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如今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竞争压力也日渐增大,为保证自身竞争实力、获取优势发展,就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给予高度关注。企业需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科学化策略促使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为自身成本管理服务,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本文主要就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促使企业长久进步。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而全面预算管理又是其中的关键。全面预算更努力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全面考核工作流程。目前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还有诸多问题,导致成本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的处理策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促使企业成本得到科学管理,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出贡献。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企业依据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明确企业收支,为成本管理提供基础,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企业的成本指标有科学的依据,让成本管理实现良好的过程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以最少成本获取最高收益目标的顺利实现。
成本管理就是企业先制定成本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成本管理开展成本分析、核算、决策以及控制等工作,旨在将企业的资源运用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企业各部门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让企业经济活动的支出、消耗实现量化,编制财务预算以及业务预算等,将具体的成本支出预算指标划分到每个业务部门。在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就好比企业内部有了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其次,有助于资源整合和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预算编制能够让各部门共享信息数据,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果。同时预算执行过程的相关信息反馈到各部门也能够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管理和部门资源共享之间形成桥梁作用,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
最后,推动企业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是为因为预算考核制度能够对企业、员工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让员工与成本管理密切联系,并将绩效考核指标融入其中,让员工积极地投入成本管理中,实现良好的成本管理目标。同时,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并结合员工的成本管理业绩制定奖惩措施,将员工绩效与企业的经营成本相结合,使全面预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架构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首要工作就是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建设,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中,决策层为企业股东大会,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进行制定,并审核年度预算情况。制定层为企业董事会,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完善年度预算报告的制定,并结合预算目标执行情况做好跟踪分析工作。执行层为企业管理层和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日常预算管理、预算目标的制定、实施、反馈等进行负责。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中,各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了解个人的责任。健全制度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使其执行能力得到提升,如果出现问题要按照制度进行解决,保证管理效果的顺利实现。建立预算管理部门,明确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完善,删除非必要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增设相关条款。为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要严格的审核预算管理,并完善审核制度的建立,提高制度的可行性,避免企业决策出现失误,为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健全激励制度,给予优秀员工适当的奖励,促使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扩宽预算管理覆盖面
为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实执行,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企业领导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积极宣传,让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有准确、客观的认识,并主动地参与到预算管理中。部门领导也要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工作,使部门员工明确认识管理的目标、范围、作用等,在个人业务开展中自觉接受管理。通過这样的方法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拓宽全面预算管理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契合度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与成本管理有机契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是相符的,并据此对各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切实执行。此外,全面预算与成本管理也必须要契合,保证成本预算目标是科学的,并且能够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让各项工作依据既定目标开展,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的效果顺利实现,并维护企业经济效益。
对全面预算管理科学监管
预算编制后,为使预算编制水平得到保证,并有效落实,就需要完善监管制度,动态化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明确预算管理的不足,结合企业实际、监管者的汇报改进问题、优化制度,使不足得到妥善处理。大量实践表明,只有严格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监管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存在的隐患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严格的监督管理也能够让企业高水平运营,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成本支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企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企业应积极建立成本管理中心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开展。
优化考核激励制度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路有助于企业考核激励制度的完善,健全客观、公平、科学的业绩评价考核制度,让各部门将成本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在部门经营业绩考核中融入成本预算指标的执行程度,将成本部门的效率指标纳入业务考核工作中,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同时,健全考核激励制度也能够将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与员工、部门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使员工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推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为实现精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系统,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企业应积极简化预算管理模式,使预算管理的效率得以保证,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让系统在信息平台上形成集成数据,使工作有序推进。如应用ERP系统,结合预算编制的不同方向确定合适的指标,并计算出预算模型,结合上一期预算结果调整下一期预算工作,使工作准确性得到保证。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和意识,使其具备信息化思想理念,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健全信息系统,使部门执行力得到强化,提高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让企业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大踏步前进。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是重点内容,关系到企业经营投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在成本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效果、预算水平的提升。为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密切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间的联系,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保证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甘肃融智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