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江 | Chang Jiang
张心伦 | Zhang Xinlun
王靖翔 | Wang Jingxiang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整合,一些高校的老校区因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面临着闲置与再利用的问题,目前对于闲置校园的处理手段可分为整体置换、租赁转让和商业化开发等方式[1],这些手段可使其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对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潜力的历史性校园带来了校园旧址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保留闲置高校旧址的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使其活化再生是地方政府及其相关利益主体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尝试以正面临着更新转型的闲置高校老校区——四川矿业学院旧址(下文简称为“矿院旧址”)为研究对象,基于活化再生理念,探究矿院旧址的遗存价值特征及其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策略,以丰富教育遗产类型,为矿院旧址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支持,同时为相关项目研究提供借鉴。
矿院旧址地处重庆市合川区的三汇镇,位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具有较为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图1)。矿院旧址曾经历了“建校办学”和“校撤企入”的发展变迁,现在正进入闲置转型与更新再生的重要历史阶段。
图1 矿院旧址区位
四川矿业学院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党和国家“三线建设”时期(1964年—1980年)中的1970年创建。基于当时紧张的国际关系和复杂的国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党中央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口号、“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政治指示以及“教育要革命”的政策方针,在此背景下,作为当时“北京八大学院”的北京矿业学院从北京整体搬迁至四川省重庆市三汇坝地区(今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基于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基本要求和“不占耕地、少占良田”的号召,学校选址于华蓥山南麓的荒山上,定名四川矿业学院。
四川矿业学院的场地平整、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建材制作以及房屋的建造均由教职工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完成。从1970年8月8日破石动工建房到1972年初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建成“干打垒”楼房30多幢,共43000多m2,解决了教职工基本住房和生活需要,到1973年,学校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此后学校边办学边建校,到1982年学校搬离四川时,校本部干打垒建筑57幢,建筑面积达86000m2。四川矿业学院自1972年开始正式招生至1982年办学结束,共培养3411名正式学生,培训短期班学员5000多人,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输送了大批社会急需的优秀科技人才[2]。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四川矿业学院校址已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办学需求,经国务院批准,于1982年春,四川矿业学院整体搬迁至徐州,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其旧址被移交给了四川煤矿基本建设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处和第十工程处这两家服务于当地华蓥矿区煤田的开采的企业。两家企业为适应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对矿院旧址建筑的原有功能进行了调整(图2)。将教学和办公建筑作为企业办公用房,将原学院教职工公寓用作企业职工宿舍,并新建了部分职工公寓,搭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厂房。这一时期,旧址内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划分为办公建筑、产业建筑、职工住宅及配套设施建筑等。
图2 矿院旧址建筑功能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华蓥矿区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大批煤矿企业的关闭,寻求转型发展的两家企业改制更名为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和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将企业主体功能搬离了矿院旧址。随着两家企业的迁离,矿院旧址内企业主要职工也随之搬走,仅留下少部分离休留守人员。据统计,企业使用时期矿院旧址内企业正式职工达2000多人,目前旧址内留守人员不足百人,场地内大多建筑已被闲置,在用的建筑使用效率极其有限,矿院旧址面临着更新再利用的历史抉择。
①组团明确,序列分明。作为高等教育校园,矿院旧址建校时的规划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群落由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分为西北和东南两个区域。西北区为教职工生活区,东南区为教学办公区,以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和生活服务设施为主,自东北向西南分布在3个山头上,每个山头各成一个组团。各组团建筑排布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的同时融入空间轴线关系,建筑布局富于韵律,空间序列以自然高差成组划分(图3)。
图3 矿院旧址空间组团序列
②山地建筑地域元素丰富。矿院旧址场地建设巧妙运用“错位、错层、抬基”等山地建筑特有的地域特色手法,形成排列有序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建筑排布融合了“天桥、堡坎、护坡、台地、台阶”等山地建筑特有的地域构筑物元素,体现了山地校园建设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图4)。
