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A-D2型高效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2021-10-22 11:58何益辉唐艳青谢凤鸣周经雄曾馨逸唐建新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光供体亮度

何益辉, 唐艳青, 谢凤鸣, 周经雄, 曾馨逸, 唐建新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是当前最有前途的显示器件之一,它的诞生是信息显示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早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膜效率差、发光效率低,因此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直到1987年,美国籍华人邓青云博士以三(8-羟基喹啉)铝(AlQ3)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三明治”结构的OLEDs[1]。至此,OLEDs器件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走向产业化[2,3]。在传统荧光OLEDs中,只有激发的单线态(S1)能进行辐射跃迁发射,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T1)激子的数量分布比例为1∶3[4],因此理论上最大内部量子效率(IQE)仅为25%[5,6],而磷光OLEDs和热激活延迟荧光 (TADF)-OLEDs(TADF-OLEDs)可以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的辐射跃迁,理论上最大IQE可达100%。Adachi课题组[7]首先报道了TADF材料在OLEDs中的应用[8,9],由简单、廉价的芳香化合物即可获得TADF性质,而高效的磷光材料则需要使用诸如Ir、Pt或Os等昂贵的重金属形成配合物。因此,TADF材料因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理论上,TADF分子75%的三线态激子可以经过三线态-单线态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到达单线态,从而能够达到100%的IQE[10-12]。通过分子设计调节有机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量和空间分布,能够调节能带间隙(Eg)和单线态-三线态能隙(ΔEST),从而实现全光色发射。

对于研究者而言,制备高效的红光TADF材料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一个分子上同时实现较大的RISC速率常数(kRISC)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PL)是系统性难题。一方面,高的kRISC需要HOMO和LUMO的充分分离以实现小的ΔEST;另一方面,高的ΦPL又需要HOMO和LUMO的有效重叠[13]。在红光TADF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中,三苯胺(TPA)和吩噁嗪(PXZ)基团具有良好的供电子能力,且PXZ相较于其他供体基团的HOMO能量值更大,因此,TPA和PXZ基团通常用于高效红光TADF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另外,由于大多数有机材料具有富电子性、强空穴输运能力、相对较低的电子迁移率,会导致电子-空穴输运以及复合的不平衡,而精确调控的D-A型分子结构设计是目前已知的优异策略。Adachi团队[14,15]利用TPA供体先后在2013年、2014年合成了2种TADF材料,基于这2种材料的OLEDs器件的最大EQE分别达到了17.5%和12.5%。2018年,Zhang团队[16]利用PXZ基团与二苯并吩嗪(BP)相结合,设计合成了一种高效TADF材料,在612 nm处实现了EQE为20.1%的红光发射。2020年,Xu团队[17]将TPA基团调整到BP两侧,合成一种“T形”、深红色TADF材料,基于该材料的非掺杂双层结构器件得到了652 nm红光发射,其EQE高达12.3%。然而,目前红光TADF-OLEDs的外部量子效率(EQE)还远落后于蓝光与绿光的相应值,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更高性能的红光TADF材料。

异供体分子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局域三线态激发态的能量(3LE),从而提高kRISC并使器件性能更稳定。2018年,Adachi团队[18]采用异供体分子设计策略,合成了高效稳定的天蓝色TADF分子,其最大EQE值达到16.6%,并且首次实现CIEy(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小于0.4。与相应的同供体分子相比,异供体分子具有更大的kRISC、ΦPL和更高的热稳定性。2020年,Tang团队[19]利用苯腈为中心受体、叔丁基咔唑基团与苯基咔唑基团为异供体,设计合成了2种高效的蓝光TADF分子,其最大EQE达到创纪录的26.6%,与原始的单一类型供体分子相比实现了更高的ΦPL和更小的ΔEST。

