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10-23 19:10李姊韩
商业文化 2021年25期
关键词:财税体制市场经济

李姊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层次的改革,相关的财税体制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及时地找出财税体制存在的系列问题,加快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是从财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着手,在分析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经济核心竞争力。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需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且在相应政策的激励之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在财税体制改革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国家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化大变革与大发展进程的关键部分,财税体制在促进国家繁荣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给予财税体制改革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探究与摸索,科学合理地解决财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

在我国,从1994年起,为了明晰地方与中央的责任以及二者对于事务的规划,就对相关的分税制进行了改革,简单、初步地把地方与中央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及所掌握的事权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如果想要理清地方政府和中央总政府间的各种财政关系,则需要对地方和中央的责任、事权进行科学的划分,科学的划分责任和事权是理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与基础。但是由于部分事物划分的界限并不十分的明确,致使很难实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标,严重影响了各项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均等化。这更与目前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严重抑制了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活力。因此,在最近的会议中国家加快了对地方与中央对于责任与事权的划分速度,同时提出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建立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责任制度,建立完善规范化的相关责任体系,明确地方与中央各级政府的责任,旨在为我国经济全面长久的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当前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对于发展的诉求,财税体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规范,使其公平透明、开放协调,地方与中央责任与事权相适应的规范制度,以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到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家总体生产数值连创新高,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巨幅的增加,这为我国的发展鉴定了雄厚的财政基础。其中系列成果的取得都是源于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需要健全规范的财税制度,然而,目前的财税制度并不符合国家对现代化治理体系以及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发展要求,致使市场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同时也不符合我国科学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要求。

财税体制改革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地方财政融资的风险

经相关的数据表明,地方财政大部分的收入来源则是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然而地方财政中生存和运行真实的情况,却是对应地方政府对外负债的数额在不断地增加,相应的负债率也在逐年提升,这为地方债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饱和,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使商品房的需求与库存的数量严重不匹配,加大了商品房的库存压力,地方各级政府在土地价款方面的收入急剧减少,财政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为了积极努力地缓解财政支出与收入之间的矛盾,各级地方政府更加倾向借助本地具有政府背景的融资公司、投资公司开展融资活动,并向其支付昂贵的费用,这让各级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在不断地增加,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造成地方性融资风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财税体制中存在了巨大的漏洞,缺乏对地方财政性融资合理的规范,以及科学性的引导,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极大地限制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存在不合理的税收征管形式

财税制度改革之后,相关部门明确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征税的税种,地方征收本地小税种,中央负责向企业征收大的主体税种。企业的纳税主体需要向中央的有关部门申报后,在拿着单据向本地的税务部门进行申报,这样的形式会使企业的纳税金额增大,同时也会变相地增加额外的地税金额,企业偷税、漏税的风险也会变大。与之相对应的,各地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增加在税收方面的收入,切实提升税务工作人员的效率,会出台许多相关的条例,并对税务征收工作人员以及有关的征管机构设置出工资与税收总额相挂钩的奖励制度,以此激励税务工作人可以加强对征收的力度与强度。然而,像这种压迫的税收方式会给税收工作人员增加滥用税务权力的机会。并且在另一方面,为了可以吸引到优秀的企业到本地入驻,地方政府会出台各式各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起税收优惠条例,这就让这些不合理、不科学的优惠政策不仅会造成税收的大幅减少,还会造成财税扶持政策出现混乱不清甚至模棱两可的不良现象,极为严重地影响了地方政府进行税收征管的成果。

对税收工作人员的考核不合理

税收体制改革中另外的不合理之处就是采取不科学方式对专业税收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忽视其税收比。该指标具体是指地方税收总额占总财政收入的比例,并且该数值越小,表明政府财政收入的水平和质量越缺乏保障。为了改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需要降低社会企业一定的税务负担,减少企业的成本与压力,帮助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努力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加政府税收的总额,这可以帮助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改善发展的情况和环境。财税制度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一同分享流转税中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各地方政府部门在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的水分会越来越少,这让中央政府更能对其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

应对财税体制改革問题的有效措施

促进地方性的融资平台升级转型

财税体制改革中地方性的融资平台在本地政府各项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采取一些方式多多鼓励融资平台的稳定发展。财税体制中监管的重中之重,则是考核事业机关单位是否能够规范运作基础性的建设项目,进而加大对资金的使用率。并且在政府投资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或是公益类项目的工程,都需要考虑其实用性和投资成本,通过构建专业化合作模式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刚性支出中增加与收入下降的重要问题,努力实现其公众利益最大化以及最优化。

猜你喜欢
财税体制市场经济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经典来信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