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边
蝉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栖高饮露,因此在我国古代常常用蝉来比喻人的高洁品德。《史记》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唐朝的虞世南在《咏蝉》诗中,也借蝉来说明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另外,周期蝉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十分特别,其幼虫生活在土中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会爬上枝头结蛹、破壳而出化为飞蝉。因此,蝉常常被赋予重生的含义。
蝉的祖先迷住了我们的祖先,蝉的形象出现在很多古代器物上。我国出土了各种各样的玉蝉,通常长4—6厘米、宽1—3厘米,当然也有比较大和比较小的。玉蝉在史前时期就出现了,到了汉代非常流行,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商代后期就较多了,著名的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商代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这一时期的玉蝉材质一般,汉代和之后的玉蝉多为用于陪葬的含蝉。在我国古代葬礼中,人们会把玉蝉放入逝者口中,寓有精神不死、再生复活之意。同样也是由于有一个成语叫“金蝉脱壳”,蝉能脱壳复活,因此寄托了灵魂不灭的祝愿。
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霍皮族印第安人也非常重视蝉,霍皮人可能最初来自亚洲,霍皮人的神话说他们是通过“第四世界”出现在美洲大峡谷附近的,当时洪水覆盖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
在有些神话版本中,两只蝉成功将霍皮人带入了“第四世界”。在通过“第四世界”入口的时候,守护入口的鹰射出利箭刺穿了霍皮人的身体,但是那两只蝉吹着笛子——类似于蝉的“嗡嗡”声——奇迹般地治愈了霍皮人。当代的霍皮族艺术家,常常雕刻具有蝉特征的印第安木偶,强调蝉是霍皮人的精神使者。
嘶鸣声可能是蝉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到了交配的季节。但是,有时候它们的声音可不能让人感觉到夏季的深远,周期蝉那种类似于割草机、越野车或拖拉机发出的 90 分贝的噪音真的让人难以承受。
为了更好地记录蝉鸣的声音,美国的一家博物馆收藏了十多首有关蝉的曲目。一些是真实昆虫的录音,而另一些则是人类对蝉声的音乐模仿。比如说我国贵州侗族合唱团的《蝉之歌》,类似山上叫的禅音,婉然动听,《蝉之歌》是贵州侗族大歌的经典曲目之一,其突出特点是无伴奏混声合唱,演唱具有模拟自然、多音谐唱、舌尖颤音、鼻腔共鸣等特点。
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南部,土著居民塔波利人以生产铜器、珠子和编织见长,这些部族身着色彩鲜艳绣花的民族服饰,妇女会佩戴沉重的缀有铜流苏和铜铃铛的铜腰带。他们有一首歌《蝉之呼唤》,“模仿日落时蝉无情而刺耳的叫声。”这首歌与塔波利人的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塔波利人认为,蝉的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它很懒惰,需要依赖父母生活。当太阳消失在深红色的地平线下后,蝉就会因失去父亲而哭泣。此时的蝉感觉自己被遗弃了,对自己的生存感到焦虑,试图以无尽的哭喊结束自己的生命。
古希腊也有关于蝉的神话:黎明女神厄俄斯,也就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欧若拉,爱上了人间的美少年提托诺斯,但苦于他是凡人寿命短暂,而她作为女神是不死的。因此她再三懇求众神之父宙斯,要他让提托诺斯也永远不死,而宙斯终于答应了。厄俄斯高兴至极,但是却忘记仔细思量自己的祈求是否合适。于是,提托诺斯这个凡人,在无限的寿命中日渐衰弱,厄俄斯明白宙斯永远不会取消他的诺言,但她不知道还能怎么对待提托诺斯,于是她把他锁在一个房间里,“把他变成了一只不断抱怨的蝉。”
蝉是在抱怨吗?在1970年周期蝉大暴发的时候,美国歌星鲍勃·迪伦还专门为蝉创作了一首歌曲,名为《蝗虫之日》。鲍勃·迪伦在歌中写道:“蝗虫唱着美妙的旋律,是的,蝗虫在歌唱,它们在为我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