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浅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1-10-24 10:23李俊霞安润洲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秦安县林果业灌水

李俊霞 安润洲

(甘肃省秦安县水务局,甘肃 秦安 741600)

甘肃省秦安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87 亿m3,其中自产水1.17 亿m3,入境水2.70 亿m3;全县用水总量2654.3 万m3,其中农业、生活、生态、工业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50.9%、37.4%、8.4%、3.3%。农业的主导产业是林果业,主要分布在浅山区,该区域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果品口感好,是秦安县重点果品产地。果品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其质量也离不开适时灌溉,而灌溉主要依靠雨水和山间小溪水,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季灌溉时,降雨偏少,夏季不灌溉但降水量多。浅山区唯一的苏家峡水库供水工程供水人口达7 万余人,水量紧缺时实行分段供水。由于缺乏必要的措施,浅山区丰水时段的水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农作物不能有效灌溉,人饮不能保证全时段供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严重制约着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用水安全。

1 综合概述

1.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秦安县位于秦岭以北,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主要支流葫芦河下游。地形地貌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沟壑区,山多川少,粱峁起伏,沟壑纵横,沟道下切很深,基岩出露少,河谷多呈葫芦状,境内高程在1120~2020m之间。葫芦河自北向南纵贯秦安中部,其主要支流有清水河、西小河、显清河、南小河等。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年平均降雨量507.4mm,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际、月际变化大,多年平均蒸发量1448.8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875m3,亩均426m3,达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的1/3,属严重缺水地区。

县内土地按海拔分为川区、低山区(即浅山区)、中山区(即高山区),川区主要分布于葫芦河及其支流两岸,高程在1120~1500m之间,资源丰富,灌溉方便;浅山区高程在1500~1800m之间,灌溉条件差,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受干旱威胁很大,为粮林果区;高山区高程多在1800m以上,气候凉爽,光照不足,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产量不稳,为农林区。全县总土地面积240.17 万亩,其中川区34.89 万亩,占总面积的14.53%;浅山区150.79 万亩,占总面积的62.78%;高山区54.49 万亩,占总面积的22.69%。全县辖17 镇,2019 年秦安县总户数155451 户,58.52 万人,全县年生产总值为73.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62 元。2018 年全县林果面积90.93 万亩,林果产量91.14 万t,年产值33.36 亿元。

1.2 浅山区水资源现状

浅山区位于川区和高山区之间,基本上全是山梁沟壑。浅山区水资源主要包括天然降水、沟谷潜水及黄土潜水。根据浅山区叶堡、中山等镇多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秦安县浅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6.9mm,占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07.4mm的96.0%;其中7—9月的降水量达273.8mm以上,占浅山区全年降水量的56.2%,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水是秦安县浅山区沟谷潜水及黄土层潜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浅山区沟谷潜水主要分布在浅山沟道中,一般是沟谷越长,汇水面积越大,流量就越大,秦安县境内有较大地下潜流的沟谷共13 条(见表1)。根据《秦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汇编》资料统计分析,地下潜流量为456.29 万m3/a,目前只有苏家峡沟在利用,其他沟系因工程措施少,水资源利用率低。低山梁峁黄土层潜水,分布以新老第三系红层为主,这部分潜水,水量小、分布零散,主要以山泉、小溪的形式存在,水质好,但利用率较低。

表1 秦安县地下潜流沟谷统计

1.3 浅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统计分析,秦安县在浅山区修建了大批的雨水集蓄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田灌溉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一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浅山区修建集雨水窖7 万余眼,年集蓄雨水总量达350 万m3,解决了浅山区7 万亩果园的补灌问题;二是以川区河谷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修建了一批以东坪电灌为代表的小型提灌工程,带动发展了浅山区林果业,其有效灌溉面积达12 万亩,支撑了区域林果业的发展;三是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在清水河一级支沟上修建了苏家峡水库工程,其总库容820 万m3,兴利库容45 万m3,调洪库容185 万m3,充分利用了天然水资源。通过这些工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浅山区群众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发展了农业生产。

秦安县浅山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不仅解决了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和农业的补灌问题,为浅山区林果业乃至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水源,而且通过拦蓄雨水,减弱了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力度,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二是通过小型提灌工程引水上山,彻底改变了浅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的林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保障,特别是林果业,已成为秦安县浅山区主要的支柱产业;三是苏家峡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可靠的水源,而且优化配置了当地有限的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2 浅山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骨干调蓄工程少

造成秦安县浅山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衡。每年5—9 月来水量占全年年径流量的70%~80%,且多为暴雨洪水,又缺乏骨干调蓄工程,不能有效地拦蓄地表水,造成自产水外流,得不到有效利用。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秦安县浅山区除已建成的苏家峡水库外,还没有较大的骨干调蓄工程,区域内的降水、河谷潜水等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2.2 集雨节灌设施不配套

