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
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手段,就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恰当与不恰当之分。以建立关系、传递善良为目的的批评显然优于以纠正错误、发泄情绪为目的的批评。批评的目的是激励而不是打击,是唤醒而不是压制,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批评不是叫孩子认错,而是教孩子学会思考;批评不是叫孩子认输,而是教孩子学会尊重。
我们要善于使用描述性的批评,而不是评价性的批评。对孩子的錯误加以描述,就事论事,保持态度中立,不谴责、不侮辱。这样孩子就容易重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批评针对的应是孩子的过错而非本人。
批评的目的不是分胜负,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构建自我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批评无疑是失败的。孩子可能会讨厌老师,甚至厌学,这不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而是因为被不适合的批评伤害了。批评必须让孩子看到希望。
批评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和谐的批评让孩子感受和谐,善良的批评传递给孩子善良,蛮横的批评让孩子学会蛮横。有些错误,孩子可能很难改,但我们批评孩子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批评孩子要注意“五不责”:饮食不责、疾病不责、烦躁不责、悔改不责、初犯不责。切忌在有情绪时批评孩子。如果彼此都有情绪,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的情绪。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