图4 矿院旧址特色地域元素
③山中有园,园中有景。矿院旧址依山而建、顺势而成,层叠有序,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合理利用山地地形的自然要素,加以人为的主观营造,造成了“山中有园,园中有景,景中有人”的自然、建筑与人和谐共生的山地校园景观特色风貌,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景观效果(图5)。
图5 矿院旧址山地校园景观
矿院旧址具有三线建设时期的高等教育遗存和地方国有企业保留地的双重历史身份。
①高等教育遗存。矿院旧址作为我国在三线建设时期教育发展探索的产物,客观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组织和制度上的变迁,这些变迁内容丰富且“波澜壮阔”,出现许多“空前”也可能“绝后”的大胆“试验”,矿院旧址作为这一历史时期教育制度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实物和文化教育资源。
②国企留守基地。矿院旧址经历了校园搬迁,国有企业入驻和企业的搬离过程,矿院旧址的发展变迁与地域经济的发展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矿院旧址不仅是华蓥煤田开采的历史见证,而且曾经为四川矿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见证了煤炭资源型小城市的发展兴衰,在地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干打垒建筑群。矿院旧址完整保留着57座石砌干打垒建筑,据不完全调查,这是国内目前保存完好的最大规模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石砌干打垒建筑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的建筑师吸取民间建筑建造经验结合实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良的成果,反映出特定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建造工艺水平[3]。如今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推广,干打垒建筑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尤其是石砌干打垒建筑更为稀少,因此,石砌干打垒建筑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时代建筑特色,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
②干打垒精神。干打垒建筑所蕴含的“干打垒”精神是一种不畏劳苦、勇于奉献、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是老一辈创业者不惧困难、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的体现,对干打垒建筑的保留与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具有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3]。
矿院旧址被闲置的客观原因是其主体功能的转移,矿院旧址的再生也必然需要植入新的功能。
纵观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现状,可以发现,单一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方式可最大化减少对遗存的干扰性破坏,保持其历史原真性,但保守主义的静态使用会限制其综合价值的充分发挥,也会使其在维护运营上面临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4]。与此相对,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遗存保护的发展资金问题,但逐利性的商业开发如没有严格的监管举措,会造成矿院旧址历史建筑过度的结构性改造,使其面临二次开发性破坏。
因此,未来功能的合理定位决定了矿院旧址保护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循环,场地功能如何科学植入是矿院旧址更新转型的首要问题。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界和社会各方对于我高等教育遗产保护研究多集中于晚清至建国初期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校园为主[5],对于矿院旧址这一类在文革期间建设起来的年代相对不那么久远的历史校园关注不足,矿院旧址至今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地方遗产保护体系。
而矿院旧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其价值认定与保护体系的缺失,造成了地方政府和遗存所有单位在行动措施上的踌躇,使得已经濒临闲置的矿院旧址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这些物质性的实物和场所一旦被闲置而损坏,寄存于其上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要素必然丢失。
因此,对矿院旧址遗存要素的现存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和价值评定是进行更新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可为场地开发赋予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矿院旧址建在了远离城镇生活区的山坡上,其“飞地”属性使其在闲置之后免遭城镇发展扩张的影响而得以存续,同时也导致其与城镇生活区之间的联系较弱,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因缺少规划和政策支持而较为落后。
另一方面,企业使用时期,拆除了少部分校园建筑(如原来教职工生活区的餐厅),加建了职工公寓,占用了大量公共开敞空间,导致场地建筑密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校园格局肌理。
此外,企业迁离之后,旧址内的绿化景观也因缺乏维护而质量有所降低,杂草丛生的失落空间导致整个矿院旧址美感的丧失;矿院旧址内部的各类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各幢建筑内部也缺乏独立的环卫设施,各类设施管线暴露在外,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对矿院旧址遗存进行更新优化,提升场地环境品质,植入满足新功能使用需求的功能设施等是矿院旧址遗存保护与开发利用落实到具体措施的实践抓手。
