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骅
基于发展体适能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应用改革研究
王浩骅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
体适能教育的研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有重要作用,健康体适能观倡导思想教育先行,契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有效改变国内体育课许多陈风旧俗,尤其体现在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等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主导,学生有能力打造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让学生受益终生。
体适能;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
2019年1月1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有“边缘化”的危险,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根据2015年11月25日《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为此陈宝生部长在会上再次强调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比如要改进体育教学,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同时强调凡不达其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各省(区、市)不得批准其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这对各大高校和广大一线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在这样的高要求下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却愈发严重,也将高校体育课推上了风口浪尖。
体适能,英文“physical fitness”或“fitness”,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国外运动生理学界很早便出现了“physical fitness”的词汇,可以追溯到1971年美国总统体适能与运动委员会,将其定义为“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能够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并能适应各种突发情况”[1]由于各个国家在引入这个概念的时候是结合了本国的国情以及人民的身体实际情况,因此在对概念的理解、阐释以及测量方面都有所差异,比如德国将其理解为“工作能力”,法国将其理解为“身体适应性”,日本理解为“体力”,但是通过对比研究各国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实都是指向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核心可以理解为“应变”,不管是从人体结构方面、机能适应方面或者身体内部外部,体适能都是助于人体应对外部环境,另外还包括了身体素质、人体机能等其他方面的内涵。这一舶来品进入我国后,学界一直以“体质”相称,现在的百度百科还称其为“体能”,但深究可以发现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关英凝等人比较“physical fitness”与“体质”之间的词意、定义、研究内容和测试项目,“将physical fitness译作‘体适能’,体质译作‘physical constitution’或‘constitution’”[2],后才被学界认可并沿用。
体适能概念的发展历经了不同的时期和国家,对于它的分类也是层出不穷,笔者通过研究后推崇三种分类方式,见图1。第一种,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将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者分别代表着和身体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和从事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即前者侧重于维护机体能力以适应日常的工作和预防疾病,后者则侧重于竞技运动的开展,两者就大学生而言,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技能体适能要求更高甚至包涵了一部分健康体适能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就难有良好的技能体适能;第二种是全美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盟(简称AAHPERD)的分类,分为文化、精神、情绪、社会和身体五大适能,它的分类更加细化,且与社会的接轨更加明显,并不仅局限于体育方面的划分,而是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之后产生的分类方式,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我国国内一直将“身体适能”作为“体适能”来加以研究,虽有不少的成果与进展,但是对于整体“体适能”的把控有失偏颇;第三种,也是笔者最为推崇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体适能的分类,它称为“健康体适能”并将这一上位概念分类为“身体适能”“心理适能”和“社会适能”,是相对于WHO对“健康”一词的概念而迁移到“体适能”上衍生出的分类方式,有针对性和“健康”产生呼应,加深“体适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将健康体适能解释为人们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情的能力。
图1 三种体适能分类方式
可以说,体适能概念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运动效果或者测量反馈等方面能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角度来更加科学、客观、准确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体育科学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为今后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依据。
国家和社会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带来创新、为企业带来利润,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存在的基本意义,这样的高素质除了体现在专业能力方面,还体现在具有健康的躯体和完整的心理,这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体育课这最直接方式的客观要求,但是就现状而言情况并不乐观。早在2005年唐春芳就提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内容滞后”,并认为“在规范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避免学科内容重复和实施优化组合的基础上, 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3];杨伟等人“纵观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由于学校体育传统教学内容的沿袭、多数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滞后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教学内容过于统一化现象比比皆是且没有在短期内突破的迹象”[4],另一方面许多研究也指出校领导对体育课缺乏重视,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效果微妙,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长远来看,学生的未来职业除了对身体素质有基本要求外,在心理方面也有诉求,比如律师需要沉着冷静、坚定的正义信仰,服务行业需要有亲和能力、阳关善良的气质,业务员需要有抗压能力、百折不挠的顽强品质,许多品质都需要在大学阶段为学生启蒙,逐渐塑造,呼应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更快找到社会节奏。
蔡元培在《运动的需要》里表示“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体育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学到运动技术的同时强化身体素质,大量的文献同时表明,现今的高校体育课大多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组织教法单一、教学资源落后等情况,改革与创新是当务之急。根据体适能相关理论和原则开展教学,学生一方面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有氧体适能、身体素质等,从而打造体力充沛、坚实健康的身体,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应对复杂压力的生活。按照2019全国高校体育改革与实践论坛的相关精神,体适能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融合已经势在必行。
学情分析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了解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能力的最直接手段,做好学情分析,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助于后续工作的制定和开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基础性、必要性、前瞻性等特点。
首先明确教学对象的情况,对于不同的学校性质、学院性质和个体差异都要具体分析。在不同高校性质里的体育教师要考虑本校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不能盲目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照搬照抄”,岳璐通过研究发现“本科院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高于高职院校水平”[5],在引鉴其他高校的成果时,要结合自身高校学生的身体情况实际,在大背景下的整体体适能难度选择上要有所增减。结合文献,按照目前的教学经验来看,理工学科的学院学生比文科的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更好,力量、爆发力更强,耐力也更持久等,在这一普遍规律下单独的学生个体之间也有身体素质的高低差异,在上课期间的体适能选择下还要分类分析。调查发现“77%的大学生认为长跑是一项既枯燥又劳累的体育运动,有40.5%的学生说不清楚体育活动能否增强体能,甚至有1.7%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不能提高体适能。另外,有57.8%的大学生表示通过体适能提高未来工作基础的积极性不高,还有15.4%的大学生认为体适能指标对未来工作没有太大帮助”[6],现今的大学生中有部分对体育运动仍然抱有误解,认为体育运动对自身的意义不大甚至没有意义,这是应试教育高压下结合家庭与教师引导的缺失而产生的认知偏差,这是现代教育的遗憾,“体育”与“智育”同样重要,在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一副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更可以说没有“体”就没有“智”。因此,在课前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认知与身体适能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上至少应该将学生分为认知缺乏组和身体适能组,前者的上课主要目的是以提高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加体适能知识为主,提高身体适能为辅,后者在相反的基础上还要加大身体适能的专项训练和巩固。
