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流传着一个刘强东怼员工抱怨的故事:一次,刘强东给业务人员开会,要求200%的业绩增速,一位销售副总裁说有难度,开始陈述阻碍重重的理由。刘强东立马打断他:“对不起,你没听懂我的问题。我问的是怎么增长,不是问怎么不能增长。”后来,在业务例会上再也没见到此人的身影。
一个啰嗦的下属和一个说话精辟的下属,老板会更愿意听谁说呢?答案很明显。老板在公司里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会不会说话,话说得漂亮不漂亮,要比你会不会做事更关乎着你的去留和前途。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善于和领导沟通,甚至是害怕和领导沟通。我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见了领导也绕开走。以前没觉得这是个多大的问题,直到2015年我创业自己做了老板,发现一些员工跟我沟通时很不自在,我才开始反思自己,原来以前我在和领导沟通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和领导说话时,你犯过哪些错
人在职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得好,需要注意许多忌讳,尤其是和领导说话时,更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1. 把领导看得太高
在职场中,怕老板的人不在少数。每次和领导沟通,心里就一直打鼓,好像要进考场般腿肚子哆嗦个不停,因为觉得自己口才不好、专业知识不够、书读得不多、说话也很没逻辑,感觉就像领导不是你的职场伙伴,而是你的考官,每天只会找你挑错似的。其实不用紧张,领导既不是人生判官,也不是生活评委,他最在意的其实是你的工作态度。
2. 看低领导
有些人则自视甚高,总觉得领导工作能力不如自己,各方面都没有自己专业。这种人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会带着些许傲慢和漫不经心,或者用不招人待见的语气回应领导。但是,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能做到领导的位置,必然阅人无数历经风浪,很多事他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一直容忍你。所以我们应该清醒自持、低调做人,不要骄傲过头。
3. 越级汇报
1995年,“打工皇帝”唐骏通过了微软的面试。他在做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方案,并获得实验模块的测试成功之后,非常兴奋地给比尔·盖茨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想要一鸣惊人。
比尔·盖茨给唐骏回了一封短信说:“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内容,不过,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
事后,唐骏回忆说:“坦白说,当时的我很有点心高气傲的感觉,所以想得到比尔·盖茨的直接认可。但我这样越级报告的行为本身,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错误的。这种动不动就找高层领导,并认为这是职场制胜法宝的心理,在中国不少企业的员工里并不少见。”
下级越级汇报是对领导的不尊重,也是对他权威的一种藐视,更是对企业运作流程的逾越,无论在哪里都是不被认同的。是不是已经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和领导好好说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原生家庭经历,常常会在我们成年后与别人之间的互动中再次浮现。所以,员工与领导之间出现沟通问题,往往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比如,那些对领导心生恐惧的员工,家里也许有一位威严的父亲或是挑剔的母亲;总觉得领导偏心不公的员工,从小可能受尽了委屈和亏待;那些认为领导不重视自己的员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也许从未被人在意过。
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现象叫“心理投射”,当我们把对原生家庭的负面感受不经意投射给领导时,就会不知不觉竖起一道屏障,领导变成了满腹怨气的“父母”,而你则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跟父母相处的孩子。
在心理投射的影响下,你和领导都变成了“猫鼠游戏”的参与者:你的工作驱动力不是成绩,而是领导有没有关注你、重视你——领导表扬你,你就能开心骄傲好久;领导忽视你,你就开始凑合糊弄工作。
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职场里最核心的关系。你要清醒地认识到,你与领导的关系不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你没必要把他当成领导,但你可以把他当成生活上的前辈,敬畏他而不是畏惧他,真心诚意地跟他沟通交流。
如何和领导更好地相处、交流
沟通是一种技能,高情商的沟通也绝不仅仅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嘴甜圆滑会说话,和领导沟通的关键在于积极、有效、简明。再具体点说,就是要做到以下4个方面。
1. 汇报工作时对事不对人
职场既是名利场,也是是非地,“对事不对人”是处理人际关系与工作矛盾的制胜法宝。在工作过程中,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沟通时一定不能夹带个人情绪,任何时候都要就事论事,而不是刻意批评别人。否则,你的出发点再正确,也会让自己在领导面前失分,给人留下爱嚼舌根、打小报告的不良印象,得不偿失。
牢记,言多必失,管住自己的嘴,不轻易评价同事。
2. 汇报工作时用数据和结果说话
任何工作都可量化,无论公司有着怎样的薪酬制度,每个岗位都有一套量化的考核标准,有些考核很明确,有些相对模糊,但最终的考核都要用数据和结果说话。
所以,你在和领导对话的时候,不能总说“我觉得”“我认为”,而应该说“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或者是
“经过对用户调研后得出结论……”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的汇报是经过了充分思考、深入调研,而不是临时起意拍脑袋。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
3. 汇报工作时提供多个问题解决方案
大家知道老板最害怕面对哪一类员工吗?不是懒惰疏于工作的,也不是与同事关系不佳的,而是身体勤奋、思想懈怠的人,看起来每天加班到很晚,工作却没有实际进展和绩效,每次汇报工作都会扔出一大堆问题,搞得领导头疼。領导心里会想,难不成我给你发工资,还要帮你解决问题?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职业学校。领导需要的是答案,而不是问题。对公司来说,你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帮助公司解决问题。所以,你最好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几种建议或方案,并列出每种方案的优劣势以及自己认为合理的建议和相应的理由,让领导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这才叫真正的“提案”,而不是在“甩锅”。方案不完美没关系,至少你态度认真,这点就值得肯定。
4. 汇报工作时逻辑清晰
为什么每次你跟领导汇报时,都有一种“言语不能表达思想的百分之一”的痛感呢?归根结底可能是因为,你说话的时候常常因果倒置、条理混乱、前后矛盾、缺乏重点。
领导的时间都很宝贵,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听你长篇大论。所以跟领导对话前,你都要提前想好谈话的目的,列出核心的要点,并将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说。如果连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的事情,就不要急着去找领导谈了,因为到时候你可能会越说越乱,越说领导越没耐心听。
我就曾看到过某个员工汇报工作时,他的领导至少5次打断他说:“说重点!请说重点!”不是因为领导没有耐性,而是这个员工说话实在让人太着急!
逻辑思维能力并非天生,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加以训练,而且任何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
教大家一招:每次与领导沟通之前,先在心里写一篇草稿,列出几个重点。说话时,把“第一、第二、第三”说出来,或是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来表达,结尾时不要忘记强调总结。慢慢地,你的说话逻辑会越来越清晰。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高情商沟通》 作者: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