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控方法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县中医院行血液细胞检测的50例受检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样本存储时间与样本稀释比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总结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办法。结果 在1∶5 000稀释比例下,将存放30 min作为参照,存放2 h与5 h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明显较高,存放5 h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大于存放2 h的血液样本,不同存放时间下血液监测结果对比有差异性。以1∶10 000比例稀释样本,存放时间为5 h的样本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结果均大于其他两组,存放2 h的样本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大于存放30 min样本,组间对比有差异性。在同样存放30 min的样本中,1∶5 000比例稀释的样本检测结果高于1∶10 000比例稀释后的样本,在存放2 h与5 h后1∶5 000稀释比例样本白细胞与血小板等检测结果均大于1∶10 000稀释比例后样本检测结果。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可受到样本存放时间、稀释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精准度,需要严格遵循血液检验规范化流程完成各项操作。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194-03
在常规体检与某些疾病诊断中均会涉及血液细胞检验项目,可显示出检测者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能够为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1]。在血液细胞检验中存在着诸多环节,包括样本采集与存储以及处理等,均存在着检验质量影响因素[2]。为此,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检验标准,规范化的完成检验项目,为检验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本次研究对不同条件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县中医院行血液细胞检测的50例受检人员作为观察对象。50例受检人员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52.16±5.05)岁。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近期未应用激素药物;调查前受检人员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心脏与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重大疾病者。
1.3 方法
在清晨采集静脉血作为标本。(1)将每例受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分为两份,分别以1∶10 000与1∶5 000的比例稀释血液样本分别检验。(2)在1∶10 000稀释比例的血液样本中,分别在存放30 min后检测、存放2 h后检测、存放5 h后检测。(3)在1∶5 000稀释比例的血液样本中,分别在存放30 min后检测、存放2 h后检测、存放5 h后检测。 所有样本均在室温下存放。
1.4 观察指标
对不同稀释比例、存放时间下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具体包括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存放时间下1∶5 000稀释比例样本检测结果对比
在1∶5 000稀释比例下,将存放30 min作为参照,存放2 h与5 h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明显较高,存放5 h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大于存放2 h的血液样本,不同存放时间下血液监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存放时间下1∶10 000稀释比例样本检测结果对比
以1∶10 000比例稀释样本,存放时间为5 h的样本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检测结果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存放2 h的样本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大于存放30 min样本,组间对比,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同样时间条件下不同稀释比例样本检测结果对比
在同样存放30min的样本中,1∶5 000比例稀释的样本检测结果高于1∶10 000比例稀释后的样本,在存放2 h与5 h后1∶5 000稀释比例样本白细胞与血小板等检测结果均大于1∶10 000稀释比例后样本检测结果。
3 讨论
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作为主要内容存在,且多处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基于血液细胞检验应用广泛性以及测定结果的应用价值,认为其检验结果精准度影响重大,需要借助于有效手段确保血液细胞检验质量[3]。例如,若检验结果稳定性不足,可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或是对疾病的诊断,进而出现误诊或漏诊问题。若对于重症患者的诊断结果出错,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干扰,甚至于间接造成患者的死亡。
在血液细胞检验中存在着诸多环节,检验质量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需要检验室人员对所有可能因素给予全面控制[4]。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对于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为血液样本的存放时间与样本稀释比例。首先,在样本存放时间上,存放30 min与2 h以及5 h的样本,最终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此结果代表着,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与最终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血液样本存放时间越长,样本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导致不同时间段下样本测定结果的差异就越大。其次,在稀释比例方面,稀释比例越大,相应的血液细胞测定结果就越高。除本次调查所获取到的结果外,以往有关研究资料还显示出,在血液存放环境因素上,室温与低温环境下存在的血液样本测定结果也有所不同,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导致血液反应程度的不同,进而出现相关指标的表达差异[5]。
在明确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后,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防控。首先,针对血液细胞检验的需求,要求所有参与检验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質,能够熟练掌握检验流程,并对异常情况能给予有效处理[6]。其次,科室内需要制订血液细胞检验规范化流程以及相关标准,为检验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并约束不合理行为。再次,在检验操作中,需要明确试验所用药剂,确保其能够符合检验标准。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可受到样本存放温度等因素的干扰。为此,应该强化对检验室温度的控制水平,动态化调整室内环境,促使其符合血液细胞检验需求。最后,血液样本存放时间越长,所获取到的检验结果稳定性就越差。为此,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应该尽快完成检测。但不同检测需求对于时间可能具有特定要求,要求检验室操作人员明确掌握不同检验指标所对应的具体要求。而应对血液样本的稀释比例,要求做好检验分析期间的质量把关。另外,检验科室在日常工作管理中需要积极总结血液细胞检验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在样本分析与判断以及计算等均需要依据程序处理,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相关制度与标准执行前,在科室内组织培训或张贴文件,确保所有操作者均能够明确具体内容,并了解自身在检验质量控制中所承担的责任。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可受到样本存放时间、稀释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精准度,需要严格遵循血液检验规范化流程完成各项操作。
参考文献
[1]王会茹,李贵霞,黄晶,等.应用6σ方法评价河北省17家三级甲等医院血细胞分析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室间比对性能[J].检验医学,2018,33(6):563-566.
[2]程秀丽,王琴,李巍,等.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质控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5):151-154.
[3]张志雄,黄宪章,邹伟民,等.广州市14家三级医院医学实验室血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8,36(7):61-63.
[4]蔡焱冬,汪嘉,程钦全,等.BC-58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警示标志与参数在异常细胞检测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2018,33(3):219-221.
[5]王麟,成景松,胡雪竹.应用统计质量控制(SQC)和诺曼图相结合方法对临床血液学常规检验项目风险管理[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34(3):148-150.
[6]张志雄,黄宪章,邹伟民,等.广州市14家三级医院医学实验室血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8,36(7):53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