“活化再生”原为生物学术语,指生物体对因损伤而失去的结构组织进行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后被引入建筑学领域,最早可溯源于兴起于欧洲19世纪中期的“再生建筑学”,随着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生建筑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科学[6]。本文的“活化再生”是指在遗存保护语境下,以建筑空间和建筑环境改造为手段,采取一系列营造方法和再生策略,实现矿院旧址的功能优化和功能置换,在延续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场地遗存的可持续保护。
矿院旧址的产业更新定位应综合考虑场地自身空间资源和场地区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寻求与周边地区的功能互补与联动发展。矿院旧址新功能的选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①基于矿院旧址遗存自身空间供给的业态选择。即考虑教育建筑自身属性,选择相同或相似空间需求的业态。居住类建筑可通过设施更新改造成为民宿、艺术酒店等;实验楼和教学建筑可改造成为会议场地或者文化创意办公空间等;办公楼可继续作为办公场所使用。
②基于当地发展需求的业态选择。首先应对矿院旧址所在地方的城市发展政策、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进行宏观把控,通过科学的市场分析选择合适的功能业态。矿院旧址所在的三汇镇正向全域旅游开发的方向探索产业的转型之路,因此矿院旧址的开发可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适当引入文化旅游业态。
③基于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业态选择,矿院旧址的开发再利用应立足矿院旧址历史渊源,充分调动各方利益相关者,考虑当地政府、遗产所属企业和原学校的利益诉求,寻求合作契机。可基于矿院旧址所属的两家企业公司业务拓展需求,结合中国矿业大学校地合作发展计划,依托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建立高水平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
多元集聚的功能再生能够产生强大的聚合力,为场地再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避免功能单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因此,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矿院旧址定位为集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遗存活化示范基地,营建集科研、商务、教育、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混合性社区。
①遗存要素梳理。首先应对矿院旧址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等遗存要素进行全面调查,对各类型遗存分类整理,编制遗存要素属性表,包括遗存要素编号、名称、建造时间、现状外观、历史功能变更和现存状态等相关属性,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实体模型等综合手段建立四川矿业学院旧址遗存信息数据库。
②价值评估与利用方式。在遗存要素汇编的基础上将整个矿院旧址划入历史风貌保护区,针对现存建筑物的质量状况、建筑物结构特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提出遗存分类保护等级标准(表1)。
表1 矿院旧址校园遗存保护与利用层次
③纳入地方城市规划体系。基于地方规划调整契机,将矿院旧址历史校园遗存保护与更新有序纳入地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校园遗存本体改造设计三个层次工作程序,使其保护与再生过程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图6)。同时,地方政府应在城市发展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的基础上加大对矿院旧址周边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交通网络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矿院旧址与城镇生活区及其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为矿院旧址的保护与开发再利用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
图6 矿院旧址遗存纳入城市规划工作流程
①存续——整体性保护。首先,矿院旧址的历史空间形态体现了当初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其空间序列、交通结构、景观轴线等,因此,应对矿院旧址进行整体性保护,延续矿院旧址历史空间肌理,继承原有组团序列分布;考虑各建筑组群之间的空间构成关系和重要历史开敞空间节点,强化空间景观轴线;优化梳理场地内部交通路网,确定主要交通出入口及动静交通关系,打破场地内外交通隔离,重构各功能片区人行与车行交通流线等。
②代谢——旧质清理。在上述遗产要素保护等级分类的基础上,对于损毁较为严重,无法通过适度干预来修复,影响未来功能使用需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构件予以拆除;另一方面,对于后来加建或违规建造的不符合矿院旧址历史格局,并且质量低下的部分予以拆除,从而降低场地建筑密度,释放活动空间。
③更新——新质植入。首先在对场地内建筑进行功能预判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地适应性改造与更新,改造过程中考虑建筑物理性能,在尽可能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最小化干扰的基础上满足空间需求。其次,为营造场地历史文化氛围,可通过建筑类型学的手法对矿院旧址中典型历史文化符号、建筑形式、材质等进行提炼,并以材质关联或者元素融合的手法进行建筑改造。继而,为满足新功能的使用需要,符合安全规范,必须对场地内的综合管线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合理更新,如基于视觉效果需求的光影技术的应用,基于听觉效果的音响技术的使用等。此外,为增强场地空间趣味性和感染性,可运用生态设计手段对场地内景观环境进行设计改造与美化提升。
矿院旧址的更新与改造的终极目标是以渐进式的开发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遗存保护之间的平衡,这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工作,涉及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并非一个专业、一方力量能够把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各方社会力量的协作参与。本文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