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城东分校 李日轩
近年来,随着安徽中考历史试题难度的大幅度提高,学生和家长都对历史学科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仅仅重视不代表就能够取得好成绩。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复习,并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笔者结合2021年安徽中考试题和自身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题型结构稳定不变。
2019年之前,安徽中考历史试卷题型曾长期保持不变,有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题五种题型。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题型有了重大调整,组合列举题被删除,选择题由10题20分调整为15题30分,其余题型未变。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因为组合列举题形式机械、单一,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情况。自2020年起,安徽省中考取消了“考纲”,课程标准成为中考历史复习的唯一指引。2021年的试题结构则与2020年一致。
2.知识点考查的“变”与“不变”。
与往年中考历史试题相比,2021年中考历史考查的知识点既有变化又有不变。笔者统计了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历史选择题考点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分析知识点考查的“变”与“不变”。
由上面表格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些结论。
(1)历史主干知识点必考,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秦汉时期实行的政策、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工业革命、美苏冷战等。这些主干知识点所关联的事件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史料也比较丰富,所以它们被命题专家所青睐。
(2)从考点分布来看,2020年和2021年中考中,有4—5道选择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知识;有4—5道选择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有6道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七、八、九三个年级知识点覆盖基本均衡。
(3)从新旧教材转换来看,统编新教材与之前使用的老教材相比,有很多新增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也是这两年考查的重点。如2020年是学生使用统编新教材后参加中考的第一年,选择题考查了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古田会议、土地改革等;2021年中考选择题考查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万民法和“福利国家”。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备考中,教材新增的知识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2021年新修订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增加了“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复习时就应该重点关注。
3.设问方式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1)我们以近三年的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为例看设问方式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题号2021年2020年2019年20(1)概括……的发展状况;说明……指出……的目的;概括……的原因。指出……是什么;分析……的原因。(2)指出……的变化;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分析……的原因。指出……有何变化;分析其影响。(3)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谈谈……的启示。概述……时代使命。21(1)概括……的主要特征。概括……的主要方式。指出……的态度;概括……的原因。(2)归纳……的表现;分析……的影响。指出……的背景。……指的是什么?分析……的目的。(3)从……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简析……的合理性。……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
由上表可以看出,2021年中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方式基本保留了“指出……的变化”和“分析……的原因”类的设问,但是却出现了“拟定主题”“概括主要特征”等一些新的设问。解答这些新的设问,需要学生能高度概括试题给出的历史材料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很明显,2021年中考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之前有所提高。这种难度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考查的知识不是常考知识方面,还体现在很多设问方式有向高考的设问方式转变方面。中考历史命题“高考化”的趋势对于平时不好好学习,想着历史是开卷考试在考场上从书上抄答案就可以得高分的学生来说,他们看到题目后就会觉得根本无从下手。
(2)我们再以近三年中考历史活动与探究题为例来看看设问方式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近三年的安徽中考活动与探究题的材料都是中外关联的地图,注重以图说史、以图考史。2021年的活动与探究题,第(1)小题延续传统,以填空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但是,第(2)小题,2021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明显有所创新。该小题让学生自己提炼观点,再加以论述,难度陡然增加。这是因为:一是学生很难从一幅地图中提炼出观点。二是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把握不住重点,很有可能过于关注局部,不知道关注整体;或者仅关注一个事件,不会把中外历史事件关联起来。此题的设问方式借鉴了往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全国卷)第42题,这种情况在往年中考试题中未曾出现过。
1.夯实基础知识,涵育核心素养。
夯实基础知识,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对考生的基本要求。但是,现阶段却出现了一个怪象:一些老师和考生在中考复习的时候选择用一本复习资料来代替教材。这是本末倒置的。教材中的知识丰富,它不仅包含于正文当中,还包含于课本中的各类图片和材料中。显然,6本教材的内容远远不是一本教辅资料所能全部涵盖的。另外,笔者发现不少考生认为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在平时复习时没有必要去记忆历史知识。而事实证明,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很难做到翻阅教材和教辅资料解答每一道试题,并且有些试题在教材和教辅资料上也不能直接找出答案。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不仅要识记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空间、重要人物、主要内容,还要对其作出全面评价。另外,对某一阶段的现象也要加以关注。比如,中央集权制度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儒学思想是何时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始于何时?何时完成的南移?
近年来,安徽中考历史试题非常重视考查核心素养。但是,从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一些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不敢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对活动与探究题的开放性设问束手无策等。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方面的欠缺。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还要重视有目的地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材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但并未说明实行该举措的目的。我们在复习时应去思考缘由,进而得出结论:此举主要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佐证这一结论,我们可以再举其他例子加以说明。由此,我们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2.重视历史时序,强化横向联系。
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时序性。中考命题向来重视考查学生的时序性思维。以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为例,选择题第2题要求考生分析西汉封国形势出现变化的原因,考生要解答好此题便要理解“推恩令”实施前后汉朝的变化。又如第17题的第(1)题,该题要求考生说明五四时期工人阶级是如何“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的,要想答好该题,考生就需要理解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所带来的系列变化。
在复习中,广大师生一定要注意历史的时序性。这种时序性不仅指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包含了它与前后不同时代的关联。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地域)之间的关联性。简而言之,我们要重视历史事件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即要重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强化横向联系,就是在复习时要强化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思考同一时期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彼此之间有何关联?如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就要将其与五四运动、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等内容结合起来。又如在复习苏联“一五计划”时,要认识到此时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3.聚焦社会热点,提高复习效率。
关照现实是历年安徽中考历史命题的切入点之一,2021年也不例外。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的工人阶级在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不断发展壮大的?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卷第20题关注了这些问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历史。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时,我们要聚焦社会热点。当下,阿富汗问题备受全球关注。所以,在新一轮的备考中,我们要格外重视美苏冷战、美国霸权主义、世界政治格局变迁等知识。
总之,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命制得越来越灵活,我们需要在研究往年试题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复习策略来应对。换言之,我们要研析真题、备好“课标”、用好教材、重视素养、强化关联、把握方向、聚焦热点。唯有如此,我们的复习才会出效果、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