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1-10-21 22:59黄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门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门诊静脉采血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后的采血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采血满意度较高,相比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静脉采血中,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手段有利于提升静脉采血晕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及分析风险,在整改措施下消除风险的一种方法,该护理方法在临床及ICU护理工作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模式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對象,70例患者在随机法下进入对照组及观察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在30-71岁,平均年龄(50.24±5.13)岁。患者均在疾病因素影响下参与采血活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具有沟通及交流能力,患者均存在晕针及晕血情况,患者知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针对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及皮肤大面积损伤的患者及时排除。组间常规资料相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采血流程干预。收集血液前,指导患者手臂摆放方法,告知患者采血后注意的问题。

观察组:患者以护理风险管理干预。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为门诊护士长及资深护士、心理咨询师。在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自身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技巧。②分析采血风险:小组成员在知网及万方等搜索引擎上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采血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多项资料,分析患者采血需求及采血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在采血过程中,受到患者自身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晕针晕血问题,导致患者对采血工作存在紧张及抗拒情绪。部分患者对采血期望较高,希望一次性采血成功,采血后并未按照按压标准处理。对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一次穿刺成功,关注患者的个人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采血工作,降低晕血晕针概率。③落实风险管理方案:根据患者晕血晕针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比如,将患者摆放平卧位,及时让患者吸收到新鲜空气,手指按压患者人中,让患者服用温开水或者糖水,配置吸氧装置及急救物品,专人定期检查物品[2]。每个月对采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风险护理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每个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采血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晕血晕针原因,在培训后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察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讲座等形式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人本思想。对门诊采血环境进行优化,在等候区放置休息椅及播放舒缓的音乐,在墙壁上悬挂采血事项,患者可以在采血室阅读相关注意内容,针对不懂的问题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采血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具有穿刺操作、服务态度、风险管理等内容,共计100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②对比患者不良反应率:其中包括晕血、晕针及皮下淤血、四肢乏力。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数据,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p<0.05。

2.2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5.71%),p<0.05,见表2。

3.讨论

过往的临床工作中心多关注患者疾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伴随护理学研究进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果。门诊纳入的采血患者数量众多,在护理工作中也要将患者摆在中心位置,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晕血晕针是采血中的突发性事件,与患者受到疼痛刺激,导致血压增高相关,容易发生血管扩张,对脑部正常供血产生影响,导致患者脑部供血不足,发生晕厥现象[3]。晕血晕针事件在采血工作中常见,为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也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对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护理质量,推动门诊静脉采血工作的顺利进展。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经该护理模式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同比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患者晕血晕针的现象有效改善,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针对晕血晕针的患者施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春英,张华秀. SBAR沟通模式在静脉采血晕针晕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0):236-239.

[2]陆燕,蒋明华,刘田宇. 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7+81.

[3]覃帅. 门诊静脉采血晕针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64-65.

作者简介:黄微(1990-01-),女,汉族,本科,云南个旧人,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的应用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探讨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研究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