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军
(河南省孟州民生医院药学办 孟州 454750)
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故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行干预是防治重点[1]。酒石酸美托洛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栓形成等作用,是临床常用药物。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破裂。目前,两种药物多单一用于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治疗,关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仍缺乏大量数据。本研究分析辛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60.53±8.61)岁;冠心病病程1~6年,平均(3.51±0.78)年;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5~22 min,平均(13.48±3.75)min。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平均(60.02±8.85)岁;冠心病病程2~6年,平均(4.03±0.56)年;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7~20 min,平均(14.22±2.69)min。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经MRI、CT等影像学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患者与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患颅内恶性肿瘤者;伴严重内科疾病者;伴出血性疾病者;伴全身急慢性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吸氧、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调脂、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治疗,25 mg/次,2次/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辛伐他汀片(国药准字H20010676)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于清晨抽取3 ml肘静脉血,离心取上层清液,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试剂盒购自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呕吐)发生情况比较。
1.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疗效。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以上;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89%;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18%。有效率与显效率计入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TC、LDL-C、HDL-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实验组TC、LDL-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TG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组别 n TC治疗前 治疗后LDL-C治疗前 治疗后HDL-C治疗前 治疗后37 37 t P 5.04±0.51 5.15±0.40 1.032 0.305 3.22±0.28 4.88±0.35 22.527 0.000 3.44±0.43 3.37±0.53 0.623 0.534 1.61±0.52 2.45±0.69 5.913 0.000 1.08±0.66 1.10±0.64 0.675 0.426 1.68±0.75 1.24±0.65 5.892 0.000 2.03±0.55 2.10±0.46 0.783 0.517 1.29±0.42 1.68±0.52 6.034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3/37);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头晕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6/3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506,P=0.286)。
冠心病往往存在脂质代谢紊乱现象,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形成白色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脑部缺氧缺血,最终诱发短暂性脑缺血[2]。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多以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主。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是临床常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β受体具有较大选择性,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治疗[3~4]。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治疗方法不断深入,有学者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抗炎、抗血栓、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重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效果得到临床肯定[5~6]。任爱琨等[7]学者研究发现,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原因在于辛伐他汀能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延缓病情进展,促使疾病转归[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提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具有明显优势。另有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与微栓子学说、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循环障碍、血脂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推测可通过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途径防治本病[9]。鉴于此,本研究选取TC、LDL-C、TG等指标观察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脂紊乱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C、LDL-C、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在于辛伐他汀能代偿性提高LDL受体表达水平,减少羟甲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合成量,从而发挥调脂作用[10]。同时两组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血清TC、LDL-C、TG水平,提高HDL-C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