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茂, 刘 燊, 秦志远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在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铁路建设也实现了高速发展,其贯通范围以及运行速度都实现了质的飞跃,铁路的建设也成为建筑施工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1]。受施工要求限制,对于部分建设构件需要预制,预制产品的质量是直接影响铁路建设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的关键因素[2]。因此,对于预制构件标准的管理也成了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
基于此,本文提出铁路建设中小型预制构件标准化管理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该研究,以期为铁路建设过程中构件质量的管控提供帮助,为铁路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在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管理中,首先要确保预制构件生产厂标准化选择[3]。对其的选择,主要使用通过构件加工的工艺标准化程度作为标准,通过对质量控制技术参数以及外观质量对其标准化程度进行判断。
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应注意原料的选取,选择定型塑钢模板,确保模板厚度>3.5 mm,侧板厚度在4.5 mm以上,加强棱间距在55 cm以内。模具使用前应注意清洁,保证模具内没有杂质,如此才可以有效避免色差的出现,确保构件的外观质量。浇筑还需保证振动平台的平整,为浇筑出的构件质量提供保障。在构件浇筑完成2 h 后,对外露部分进行拉毛处理,提高其平整度。脱模要人工振动使制品脱离模具,避免造成构件损坏。
在厂家生产标准满足基本要求时,还要确保构件强度应满足要求,以此确保构件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质量过关。对此,本文设计了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的标准见表1。对于外观颜色相差过大的,视为不合格品,对其进行淘汰处理。
表1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查标准
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施工进度,统筹安排,减少其在现场的存放量,避免预制构件的二次倒运。
对于遮板构件,由于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外形不规则特征,属于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异形构件,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则码放时难度较大,且其存在较多边角,单个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也相对较大,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搬运、装卸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该类型的构件,均采用叉车对其逐块进行运输装卸,确保过程中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同向的方式,逐层码放,并且码放的层数必须在3 层以内;其次,对于立柱、扶手等截面较小,长度较长的细长型构件,考虑到其本身较为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折断,因此,对于该类构件的运输装卸采用叉车,以垛为单位进行转移,以2垛为单位在车厢平板上进行叠加;另外,对于栏片构件,考虑其厚度较薄,属于扁平型构件,断裂开裂的概率较大,因此,要采用人工的方式,以单层的形式逐片装车,同时在车底铺加防护设施,减少运输工程中振荡对其的影响。
监理工作是确保预制构件标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合同的有效实施。监理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工程实体的控制;二是对监理自身的控制。控制的主要方法是 PDCA 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PDCA 循环
基于对监理标准化管理的上述理解,本文设计了监理控制方法和提高监理行为标准的方法。
(1)组建小型预制构件监理小组,明确监理小组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各项监理工作制度,配备预制监理工作所需的常规检测设备。
(2)分析设计文件及图纸,分析施工重难点,确定监理控制要点。
(3)明确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本文绘制预制监理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中小型预制构件监理流程图
(4)开工前对各种机械设备、原材料、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5)预制场地建设标准化是保证小型预制构件成品质量、生产效率的前提,严格按要求对中小型预制构件标准化进行验收。
为了测试本文提出的预制构件标准化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对管理前后的构件及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对本文管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本文选用某铁路施工路段作为实验对象,施工长度共计1 024 m,施工项目为铁路铺设,施工区域内地质环境一致,因此无须对其进行额外处理。需要预制的构件共包括4种,对应的数量及指标见表2。
表2 预制构件信息
为了提高管理效果的直观性,分别采用本文方法以及文献[3]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并对比实施两种管理方法下,构件的质量情况。
在上述测试环境下,分别对比了实施两种管理方法后,预制构件质量与定制标准的一致程度,其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管理方法下预制构件负荷标准数量
从表3可以看出,文献[3]方法在合格率和偏差控制上都低于本文方法。其中,合格情况差异最大的是钢筋构件,但其误差控制较好,对于立柱构件的偏差管理效果最差,均值达到1.02 mm;而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将不同种类构件的不合格件数基本控制在40件以内,且最少仅为4件,合格构件的误差也始终在0.5 mm以内。这表明本文提出的预制构件标准化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构件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主要是因为本文从构件的预制厂家筛选阶段就制定具体的标准,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条件,同时提高对保护和运输的管理,并制定标准化的监理流程,使管理能够切实落地执行。
在铁路建设中,施工构件的质量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是确保其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铁路建设中小型预制构件标准化管理研究,实现了提高构件利用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实际的铁路建设施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