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锐 闫娜 杨慧芬
摘要:汽车及零部件作为机械工业重要生产项目,在其进出口项目上,若能加强出口检验验证,有利于提高工业出口效益。在此之上,本文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检验认证问题,经由完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扶持本土认证机构、高度重视出口检验认证、设置技术标准研究组织等对策,促进外贸经济稳步提升。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检验认证;质量管理
前言:新一轮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给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以其产业链长、贸易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的零部件产品种类多而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中国主要的汽车企业在具体的产品设计、汽车生产与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断地加大了对应的投入,在出口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 年前 7 个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 100.2 万辆,同比增长 1.2 倍。其中 7 月出口 17.4 万辆,同比增长 1.8 倍,出口再创历史新高。上半年,中国汽车在中东、非洲、欧洲市场表现都很强劲。[1]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我国出口汽车行业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主流市场存在技术壁垒、汽车出口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等方面
(一)主流市場存在技术壁垒
主流国家均有自己一套独立的认证体系,如欧盟化学品REACH法规、整车E-MARK认证、电动汽车ECE R100法规及电磁兼容等技术性贸易壁垒,且逐步成为其他国家参照。中国本土的CCC认证,与国外主流汽车市场几乎没有实现互相认可。满足中国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产品,还需要满足出口国家相应的临市场准入、后市场监管和边境准入,及本地化率、法律法规、技术专利以及售后服务体系构建 等技术壁垒要求,增加了出口的成本。根据上海海关与和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编制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汽车出口影响报告的蓝皮书》显示,国内汽车出口遭遇三大技术问题分别是环保要求(排放、噪声等)、被动安全要求(碰撞、NCAP等)和主动安全要求(制动、自动刹车等)。国外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中国品牌走出去,增加了难度。
(二)汽车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对比欧美日韩等汽车出口大国,中国汽车产品还未形成品牌效应,国际知名品牌仍然欠缺,品牌认可度较低;尽管国产品牌汽车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欧美市场确不具备性价比优势,出口市场也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贸易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对于中国产品竞争力造成冲击,尤其是低关税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如中国等15国签定RCEP贸易协定后,超90%税目将零关税,这极大方便了日韩等中低端车型的出口,对于国产汽车品牌造成冲击。
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等国针对汽车出口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中国厂家由于起步较晚,导致国外的销售网络不健全,部分或者全部依赖国外经销商或代理进行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经销商和代理素质参差不齐,这对中国品牌的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使中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汽车行业的缺芯潮还在持续,车载芯片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国内汽车品牌的产销量。全球车载芯片产销量前五的厂家,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汽车芯片长期依赖进口,中国车企面临的卡脖子的困境。中国品牌出口配套部件也大多依赖国外品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不能够随着主机厂走出去。世界前十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等,均与欧美日韩等企业建立了深度且成熟的配套体系。
二、汽车出口优化对策
(一)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中国品牌想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应练好内功,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既要确保产品符合标准法规要求,又要为其提供可靠的管理服务,以此维护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第二,强化供应商管理,需对零部件全生命周期实施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分析其强度、刚度、柔韧性以及尺寸的达标率,最终在质量的有效管理中,促使汽车及零部件在出口检验认证中获得认证资格,以便输送到国外市场上,让更多的国外消费者知晓中国汽车品牌[2]。第三需要提质增效,在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通过贸易手段,如对于出口企业更大的税收优惠增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二)推动国际互认,减轻企业负担
实施更高层度的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为契机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应从政府角度出发,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认证制度与国外认证制度互认,如欧盟的E-Mark认证,美国DOI认证,要求出口美国的机动车辆,需要具备DOI认证标志,否则不准予销售,再如沙特SASO认证,经过此认证的产品必然符合车辆安全及其安保要求,其充电器等零部件均具备优良性能,以打破制度性壁垒,减轻企业法规认证成本,缩短产品出口周期;专门设置研究进口国进口技术标准的研究组织,便于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辅助生产企业能够尽快达到进口国市场准入要求。推动国内外法规标准的一致性,保证国内外标准的互相认可;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者收购等手段,取得国外车企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对于塑造国产汽车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一方面,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主机厂或行业,带领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走出去;一方面,提供增值服务,如延长三包期限、免费办理车险年检等;另外,要重视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偏好,根据属地制定差异化的销售策略,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期望。
(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加大科研投入,解决车载芯片等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给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从这些优势产业出发,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汽车出口市场占据一席之地。[3]
结论:国际市场恢复、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车企海外布局更为全面,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造就了1-7月国产品牌汽车的出口繁荣,然而,我国汽车出口产业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和构建成熟的售后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周武英.中国品牌汽车“出海”再提速.经济参考报,/2021 年/8 月/20 日/第 006 版.
[2]李建.浅谈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检验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型汽车,2020(03):43-44+47.
[3]羊杰,罗曼.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问题和对策.全国流通经济,2020(36),31-33.
作者简介:
贾锐(1990年4月)男,汉族,四川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
闫娜(1989年4月)女,汉族,陕西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产品认证。
杨慧芬(1988年5月)女,河北人,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