本文通过优化取代基与分子结构,制备了一种具有D1-A-D2型结构的新型高效红光TADF材料(2T-BP-2P),其中PXZ片段作为具有分子刚性的强电子供体(D1)、TPA片段作为具有大空间位阻的强电子供体(D2)、多环芳烃和杂环芳烃构成的BP片段作为具有较强刚性的电子受体(A)。另外,基于2T-BP-2P的掺杂OLEDs在614.5 nm处实现了12.2%的EQE,制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发射峰大于 600 nm 的红光 TADF-OLEDs 。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4,5-二溴邻苯二胺、4-(二苯基胺基)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0)(Pd(PPh3)4)、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三叔丁基磷四氟硼酸盐[P(t-Bu)3]+[HBF4]-、3,6-二溴-9,10-菲醌(C14H6Br2O2)、PXZ、碳酸钾(K2CO3)、叔丁醇钠(NaOt-Bu)、二氯甲烷(CH2Cl2)、无水乙醇(EtOH)、正己烷(n-C6H14)、1,4-二氧六环、甲苯(TOL)、四氢呋喃(THF):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

1.2 2T-BP-2P的合成

将4,5-二溴邻苯二胺(0.60 g, 2.26 mmol)和4-(二苯基胺基)苯硼酸(1.44 g, 4.96 mmol)溶于1,4-二氧六环(30 mL)中,将K2CO3(0.94 g, 6.77 mmol)溶于6 mL水中再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10 min。在N2氛围下,加入催化剂Pd(PPh3)4(0.03 g, 0.03 mmol),于90 ℃下发生铃木交叉偶联反应[20]24 h。将产物倒入200 mL H2O中,用CH2Cl2萃取,干燥后得墨绿色黏稠液体。用CH2Cl2作洗脱剂,通过硅胶过滤催化剂和杂质,得到粗产品。除去溶剂后,用少量CH2Cl2溶解,加入正己烷作为不良溶剂,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得到固体(标记为2T-2N,1.05 g,产率为78.4%)。

将2T-2N (1.05 g, 1.77 mmol)与3,6-二溴-9,10-菲醌(0.74 g, 2.03 mmol)溶于无水乙醇(50 mL)中,在90 ℃下反应24 h,将产物倒入200 mL饱和NaCl溶液中,抽滤、干燥得土黄色固体(标记为2T-BP-2Br,1.56 g,产率为95.3%)。

将2T-BP-2Br(1.56 g, 1.69 mmol)、PXZ(0.82 g, 4.47 mmol)和NaOt-Bu(0.59 g, 6.09 mmol)溶于甲苯(30 mL)中。在N2氛围下,加入[P(t-Bu)3]+[HBF4]-(0.08 g)和Pd2(dba)3(0.08 g),在100 ℃下反应24 h,将产物倒入200 mL H2O中,用50 mL CH2Cl2萃取3次,干燥有机相得红色固体。用CH2Cl2作洗脱剂,通过硅胶过滤催化剂和杂质,除去溶剂后,用少量CH2Cl2溶解,加入正己烷作为不良溶剂,对粗品进行重结晶,得到红色固体(标记为2T-BP-2P,1.59 g,产率为83.6%),备用。2T-BP-2P的合成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2T-BP-2P的合成路径与分子结构Fig. 1 Synthetic rout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2T-BP-2P

1.3 器件制备

首先,将镀有氧化铟锡(ITO)的玻璃基片用Decon溶液清洗,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异丙醇超声波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玻璃基片放入110 ℃的高温烘箱中进行烘干,随后用紫外臭氧清洗仪处理15 min;最后在蒸镀舱内将气压降低到3×10-4Pa以下开始蒸镀。所有有机层的蒸镀速率都控制在0.10~0.20 nm/s,MoO3和LiF的蒸镀速率均控制在0.01~0.02 nm/s。制备的相关器件结构为:ITO /MoO3(5 nm)/NPB(40 nm)/TCTA(10 nm)/CBP:2T-BP-2P(x, 20 nm)/TmPyPB(40 nm)/LiF(1 nm)/Al(100 nm)。其中,x为2T-BP-2P的掺杂质量分数;ITO和LiF/Al分别是阳极和阴极;N,N’-二(1-萘基)-N,N’-二苯基-1, 1’-联苯-4-4’-二胺(NPB)和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TmPyPB)分别用作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被用作激子阻挡层,4, 4’-N,N’-二咔唑基联苯(CBP)则被用作主体材料。在发光层中,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2T-BP-2P被掺到CBP主体中。

1.4 测试与表征

核磁共振氢(1H-NMR)谱、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谱:德国 Bruker公司AVANCE NEO型核磁共振波谱仪,使用氘代氯仿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进行测试。

