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价值认知、实施路径及管理

2021-10-25 14:00邓雪梅罗渝川
科技视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通识育人院校

邓雪梅 罗渝川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618307)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落实,技术创新势必将引领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此大形势下,企业不仅会考察新进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其人格、创新性、适应性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新的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良好的通识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完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最终实现他们的和谐、完善和高层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识教育的探索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紧随普通高校教改步伐,在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并有所成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境,推进通识教育改革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实践探索。

1 通识教育的内涵

对于通识教育的探索,在我国和西方已有较长的思想及实践历史。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的帕卡德于19世纪初提出,提出通识教育是专业知识学习阶段的准备阶段。1945年,哈佛委员会发表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一书面世,更是将通识教育的改革理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认为,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具有人文主义取向,与专业教育相对”[1],自此以后,通识教育吸引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

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资料,可以发现,通识教育在教育界尚缺乏一个统一且得到普遍公认的操作性定义,但通过教育界不同角度对该问题的论述,学者认为通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应具备以下三点特征:(1)在教育本质方面是“非专业性”且“非功利性”的;(2)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在全面、自由和和谐的特征下实现受教育者的智能和素养发展;(3)在教育内容方面有广泛性、多元性、时代性和本土化的特点。

2 通识教育之于高职院校的价值体现

2.1 专通融合,全面育人

在高职教育发展之初,对于管理部门、院校和教学部门而言,必然将更多的资源与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岗位职能技能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人文素养的达成,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而言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随着对学生在企业和社会中地位的重新认识,高职教育中教育与引导的成分不断加重,这时就应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价值。如果说专业教育是教授给学生一门赖以为生的技能,则通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2]。专业教育在技术和技能方面给予了学生踏入社会的立足基础,这是凸显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价值;而通识教育则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道德认知水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人文品位以及完整的人格结构等综合素养,这是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的体现。因此,应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价值贡献值,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作用不能一刀切地从对立面来理解,二者之间变现出来的关系,更倾向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3],高职院校教育应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发展思路,守住教育之初心。

2.2 创新思维,素养达成

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具备创新性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创新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为产品的独创性,因此,创新能力的获得,首先是建立在扎实、前沿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托技能的实践、实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最终在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实现创新能力的达成。专业教育实现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塑造,而通识教育则达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两者结合的情况下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

2.3 意识形态教育,正向价值导向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是社会人才的“蓄水池”,同样应重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坚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阵营,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也通过更加隐蔽和不易察觉的方式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原有“学习就是为了找工作”“学习就是学习技术”的思想影响下,较易出现“金钱至上”“功利化趋向”的思想。加之高职大学生正值牢固“三观”的青年期,价值观朝那个方向发展可能被动摇,尚未稳固,当非正向价值观一旦占主导地位,思想容易偏离社会所期许的方向发展,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中价值观层面的教育与引导。

3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途径

3.1 通识与思政融合

通识教育的至高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为社会作贡献,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指明正确方向,助力于社会稳定发展,让学生能抵御纷繁复杂的不良言论及错误的舆情,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的育人宗旨在表现上是一致的,都是塑造合格公民。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创新发展,有助于高职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采取潜移默化、“隐性”方式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认同感;有助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加强校园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持续正向价值观传递,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

3.2 校本课程深度开发

课程是知识与思想传递的载体。高职通识课程的改革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加之部分院校可能对通识课程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这使得通识课程改革的实施力度大打折扣。其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将高职通识课程简单地等同于公共基础课程。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将部分计算机或英语基础课程直接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中,这是典型的没有把握住通识课程培养目标的表现。二是部分高职院校直接移植其他学校相关课程设置。此种行为造成部分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缺少与院校自身特色的深度融合,且缺乏对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深度开发,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摆正对通识课程认知,整合人、财、物等课程资源,实现对课程的深度开发。四是结合院校自身特色深度挖掘课程特色,深度梳理学生的职业特点与发展规划,将通识课程与行业特色和院校特色深度融合。

3.3 教学形式多样化

当前我国处于“互联网+”时代,各类线上课程迅速开发,积累了实践经验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众多网络课程平台可供选择。各大开放平台所提供的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院校通识课程资源短缺、师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弥补高职院校在人文学科;同时全新的互联网学习方式也更贴近新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成熟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学习,间接得到名师指点,扩展知识内容、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补齐传统授课的短板与不足。

4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管理

4.1 设立专职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将直接影响到下属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在各高职院校职能设置中,教务处往往是通识教育实施的直接管理机构,但从教务处的传统工作范围来看,其关注范围较广且重心更为集中于学生专业课程,加之部分工作人员对通识教育的方式、内容和目的方面了解较少,对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无法像对待专业课程一样进行专门、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着手设立专门直属管理部门对通识教育进行有针对性和科学化管理。

4.2 加强师资建设

由于高职院校往往更集中于某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因此其师资就可能存在专业过于集中、资质参差不齐、缺少教学名师的现象,这与通识教育所需的多元化、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要求正好南辕北辙。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对课程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水平、人格品质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院校的师资建设亟待加强。首先,可鼓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及课程带头人率先开设相关课程,将课程做优、做精;其次,可外聘其他院校名师,这些教师可承担本校师资缺乏或较弱的通识课程的授课或以专题讲座方式进行额外的补充;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教授课程相关的各种形式培训,以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4.3 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

混合式课程、线下课程、线上课程管理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线上、线下课程学时比例的设置需具备科学性。不同授课形式课程百分比的制定,要建立在前期调研、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数据。二是加强对线下课程的管理。通识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种现象不是短期形成的,也不会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由于该类课程长期被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往往出现课程设置随意、课程开设“就菜下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未能考虑本校特色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识课程应根据客观性,进行筛查与精选。三是精选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的选择应综合评估各网络课程平台的优劣势,并在校本课程资源互补的理念上进行选择;同时在“文化经典课程”及“文化素养课程”的选择上应多做参考;不同的网络课程平台,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学分情况皆存在一定的差别,学校也应制定可执行的标准。

5 结语

通识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载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更能保障学校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应正确认知通识教育价值,拓展实施路径,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指导与管理,突显通识教育在育人环节中的核心价值。

猜你喜欢
通识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