秦安县浅山区群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虽然修建了一批集雨节灌水窖,但蓄水有限,节水设施不配套,群众只能采取沟灌或坑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这样的灌溉方式,一方面灌水不均匀,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输水过程中,会产生跑、冒、滴、漏现象,同时与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沟灌或坑灌的灌水方式消耗的水量会更大,使宝贵的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2.3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

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相对较低,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特别是提水灌区,由于渠系及渠系建筑物配套较差,在输水过程中配水困难,水量损失较大。在田间灌水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农田都改为小块灌,但灌足灌饱土地的观念仍然没有消除,节水意识、科学灌水观念思想薄弱,加之无量水设施,收费仅按时间或亩计收,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灌区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4 现有的供水工程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

由于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工业在浅山区的发展。在农业方面,3—5 月为农业灌溉期,天然来水量只占全年来水量的20%左右,而灌溉需水量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40%,致使春旱年年发生,现有的各类供水工程难以满足当地林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据统计,秦安县浅山区已种植果树25.31 万亩,占全县果园面积32.25 万亩的78.50%。而能利用供水工程进行灌溉或补充灌溉的果园仅16.55 万亩,占浅山区果园面积的65.39%,灌溉保证率为83.30%;其中利用提灌工程进行灌溉的果园面积为9.55 万亩,利用集雨水窖进行补灌的果园面积为7.00 万亩;其余的8.76 万亩浅山区果园只能靠“天”灌溉,在果树关键时期得不到适时灌溉,影响了果品质量和产量,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浅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思路

3.1 建设拦蓄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秦安县有大小沟溪、河流87 条,浅山区季节性干旱缺水的原因除气候外,主要是蓄水工程太少,只在清水河一级支流苏家峡沟建有水库1 座。现正在葫芦河一级支流西小河中游河段建设总库容为227 万m3的小湾河水库,重点解决西川、王窑等镇的灌溉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在条件有利的浅山区兴修水库、塘坝等拦蓄工程,一方面可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通过蓄水工程调节作用,将丰水期水资源贮蓄用于枯水期,做到秋雨春用,以丰补旱;另一方面可作为浅山区居民的备用水源。同时还应重视跨流域调水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在实施的“引洮供水二期配套项目”,秦安县设计供水量约为4876.00 万m3;新修4 座调蓄池,容量275.00 万m3;新建高位水池13 座,设计供水量为1.15 万m3。还有正在可研阶段的白龙江调水工程,这些调水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全县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意义非常重大。

3.2 继续加大对雨水集蓄工程的建设力度

实践证明,秦安县集雨节灌项目的建设,为秦安县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据统计,全县浅山区还有8.76 万亩果园不能补灌,仅仅依靠提灌工程来保证灌溉是不可能的,必须利用雨水资源的优势。因此,应在全面总结集雨节灌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再谋划,再争取,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规划新建一批集雨节灌水窖工程。同时在集雨节灌水窖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把节灌设施的配套工程与节灌水窖的主体建设放在同等位置,使有限的雨水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以现有水资源为依托,加快小型提灌工程建设步伐

近年来,全县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万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依托,相继新建、改造了一批小型提灌工程,如叶堡李坪电灌、北大渠电灌,为浅山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秦安县应总结经验,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引洮二期配套项目的人饮剩余水量、川区地下水,现有的自流灌区、塘坝以及水库、窖群等水源,规划新建、改建一批投资规模小、建设进度快、产出效益高的小型提灌工程,全面支持浅山区林果业的发展。

3.4 引进推广先进灌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主要是果树灌溉),应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努力推进节水优先理念,把节约利用水资源贯穿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水技术,在我国基本发展成熟,秦安县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试验示范项目。一是对现有灌区,特别是提水灌区,仍实行小块灌的果园,要逐步改造为坑灌,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先进的灌水技术。二是对新建的提水工程,必须实行节水灌溉,把节水灌溉作为新建小型提灌的先决条件,强制执行,如2016 年实施的刘坪“五小水利”发展节灌面积5600 亩,2017 年实施的陇城南七沟高效节水项目新增面积8200 亩,2018 年实施的王窑小湾河“五小水利”发展节灌面积4500 亩等。三是要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建设,特别是量水设施的建设放在工程建设的重要位置,保证工程管理者能使用完善的渠系建筑物来对有限供水量进行有效管理,对实行了节水灌溉的果园可优先供水。

4 结语

秦安县深处我国大西北,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水资源匮乏,属资源型缺水的经济欠发达内陆地区。水资源调控的原则是优先开发当地水资源,充分引用外调水资源,严格控制利用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合理调节利用时空分布不均的浅山区水资源,是长期以来当地水利部门的治水思路。通过引调水、集雨工程等措施,弥短板,强弱项,科学谋划水资源配置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的投入,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把当地果品产业做大做强,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效益,使更多的百姓增加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秦安县林果业灌水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浅谈南疆林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教育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推广可行性研究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