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琼 宋卓
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深,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成功,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章分析了改善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发挥 “供给先导 ”作用,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的一部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发展仍然存在差距,要想促进农村经济更快的发展,发挥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就变得尤为关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都是政府的工作重点,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有力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以金融抑制为基础——农业信贷补贴论
该理论认为农村地区资金流入不足,农户抵押物有价值低,不易变现的特征,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愿意给农村地区提供过多的资金。政府需要给农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拉动农业生产。通过为农村提供利率补贴,使农民能够获得较其他产业更低的资金成本。同时政府还应当对金融机构进行保护和监管,以弥补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活动较高的成本。但该理论指出政府的过度帮扶带来了财政压力,银行的优惠利率也会倾向于照顾不太贫困的农民,使真正的穷人不能得到真正的政策帮扶。从农业信贷补贴论出发,很难构建一个有效率、自立的农村金融体系。这就需要一套更加完备的理论,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进行帮扶,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金融深化为基础——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该理论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的干预,认为利率要市场化。金融机构作为农村内部的金融中介,要把动员储蓄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其经营成果和可持续性来判断农村金融的成功与否。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有在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合理性,要合理运用。这一理论极力排斥控制和干预农村金融市场,主张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作用,这在市场经济国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金融约束为基础——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该理论更加理性地看待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的作用,提倡政府适度的干预市场,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体,政府为补充的市场格局。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个合理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仅仅靠着市场机制无法形成,政府需要在市场失效时进行干预,适当的放松利率管制和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在农村地区贷款资金不足时进行资金帮扶,引导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
农民增收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要求
我国的农村经济基本是以个体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在对农户进行金融帮扶时要考虑到其对资金的需求量及用途,考虑投入资金未来的收回情况。当农民收入增加时,农村的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会对农村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创新理财产品。金融机构需要有支农意识,主动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意识到金融机构在助力农民增收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银行可以运用汇集到的大量资金,集中进行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水利灌溉系统,公路交通设施,信息覆盖系统等。对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增收的宏观研究
为了更好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国家从多方面入手补齐目前存在的短板。首先,国家应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良的金融发展体系才可以在农民融资主渠道上发挥其作用。通过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借贷机制,健全资金借贷制度,加大对农民的信贷支持,适当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地区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其次是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制定金融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带动当地收入水平和就业率的稳步提升。积极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筹集资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度的流向城市地区的问题,引导当地企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对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增收的微观研究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的主力地位逐渐弱化,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农业发展上的地位逐渐显露,農村金融机构逐渐由合作性转变为商业性。随着其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相关农业金融机构应分工明确,全覆盖的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支持,避免金融服务盲区。其次,农村金融机构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并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相融合,建立数字型和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金融机构需要对农户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对策,研究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比如医疗贷款、农业贷款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对农村客户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农户群体设置不同金融产品,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乡村振兴是必然结果。虽然农村地区不再受贫困问题的干扰,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仍要从多方面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针对以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扶持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金融机构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农村地区的矛盾,为农村地区创造收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