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探险家、学者和摄影师镜头下的莫高窟(节选)
1907年3月,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第二次率领着他的中亚探险队,经罗布泊前往敦煌。他最初的目的是到敦煌考察古迹,但在敦煌进行了短暂的考察后,他就明确了此行的目标——考察敦煌的古代长城遗址,考察莫高窟,搜集藏经洞出土的古代文献。驻留莫高窟期间,他利用了三清宫住持、道士王圆箓的无知,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骗购了藏经洞出土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的珍贵文物、文献。
可以说,对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洗劫,斯坦因是罪魁祸首。但同样是斯坦因,第一次在莫高窟架起照相机,快门声第一次在洞窟内响起。他拍摄了大量的莫高窟外景和洞窟内壁画的照片。根据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目前公布的斯坦因摄影档案统计,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共拍摄照片134幅,其中有关莫高窟的照片有46幅。
斯坦因在完成了对包括敦煌在内的新疆、甘肃的考察后,于1912年出版了两卷本中亚考察记《沙埋契丹废址记》Ruins of Desert Cathay。书中的340余幅照片,有64幅拍摄于敦煌。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公布于世的敦煌和莫高窟的照片,其历史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斯坦因的想象——在此后的许多年里,这批照片是有关莫高窟外观、洞窟本体以及当时人物存在的唯一影像记录。1921年,斯坦因出版了《塞林提亚——在中亚和中国西部地区考察的详细报告》(Serindia,Detailed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and Westernmost China),书中有关敦煌的照片多达226幅,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敦煌的汉代长城遗址,莫高窟的壁画,藏经洞出土的经卷、绢画、刺绣、剪纸以及敦煌的自然环境,其中20幅绢画、刺绣等艺术品更以彩色印刷的技术,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品有直观的色彩感受。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南侧。北魏所绘壁画画面分为三层:上部千佛光光相接,色泽明丽;中部以横卷式构图绘鹿王本生故事,即著名的九色鹿拯救溺水人的故事;下部绘姿态各异的夜叉形象。这是敦煌早期洞窟壁画内容布局经典样式。
汉晋以降,北方丝绸之路成为华戎交汇、东西互通的大动脉。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总绾丝路的要冲,因往来贸易而成为聚宝盆。在富足的经济底色下,经西域传入的佛教昌盛一时,与中原学术、江左风尚齐聚敦煌。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驱动下,工程浩大、美轮美奂的敦煌莫高窟应运而生。
敦煌早期石窟通常指十六国、北魏、西魏和北周近200年间所造的洞窟。这批石窟,虽然至今仅存三十余个,却清晰地勾勒出外来佛教的中国化之路。
敦煌画风的横空出世,离不开历史的“因缘”。北朝禅风盛,动荡也多,中原政权更迭之际,元荣、于义等多位地方长官仍能维持敦煌的繁荣。敦煌石窟从借鉴外来之风到立足本土,为后世奠定了多种建筑形制——禅窟、中心柱窟、覆斗顶窟等。汉画之风融合外来艺术风格,缔造出长卷式故事画、秀骨清像式人物画,东西方佛道神怪同窟共画,济济一堂。
敦煌莫高窟第260窟,中心柱東向面和南向面。北魏开东向面圆券龛内,塑倚坐说法佛一身,龛壁画化佛火焰佛光、供养菩萨与飞天,龛外两侧各塑一菩萨。南向面可见上层龛内交脚菩萨和龛外胁侍菩萨、供养菩萨等。与1908年照片相比,东向面倚坐佛缺失了手部,中心柱上的影塑供养菩萨缺失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