质谱(MS):美国Waters公司 GCT Premier型(电子轰击)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谱:美国PerkinElmer公司 Lambda 7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荧光发光(PL)光谱:美国HORIBA Jobin Yvon公司FluoroMax-4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低温荧光(LTFL)光谱、低温磷光(LTPh)光谱:英国Einburgh公司 FLS 920光谱仪,在77 K下以甲苯为溶剂。

瞬态PL光谱:日本Hamamatsu公司C11367型荧光寿命光谱仪(Quantaurus-Tau)。

荧光量子产率(PLQY):日本 Hamamatsu 公司 C9920-02G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室温,氮气气氛。

热失重分析(TGA):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TGA2型热重分析仪,氮气气流,升温速率为 10 °C/min。

差示扫描量热(DSC):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DSC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氮气气流,升温速率为10 °C/min。

电流密度-电压-亮度(J-V-L)特性和电致发光(EL)光谱:美国Keithley公司2400型数字源表,美国Photo Research公司PR670型光谱光度/色度/辐射度计,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可编程电源和亮度计/光谱仪同时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征数据

图2(a)为2T-BP-2P的1H-NMR谱图,其中7.26处的质子峰归属于氘代氯仿;9.70~7.72处的质子峰归属于BP片段;7.37~7.19、6.73~6.58以及6.05处的质子峰归属于TPA片段;7.18~7.00处的质子峰归属于PXZ片段。1H-NMR (400 MHz, CDCl3,δ): 9.70~9.65 (m, 2H), 8.53~8.38 (m, 4H), 7.81~7.72 (m, 2H),7.37~7.19 (m, 8H), 7.18~7.00 (m, 17H), 6.73~6.58 (m, 14H), 6.05 (d,J= 7.6 Hz, 5H)。

图2 2T-BP-2P的(a)1H-NMR谱图、(b)13C-NMR谱图以及(c)质谱图Fig. 2 (a)1H-NMR, (b)13C-NMR and (c)mass spectra of 2T-BP-2P

图2(b)为2T-BP-2P的13C-NMR谱图,其中76.70~77.30处的峰归属于氘代氯仿;147.54~147.28处的峰归属于TPA片段上与N相连的C;144.19~141.80处的峰归属于PXZ片段上与N、O相连的C;134.09~129.60处的峰归属于BP片段上的C;129.46~121.74处的峰归属于TPA片段上不与N相连的C;115.68~113.37处的峰归属于PXZ片段上不与N、O相连的C。13C-NMR (101 MHz, CDCl3,δ): 147.54, 147.28, 144.19,144.02, 141.80, 134.09, 133.89, 130.85, 130.42, 129.60, 129.46, 129.38, 128.29, 124.98, 124.69, 123.55, 123.34,123.20, 122.61, 121.74, 115.68, 113.37。

图2(c)为2T-BP-2P的质谱图。C80H52N6O2的相对分子质量测试值为1 129.73;理论计算值为1 129.34。

通过分析1H-NMR、13C-NMR以及MS的表征数据可以确定产物为设计的分子2T-BP-2P。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

2T-BP-2P的DFT模拟,前线分子轨道的优化几何分布以及基于DFT计算的化合物能级汇总于表1(表1中的LUMO+1代表与最低占据分子轨道相邻且能量更高的分子轨道,HOMO-1代表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相邻且能量更低的分子轨道)。由表1可以看出:HOMO主要位于供体TPA和PXZ片段上,大空间位阻的TPA和PXZ片段以及扭曲的D-A连接模式将有效抑制分子的聚集诱导猝灭(ACQ)。同时,高度扭曲的二面角(85.4°)使HOMO和LUMO的空间分布高度分离,实现了非常小的ΔEST,从而能够诱导有效的RISC过程[21]。由于分子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2T-BP-2P能够实现较高的ΦPL(78.5%)。

表1 2T-BP-2P的DFT模拟计算结果Table 1 DFT calculation results of 2T-BP-2P

2.3 发射体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2T-BP-2P的UV-Vis光谱、低温荧光光谱和低温磷光光谱如图3(a)所示。由于局域π-π*跃迁,2T-BP-2P在330 nm处有强吸收,在400~550 nm有一个宽吸收,可归因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22,23]。根据吸收峰的切线计算出相应的Eg为2.4 eV。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材料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1 eV和-2.7 eV。由LTFL和LTPh的峰值可确定S1能级 (ES1) 和T1能级 (ET1) 分别为2.28、2.14 eV。因此,2T-BP-2P的实际ΔEST(ΔEST=ES1-ET1)为0.14 eV。

