水平较低,难以熟练操作一些难度较高的施工技术,而且其自身的技术操作行为也缺乏规范性,这样则会提高失误率,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并且要开展专门的培训活动,培养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在培训活动内容中,要加人专业的设计图纸知识.各种施工技术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技能,促使施工人员通过参与培训,能够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操作水平,使其能够正确把握施工技术操作流程,通过应用有效的技术操作技能,提高其施工技术操作效率,减少施工操作中的失误问题,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实行奖惩制度与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
3.4 积极创新水利施工技术
改进水利施工技术,需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各地区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力度投人设备和人力,为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出市场导向作用,各个水利施工加强技术创新,紧密联系施工单位和科研单位以及高校,推动创新水利施工技术。水利施工单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探究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和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落实项目交流,积极招聘高素质技术人员。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施工程序复杂,同时多在环境恶劣区域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利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审视施工技术问题,利用管理手段,有序展开水利工程作业,以达到改进施工方式,指导水利工程作业科学实施的目的,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守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346.
[2] 刘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31.
[3] 牟辉军.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