早在2002年就已经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篇即提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要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目标,该文件的出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校体育改革深化的证明,是现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必然产物,对近20年以来的高校体育课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文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逐渐在施行的过程中被消磨遗弃,比如体育课与校外的体育活动结合很差,即与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课的课程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基本消亡;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现今的许多高校老师奉行着“传统即经典”的片面认知,沿用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造成学生体育知识和时代脱节,进而影响体育锻炼效果,Michael D. Oliver博士等人研究指出“大学生(至少是那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感知是相当准确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肌肉健康可能在这些改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肌肉健康为目标可能会加剧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而改善学生生活[7],肌肉素质和综合身体素质对知觉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国外研究认为大学生肌肉健康是健康状况的代表,他们建议通过保持体力活动,特别是肌肉健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健康水平,而国内还在单纯向学生灌输技术,缺乏切实可行的身体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内在感受,无法贴合培养兴趣的终身体育观。《体育与健康标准》倡导“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这些年业界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而健康体适能观恰好契合,它提出将健康体适技能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之一,成为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使用的技能,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它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技能、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属概念的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韧性等,以及体育营养方面的引导,“因为体育行为习惯的的形成常常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和自信心等紧密相关,当人们的兴趣、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行为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行为变成自觉行为”[8],其次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总基调,不断创新,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程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教授课业时通常都是灌输基本知识以及技能[9],这是大多数体育课的通病,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会在实质上影响学生体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民族复兴大业。健康体适能观主要是培养学生安排计划、自我锻炼、组织调解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更偏重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如上所说首先应该是结合体适能做好学情分析,至少应该把握本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情况,在这基础上尽可能对各个学生身体素质心中有数;其次明确教学目标,明确体适能在体育课里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将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能锻炼到身体还能切实学到体育运动知识,能将其“带出校门”,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再者,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全盘技术课,要加大理论课时间,多一些技术的讲解和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健康体育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促进体育知识的内化吸收,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实际上“健身领导者和体育教育者应该强调锻炼的内在动机,比如提高技能和享受乐趣。此外,这些运动领导者应努力提高参与者的自主感(控制和意志)、能力(效能和能力)和关系(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以发展更多自主类型的运动动机”[10];教学方法更多利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强化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深化“翻转课堂”改革,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将学习的能力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制定锻炼计划然后教师给予点评与指导;最后,结合体适能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体适能教育思想贯穿教学评价全过程,涉及认知、技能、情感、健康知识、自主锻炼能力等多方面,形成多元、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素质教育下的“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体育观的形成。
健康体适能观倡导思想教育先行,首先使学生明白体育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意义和价值,素质教育下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贯彻相关文件精神。体适能的出现发展也给了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许多启示,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同时,这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奠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而不懈努力。
[1]贺新家.体适能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辨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0):80-82.
[2]关英凝,徐晓阳,谢敏豪.“Physical Fitness”的中译与辨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 69-73.
[3]唐春芳.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方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 122-124.
[4]杨伟, 张韧仁,赵丽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35): 149-150.
[5]岳璐.2013-2016年徐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6]刘涛.大学生体适能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4(1): 38-39.
[7] Michael D. Oliver, Alvin L. Morton, Debora R. Baldwin, Subimal Datta,A Pilot Stud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ness and Physical Fitness : An Examination Into Autonomic Health[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19.
[8]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
[9]王小元.“体适能”概念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影响研究[J]. 河北企业,2015(12): 207.
[10] Benja MIn, Lee hancck, Shawn M. Bergman, Uni-versity Students’exercise Behavioral regulation,Motives, and Physical Fitness[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Exercise & Sport,2013(116):322-33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Reform of Public P.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eveloping Physical Fitness
WANG Haohua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王浩骅(1995—),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