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表示:华为内部今年为鸿蒙系统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
按此计算,今年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必须超过3亿台,其中华为自有设备两亿台,合作伙伴设备1亿台。根据IDC数据测算,目前全球华为在网智能手机数约为6.6亿部,其中国内4.57亿部,那么靠华为自身存量完成2亿部不算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也许是鸿蒙系统上线一周装机量破千万的消息振奋人心,华为近日还把3亿台的小目标上涨到了3.6亿台。
此外,截至5月底,鸿蒙生态已经发展了1 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涉及家居、出行、教育、办公等多个领域,听起来也分外给人底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伙伴都是与华为没有竞争关系的厂商,即便是魅族,也只有智能家居产品接入鸿蒙系统,手机、手表还是基于Android系统。
显然,合作伙伴的1亿台设备没那么容易实现。
面对华为“一起开源共建”的橄榄枝,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并没有伸手去接。一方面本身硬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合作后华为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合作得别扭;另一方面鸿蒙系统是新生,开发者数量远远无法与Android相提并论,要放弃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去陪跑华为,颇需要一番勇气。
这样一来鸿蒙系统就会面临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空有一个操作系统,但愿意搭载的厂商不够多、对软件开发者不够友好,最后生态匮乏导致用户使用感受不好,于是各方都赚不到钱,因此留不住用户也留不住合作伙伴。
作为反面教材,阿里巴巴也曾面向手机及智能设备开发过一个名为YunOS的操作系统,基于Linux平台,但由于缺少生态循环带来的《造血》功能,最终失败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想在搭载YunOS的手机上使用《美团》,却发现APP开发者并没有开发配套YunOS的版本,这时你脑子的念头可能就是赶紧换手机。
有个细节值得关注,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发布会上,提到的智能手机始终是说“鸿蒙手机”,而没有说“华为手机”。这一措辞,在华为手机业务遇到空前困难的当下显得别有深意,结合上他在发布会的结束语,更是略显悲壮:“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华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同繁荣鸿蒙生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地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然而现实是,华为在鸿蒙系统生态应用发展初期,也许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存量手机或将某类智能终端改造成部分拥有智能手机功能的设备,比如华为WATCH 3。
有分析认为,在现有的环境下,留给华为的路只能是超越硬件制造的另外一个阶段,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和谷歌的Android。依靠鸿蒙系统实现华为技术的无处不在,也就是华为的被集成(HUAWEI INSIDE)。
无论这一选择是否言之过早,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鸿蒙系统的意义在于倒逼华为改变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摆脱芯片短缺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系统来实现业务的延续。
既然要走开源道路,势必要有所取舍。7月底,华为一份内部的备忘录显示,由于受到外部限制,华为高层认为华为很难在短期内生产先进硬件,而在软件领域拥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呼吁公司团队专注于构建软件生态系统。
笔者看到,被网友们调侃的“华为养猪”,是通过让农场主实现智慧农业来借此赚取利润;华为现在忙着帮车企造好车,最大原因也是现阶段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方案、在短期之内就能变现;除此之外,还有华为云等新业务陸续铺开。
这一类举措所释放的核心信息其实是:华为在目前的困境下,希望通过赋能传统行业来实现自救。换言之,华为要做到不靠手机、不靠基站,也能活下来。
这种情况下,鸿蒙系统之于华为,一方面是救命稻草—伴随着“缺芯”危机,华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今年很可能是华为达成鸿蒙系统生态目标的最后窗口期,这也是鸿蒙于6月2日在手机端公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鸿蒙系统也是华为实现业务延续的关键,往大了说,是华为商业模式转型的起点。不但让它可以像谷歌一样,通过深度定制的软件授权及渠道佣金获得持续收入,更是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
鸿蒙系统的发布,意味着万物互联时代华为软件生态战略的“基座”建设已经完成,意味着它正式踏上了向软件公司的转型之路。一旦未来鸿蒙系统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华为就可以在鸿蒙系统基础上开辟多个软件领域的新战场。例如,可以效仿苹果在Mac OS上开发logic pro和final cut等专业影音制作软件,也可以效仿微软进军办公软件以及打造.net框架的开发生态等,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在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积累进军下一代的云游戏行业。
世界上做操作系统的公司很多。苹果作为移动软硬件结合的王者,壁垒不必多言。微软在PC端依旧“制霸”,而谷歌走着纯开放的流量模式。在这场软硬件市场的竞争中,华为堪称“异类”,在强烈的外部影响下,被推着边奋斗、边开辟新的“软”赛道。
眼下处在转变初期的业务模式无疑还在经历“阵痛”,但华为的星辰大海,也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