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化”模式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21-10-23 03:50周亚南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哮喘

周亚南

摘  要: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化模式”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为后续护理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就诊的6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五位一体的哮喘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位一体化模式用于哮喘患儿护理中能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哮喘;五位一体化模式;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61-03

小儿哮喘的发生多数与遗传、过敏因素或环境有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1]。大多数患儿症状可在治疗后缓解,但仍有部分患儿易因护理不当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因此,加强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十分必要。常规护理多直接告知患儿家长注意事项,被动执行医嘱,护理效果一般。“五位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实施全方位、多元化的护理服务。为提高小儿哮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本研究将“五位一体化模式”用于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中,以便探究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就诊的6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2岁,平均(7.43±1.15)岁;病程0.5~3.0年,平均(1.43±0.29)年。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3岁,平均(7.39±1.17)岁;病程0.5~3.0年,平均(1.46±0.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哮喘相关诊断标准[2];②轻、中度哮喘患儿;③近期哮喘症状控制良好患儿;④近期未接受其他相关护理。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②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患儿;③合并心力衰竭及先天性心脏病;④存在认知障碍或不能配合的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用药指导,教导患儿及其家属哮喘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纠正患儿不良生活习惯,调整患儿饮食结构,嘱咐患儿家属定期带患儿回门诊复诊。

观察组行五位一体化的哮喘护理,主要包括。(1)哮喘规范化治疗: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者控制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保证患儿充足休息,避免其接触诱发哮喘因素,如发现患儿有急性发作迹象,及时用药并通知专科医师做进一步处理。(2)哮喘日记: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每天记录哮喘发作情况,内容包括每日发作次数,是否影响睡眠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3)呼气峰流量监测:以简易峰流速仪(宁波市海曙医疗用品厂,儿童型)检测患儿呼气峰流量,早晚各测1次,数据通过微信传送至主治医师,由医师判断患儿哮喘状态,并据此调整用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4)调整饮食:邀请院内营养学专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饮食方案,督促患儿家属每天记录患儿饮食情况,汇总整理后通过微信发送给营养师。由营养师根据患儿饮食情况给出合理建议,并指导患儿家属做出相应的调整。(5)康复锻炼:邀请本院康复师指导患儿学习康复操,每2个月1次,1 h/次。训练前检查患儿呼吸功能,呼气峰流量小于80%的患儿不能参加训练。学习后患儿可在家中自行训练,30 min/次,5次/周,由家属督促患儿完成训练,每月进行1次肺功能检测,分析锻炼效果。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2)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表主要包括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治疗信心,哮喘对生活的影响等3个方面,总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35,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哮喘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喘息、咳嗽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不可逆性气道狭窄及气道重塑,严重时会损伤患者肺功能,甚至危及患儿生命[3]。多数家长对于小儿哮喘重视及了解程度较低,对于患儿的咳嗽、胸闷等症状,可能会当成普通感冒处理,多在患兒症状加剧后才送医治疗,导致患儿疾病反复,甚至加重[4]。小儿哮喘的治疗以预防急性发作为重点,该阶段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儿控制病情。

小儿哮喘是环境因素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疾病,其中环境因素一般可以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干预控制,通过加强对患儿的教育管理,可有效减少哮喘危险因素,减少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增强对患儿哮喘症状的控制。常规护理方法更重视患儿病情变化,对患儿本身关注较少,护理人员多被动执行医嘱,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过程中,患儿及其家属参与度也不高,护理效果一般[5]。而“五位一体化模式”能够从治疗、监测、饮食和锻炼等5个方面,给予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哮喘护理,在药物控制基础上采取峰流速仪准确记录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利于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加重前兆,及时调整用药,降低患儿哮喘急性发作风险;给予合理饮食可以保证患儿充足营养,提高患儿免疫力,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恢复;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患儿身体素质及肺功能,使患儿得到规范治疗,帮助患儿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6]。通过“五位一体化模式”的执行,患儿、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联系在了一起,彼此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患儿对治疗过程配合,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五位一体化模式”用于哮喘护理过程中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五位一体化模式”用于哮喘患儿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春霞,胡林峰,陈小燕,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160-16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3]徐黎玲.探讨规范化管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59-460.

[4]尚启云,赵燕,杨菲,等.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7):1216-1219.

[5]陈慧纯,孙晓娟,叶蕾,等.关于哮喘患儿家庭化管理系统的内容及构建评估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3):502.

[6]路玲,林荣军,管仁政,等.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疾病防控的影响[J].中華儿科杂志,2019,57(11):870-875.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哮喘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哮喘女性怀孕要趁早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