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全天候朋友”的奠基人肯尼思?戴维?卡翁达

2021-10-21 18:02:22单伟
现代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坦赞铁路赞比亚中非

肯尼思·戴维·卡翁达(1924—2021),赞比亚共和国开国总统,从青年时代起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被尊为“赞比亚独立之父”。曾担任不结盟运动主席、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南部非洲前线国家主席,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不懈斗争。他对华友好,积极推动中赞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中赞友谊和中非友谊的奠基人,为中赞、中非关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士

卡翁达于1924年4月生于赞比亚北方省山区的小镇卢布瓦。父亲是一位传教士兼教员,母亲是赞比亚第一批非洲女教师中的一员。

年轻时的卡翁达亲身经历了种族主义者歧视黑人的行径。在木富利腊的学校工作时,当地欧洲人的商店不准非洲人从前门进入,买东西只能到商店侧边墙上的洞口去买,他数次进入商店进行抗议。在基特韦白人区,他和朋友因进入咖啡馆用餐而遭到白人驱赶和殴打。种族歧视的屈辱使卡翁达坚定了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而奋斗的决心,毅然走上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

卡翁达坚信人民贫苦的地方应该开展合作社运动,他回到家乡后建立了钦萨利青年农业协会。1952年,他担任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国民大会北方省组织书记。凭借巨大的反殖民热情和优秀的组织才能,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北方省,马不停蹄地会见酋长、教师、商贩和群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百多个党支部。1953年,他当选为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国民大会总书记。

1953年,英国强行把它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拼凑成英属“中非联邦”,以继续维持其殖民统治。卡翁达领导了反对“中非联邦”的斗争,1955年被拘禁两个月。1958年,卡翁达反对英国提出的宪法,因同党内其他领导人发生分歧,退出非洲人国民大会,另组建赞比亚非洲人国民大会,发动群众进行抵制和抗争。

不结盟运动

20世纪50年代末,由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领导人倡导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共有2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该运动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不结盟运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殖民当局再次将他逮捕入狱。1959年10月,赞比亚非洲人国民大会因被禁止活动,改为联合民族独立党。1960年1月,卡翁达获释后任该党主席。

卡翁达主张以非暴力斗争来求得民族独立。由于他领导广大人民坚持进行不屈的斗争,英国殖民者被迫于1963年12月宣布解散“中非联邦”。北罗得西亚于1964年10月24日宣告独立,更名为赞比亚共和国。

中非友谊的象征——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体现了中国和赞比亚特殊的传统友谊,凝聚着一代人的记忆,是中非友谊的重要象征。独立后的赞比亚因支持其他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遭到一些种族主义政权的边境封锁。为了巩固独立成果,打破封锁发展经济,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决定修建一条跨国铁路。

卡翁达与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曾先后找到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寻求帮助,但是西方国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1970年,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坦桑尼亚、赞比亚政府代表团。在谈到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他说:“中国的确是被帝国主义等一些大国看不起的,技术落后,穷得很,所以我们现在都是一些穷朋友,互相帮助嘛。”在谈到修建铁路的意义时,他说:“这条铁路如果修起来了,会带动你们国家许多工业,一定要修起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振兴本国经济、建设国家的努力,中国对坦赞铁路的援助是极为真诚的,中国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绝不把援助看作单方面的赐予,真心实意地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卡翁达多次满怀感激地说,中国在自身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同意帮助坦、赞两国修建这条非洲经济大动脉,坦赞铁路的修建是非中友谊的纪念碑。

卡翁达始终关心和积极推进坦赞铁路建设。1970年10月26日,他和尼雷尔亲自主持开工典礼,他多次到施工地段视察,勉励赞比亚工人通过建设铁路工程认真学习技术,热情帮助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976年坦赞铁路胜利建成,在赞比亚中央省的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隆重举行坦赞铁路交接仪式。车站建筑物上悬挂着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用中文和英文写着“赞比亚、坦桑尼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岁”。卡翁达庄严宣布,由坦桑尼亚人民和赞比亚人民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一起胜利地连結起来的这条铁路,“不能让任何人、任何国家把它拆开”。卡翁达对中国的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坦赞铁路是一项巨大工程,后代将永远感谢它的建造者。

“全天候朋友”

中赞两国人民在反帝、反殖的共同斗争中互相同情、互相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卡翁达任总统期间,积极致力于发展中赞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在各自国家建设事业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国际事务中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1964年10月25日,在赞比亚宣布独立的第二天,卡翁达就宣布赞比亚将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将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卡翁达始终坚定地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67年,卡翁达访问中国时,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他明确指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排除在联合国之外,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重大的错误,中国不在联合国内使许多有关和平的重大问题不能从适当的角度得到确切的反映。卡翁达曾在联合国讲坛上大声疾呼,重申联合国中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错误的,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卡翁达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毛泽东著名的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就是在1974年会见来华访问的卡翁达时提出来的。这个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霸权主义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周恩来对援建坦赞铁路非常重视并满腔热情予以支持。在此过程中,他与卡翁达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友谊。周恩来因病逝世时,卡翁达偕夫人亲自来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吊唁,并高度评价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和关心非洲发展的胸怀,赞扬周恩来是伟大的英雄和自由战士。

卡翁达创造性地使用“全天候朋友”这一生动的概念来定义中非关系。中国领导人援建坦赞铁路的诚意深深感动了卡翁达。中国还派来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帮助赞比亚在农业、卫生、矿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卡翁达真诚地说:“赞比亚和中国之间的这种友谊,来自赞中两国人民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在多少困难时期,我们都一同走过来了,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你还能找到什么词语比‘全天候的朋友更能表达赞中关系呢?”

在评价当前中国与非洲建立起的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时,卡翁达说,这是一种“精彩”的发展趋势,因为非洲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非洲要真正赢得经济上的自主独立,需要与中国进行这种新型模式下的合作。他高度赞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的论断,认为这是关于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中国与非洲之间联系的最好论断,是全世界的福音,非常具有建设性。中国在对非洲国家关系中,能够做到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以实现共同发展。卡翁达号召非洲各国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2009年11月,卡翁达赴华接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评选的“中非友好贡献奖”。

(摘自外文出版社《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    编著:单伟)

猜你喜欢
坦赞铁路赞比亚中非
美国阻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党史博览(2021年12期)2021-12-21 08:58:15
安佳教授作品选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赞比亚要驱逐美国大使
环球时报(2019-12-17)2019-12-17 19:42:52
W2018079 赞比亚:2018年上半年产铜超40万t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中国公路(2017年13期)2017-02-06 03:16:22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美曾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临近破产边缘
环球时报(2009-01-09)2009-01-09 1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