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
2018年1月8日,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沉甸甸的奖章、证书,而早在1991年和2015年,他已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53年,刘永坦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的决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除了学校开设的工科数学和物理,他又自学了理科数学和物理的有关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性格。毕业两年后,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成为向科学进军的中坚力量之一。
1978年,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铆足劲去学。刘永坦的勤奋、刻苦和才华赢得了雷达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谢尔曼的信赖和赏识。谢尔曼开始让他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全部研制工作。
刘永坦与团队在威海试验现场 (资料图)
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无数个日日夜夜在刘永坦的钻研中悄无声息地溜走。终于,一年多以后,他顺利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机研制工作。通过这次难得的科研任务,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国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刘永坦说,“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活。回到祖国,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
1981年的金秋,结束进修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此刻,他的心中已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对这种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除了基本理论和思路外,刘永坦根本找不到多少资料,更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供借鉴。对此,当时有人说,大的研究院所尚且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更别说一所大学了;还有人说,这样的研究风险太大、周期太长,很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了却一事无成……面对重重质疑,刘永坦不改初衷、始终坚信:新体制雷达一定能做出来,只是时间和实践的问题。
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诞生了,而这之后又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系统地突破了传播机理、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时,刘永坦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预研使命,完全可以结题报奖了。但是,他认为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国家真正需要的是进一步建立有实际意义的雷达实验站。1986年,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再一次出发,为研制成完整的雷达系统而奋力拼搏。
调试初期,系统死机频频出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再加上发射、接收、信号处理、显示等设备组成的庞大系统,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要从这么大的系统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可试验中的运行状况是决定项目能不能顺利转入下一阶段研制的关键。刘永坦率领他的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系统的每一个程序开始检查,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随后的日子,这群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顶风冒雪,日晒雨淋,在198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
1990年4月3日,刘永坦团队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标志着新体制雷达技术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0年10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研究成果虽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他认为这些成果倘若不能变成真正的应用,那无疑就像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好看却不中用,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又是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和刻苦攻关,刘永坦和他的团队2011年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2015年,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投身教育科研事业60多年的刘永坦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始终不忘初心,一直践行着身为知识分子的强国梦想和爱国情怀,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我国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