图3 (a) 2T-BP-2P的UV-Vis、LTFL和LTPh谱图;(b) 2T-BP-2P在纯膜中的瞬态PL衰减曲线;(c) 2T-BP-2P的荧光光谱Fig. 3 (a) UV-Vis、LTFL and LTPh spactra of 2T-BP-2P; (b) Transient PL decay curve of 2T-BP-2P in neat film; (c) Fluorescence spectraof 2T-BP-2P

为了证实2T-BP-2P的TADF性质,进行了温度相关瞬态PL衰减特性的测试(图3(b))。随着温度从300 K下降到 100 K,延迟分量逐渐减小,而瞬时分量无明显变化。这一现象表明2T-BP-2P具有显著的TADF特性。

另外2T-BP-2P分子具有显著的溶剂化效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其PL峰从正己烷中的578 nm显著红移到二氯甲烷中的642 nm (图3(c)),可归因于2T-BP-2P分子较强的 ICT 特性。

2.4 2T-BP-2P的热学性质

2T-BP-2P的TGA、DSC曲线如图4所示。2T-BP-2P失重5%的分解温度(Td,5%)为528 °C (图4(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81 °C (图4(b)),热稳定性较高,允许通过真空沉积工艺制备OLEDs器件[24,25]。

图4 2T-BP-2P的(a)TGA曲线和(b)DSC曲线Fig. 4 (a) TGA and (b) DSC curves of 2T-BP-2P

2.5 器件结构与性能

OLEDs器件的能级图以及相关材料的化学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2T-BP-2P的器件的能级图以及相关材料的分子结构Fig. 5 Device structure based on 2T-BP-2P and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related materials

图6和表2总结了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如图6和表2所示,基于2T-BP-2P的器件表现出红光发射,当x从5%增加到20%时,亮度为1 cd/m2时的开启电压(Von)从3.2 eV降低到2.9 eV(图6(a))。这表明,随着x的增加,载流子的注入势垒逐渐减小。同时电致发光峰值(λEL,max)从598.1 nm逐步增加至620.5 nm,发生了红移(图6(b))。当x为15%时,器件获得了12.2%的最大EQE(图6(b)),最大功率效率(PEmax)和最大电流效率(CEmax)分别为15.99 lm/W和15.78 cd/A(图6(d)),器件亮度为1 000 cd/m2时的EL峰值在614.5 nm处,CIE坐标为(0.59,0.40)。另外,由于D-A-D型分子框架的限制,2T-BP-2P薄膜(CBP掺杂质量分数为15%)中的ΦPL值达到了78.5%,这表明它在光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激子。在4种掺杂质量分数下,器件的最大亮度均大于11 000 cd/m2,最高达到了16 700 cd/m2,这满足了实际应用时的亮度要求,也验证了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该发光器件的优越性能在已知的掺杂红光TADF-OLEDs中处于领先水平。

表2 在不同掺杂浓度下基于客体材料2T-BP-2P的器件性能Table 2 De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guest material 2T-BP-2P at different doping concentrations

图6 基于2T-BP-2P的器件性能:(a) 电流密度-电压-亮度(J-V-L)特性曲线;(b) 外量子效率-亮度特性曲线;(c) 电致发光光谱;(d) 功率效率-亮度(PE-L)和电流效率-亮度(CE-L)特性曲线Fig. 6 De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2T-BP-2P: (a) Current density-voltage-luminance characteristics; (b) EQE versus luminance curves; (c) EL spectra; (d) PE and CE versus luminance curves

3 结 论

(1)设计了一种高效的D1-A-D2型的红光TADF分子2T-BP-2P,其掺杂薄膜表现出高达78.5%的ΦPL。

(2)基于2T-BP-2P的OLEDs器件在614.5 nm处表现出高效的红光发射,并实现了高达12.2%的EQE,CIE坐标为(0.59,0.40)。

猜你喜欢
红光供体亮度
发红光的蔬菜
先锋引领致富路
——记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党支部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亮度调色多面手
亮度一样吗?
基于斩波调制的LED亮度控制
人生的亮度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