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中行动学习法的教学实践,研究了行动学习法在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实施行动学习法进行教学尝试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更高效、创新地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并且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思政。证明行动学习法适宜在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中进行普遍推广。
关键词:行动学习法;电子商务法;高职教学;课程思政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从实践中学习,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作用。这种学习法流传至今已有数十年,近来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对学生的从业、就业及创业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也是一门深刻融入“法治”的思政融通课程。
一、行动学习法在本课程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依据2019年施行的《电子商务法》开设,课程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涉及的主要当事人有卖家、买家及平台。按照行为主体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内容分别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消费者法律法规”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法律法规”。学生在学习各个模块时可以进行角色转换,通过代入角色理解相应知识点。这样的角色转换正好与行动学习法中的角色扮演形成了和谐统一。
另外,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授课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熟练地背诵法律法规,而在于让学生了解行业行为准则,做到“知法、守法、用法”。行动学习法能让学生通过使用专业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相激励,在行动中掌握了电子商务法的基本要求,也贯穿了“诚信守法”的思政元素。
二、行动学习法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尝试
(一)鱼骨图法
讲授“电子商务消费者法律法规”这一模块时,笔者使用了鱼骨图法进行教学。首先抛出问题----“电子商务消费者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引导学生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利用鱼骨图梳理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将各类法律问题填入鱼骨图中。如:有的学习小组按照消费环节将消费者法律问题分为支付环节法律问题、交易环节法律问题、物流环节法律问题等。这样的分类较为科学完善,也便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展开。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法律条例给出各类法律问题对应的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法。学生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深层地了解了理论知识的含义,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二)群策群力五步法
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法律法规”这一模块教学中,笔者创设了某电商平台垄断经营的情境。要求各学习小组群策群力,给出该平台在收到消费者上诉后的解决方法。按照群策群力五步法,学生们首先澄清问题,然后查找出现垄断经营的原因,判断自身行为是否构成垄断,最后根据法条要求,拟定应诉方案并列明落实行动的具体步骤。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站在了平台的角度换位思考,更好地掌握了法律条例。
(三)事后回顾法
笔者指导各学习小组在学期末作为电商维权志愿者在校内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各小组开展行动同时记录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将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提炼汇总。回到课堂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事后回顾法反思行动过程。小组反思的内容有:行动的目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等。通过事后回顾,学生将实训和法律条例联系在了一起,更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
三、行动学习法的教学效果及反思
(一)行动学习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使用行动学习法进行教学之后,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攫取知识的过程,是充分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过程。行动学习是人才善于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起到了其它培养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1]学生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认识电子商务法律,也可以从主观意识上反作用于自己今后的行动当中。
(二)行动学习法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理与实”的有机统一
传统理论课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授课,学生消化理论的水平有限,离不开死记硬背。通过行动学习法,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当中,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技巧,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行动学习法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在行动学习法实施过程中,学生成為了彼此的教师,教师则成为了“引导师”和“催化师”。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展时提出一个适当的任务,如果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则会觉得毫无难度;如果布置的任务过于复杂,学生就难以达成任务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教学效果评价能力方面,教师也得以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多元、连续、公平的评价体系。
(四)行动学习法有利于实现“思政融入课程”
行动学习法不仅解决了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也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一学习模式,形成了“集体主义”、“勤学善思”和“勇于实践”的思想。另外,基于《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这一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后,也可以将法治之“盐”融入立德树人的“汤”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思政融入课程。学生行动后通过反思、总结和升华,最终可以达到“自我治修”的高度。[2]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行动学习法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转换角色掌握课程知识。同时,由于行动学习法采用集体学习的模式,学生有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也有了更多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对于课程思政亦有所裨益,适宜在其它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课程中进行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小波,代春艳,王嘉. 行动学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N].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
[2] 汪金英,李鹏.行动学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8(5).
作者简介:何婵(1989— ),女,民族:汉,籍贯:湖南,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专业:电子商贸与物流技术,职称: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特别是新媒体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