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词话我党(十八)

2021-10-23 02:56
共产党员·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农村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庆祝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更为了让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本刊编辑部特邀专家学者编写《百年百词话我党》,以短小的词条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在本刊上、下半月刊连续刊发。

87. 新发展理念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

88. 坚持“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9. 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为此,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90. 精准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2012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注重扶贫同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91. 污染防治攻坚战

改革開放以来,中国在治理污染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和措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特别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污染防治的战略举措: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日益显现,环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改善。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持续将改革推向纵深,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宏观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推进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深刻转变。

猜你喜欢
结构性改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改革之路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创新(二)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