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共铸:在守土固边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10-21 09:12
今日民族 2021年8期
关键词:安仁德宏纪念碑

盈江芒允:讲好各民族共同抗英抗日的爱国故事

就守土固边的德宏故事而言,某种程度上,盈江芒允是一个历史起点。1875年的马嘉理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事后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加重了帝国主义对西藏、云南等边疆地区的渗透,中国西南被瓜分的危机由此逐步加深,并进而促使有识之士的觉醒,最终汇集成中华民族自觉转变的时代浪潮。

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

5 月27 日,记者一行在盈江文史专家杨天培老先生的陪同下到马嘉理事件“发生地”瞻仰遗迹。芒允是今天盈江县太平镇芒允行政村,生活着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多民族在边疆融合发展,让这里成为德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被学者称为“西南丝绸之路”的滇缅古道经过这里,使古镇商贸一度很繁盛。据研究,村落的形成可追溯至元代。明代万历年间,干崖土司的衙门一度还建在这。清末这里的贸易尤为兴盛,设有保商局,驻兵达200 人,服务中缅贸易的骡马多达7000 匹。“千年古镇,百年老街”的荣光,既见证了芒允的辉煌,也见证了芒允的苦难。

18 世纪英国殖民者的情报就把这条繁华的古道描述为“金银之道”,19 世纪中期逐步蚕食上缅甸后,殖民者的贪婪很快就转化为殖民探险活动,他们探明这条古道的野心持续至清末,而马嘉理事件只是这个历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但从这朵浪花里,我们看到了帝国主义者的步步紧逼,看到清朝中央政府的无能与软弱,更看到了经历明代“八关九隘”多次守边固土战事锤炼的盈江各族人民的爱国自觉。

“事件发生后,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屈服于‘洋人’,对保卫祖国边疆的爱国民众进行残酷围剿,逮捕屠杀。”这段刻在“马嘉理事件发生地”纪念碑上的文字,省略了很多细节。有资料说,事件之后,清朝政府以“盗匪劫杀”为名,将腊都、儿通瓦等23 位少数民族抗英勇士斩首,把积极主张抗英御侮的腾越镇总兵蒋宗汉、同知吴启亮革职,将左营都司李珍国革职下狱。

罗曼·罗兰说,“痛苦是一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另一方面掘出生命的新水源。”殖民者的入侵历史也是这样一把犁,在带来主权沦丧和民众苦痛的同时,也唤醒了更多的人,掘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转型这个新水源。

走近芒允马嘉理事件发生地,书本的知识和现实还是有些不同。以前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块写着“马加里事件起源地”的石碑,石碑淹没在野草疯长的田野里,虽然只是1986 年建立但仿佛已经风化为百年历史的一部分。而今,纪念碑面貌焕然一新,石碑上“马加理”三字做了修改,石碑底座下建起了四层台阶,周围更是开辟出一个圆形的有围栏保护高出路面几十厘米的平台。这里已经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打造成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地。

到芒允我们才知道,这里不只是马嘉理事件发生地,这里还是德宏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战场。1942 年5月,日寇入侵滇西,德宏主要交通干线沦陷,芒允成立以本地人许本为首,汉、景颇、傣、傈僳等各民族参加的抗日自卫队(编入莲山支队第五大队)坚持抗战,多次爆发激烈战斗,1943 年3 月12 日的芒允保卫战尤为著名。

这次战斗中,日军120 余人自腾冲往南甸奔袭芒允。自卫队在芒允外围拉丙、轩岗、翁冷设三道防线,战斗自清晨持续到傍晚,当地民众为自卫队送水送饭,救护伤员。战斗中日寇死伤数十人,一名团级军官被击毙,芒允各族群众和自卫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百年芒允街也几乎烧毁殆尽。

半个世纪后,1993 年当地人民政府在马嘉理事件纪念碑旁建立了6.4 米高、基座占地40 平方米的纪念碑。从抗英到抗日,两次重大事件不仅在历史事实层面实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传承,也在象征层面上在当代建造的纪念碑群里,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团结和呼应。

如今,“马嘉理事件起源地”(1986),“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1993)和“马嘉理事件发生地”(1998)三块纪念碑紧紧相依,伫立在芒允通往边境的公路旁,它们沉默坚毅的集体群像,构筑起了盈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精神方阵。

刀安仁:“边塞伟男 中华精英”的爱国典范

今年5 月到盈江采访,刀安仁是大家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参观了刀安仁故居,听他的孙子讲述过往的一些经历。盈江为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正着手把刀安仁故居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这是近年来德宏和盈江为打造“刀安仁”这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名片所做的众多工作之一。

2016 年9 月,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德宏州用傣剧艺术形式打造的《刀安仁》,获得最佳表演奖;2017 年,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德宏州政府、盈江县政府共同出资拍摄并全国公映了电影《刀安仁》。这些作品,讲述了刀安仁带领德宏各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感人事迹,使“刀安仁”这个爱国者的英雄形象在当代大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刀安仁故居,刀安仁雕像上写了孙中山对刀安仁的点评“边塞伟男 中华精英 ”

刀安仁(1872 年-1913 年),又名郗安仁,字沛生,出生于干崖土司世家。他一生兼有多重角色,这些角色之间恰如其分的转变,让他的故事耐人寻味。1891 年,19 岁的他就被任命为干崖(今盈江县)第21 任宣抚使司,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投身到了持续8 年的抗英斗争中。

1891 年,英军入侵干崖铁壁关地区,杀掠我边境居民。刀安仁亲赴一线组织抗英,驻守在铁壁关的大青树营盘。面对英军精良的现代化装备,他一方面组织骁勇善战的各族青壮年组成“忠义救生会”,严格训练军队;另一方面,悉心研究大青树附近的地形地势,计划战术,创造出“七里护蜂窝战术”和“天光报信法”,多次击退了英军侵略。

期间,由于英军封路,以种烟换粮为生的景颇族群众生活困难。刀安仁特地从干崖宣抚使司署调来粮食,帮景颇族群众度过了危机,团结了大家抗击英军的力量。

1899 年,经过多年与边境各民族共御外寇,刀安仁写下了饱含着爱国激情的叙事长诗《抗英记》。开篇描述了刀氏一族接受明王朝的册封,即开始肩负起“世代把守要塞边防”的责任。当英国殖民者占据缅甸,逼近我国边境时,刀安仁呼吁边界人民要“迎击万恶的豺狼……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快把黄铜刀鞘的尖刀磨亮,快把斧、锤、戈、矛紧握手间,我们就要奔赴疆场杀凶顽。”

刀安仁号召边境各族人民面对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他深情地写道:“一棵藤条显不出拉力的强韧,再大的石块压不断一把竹签;世代居住在边疆的傣族、景颇、傈僳、崩龙(今德昂族)和阿昌,我们要团结一致。”他还召唤腾龙边区(今德宏境内)“十土司”要消除隔阂,勠力同心共同护卫国家领土:“万丈的隔阂扔进江河,大小的纠纷相互体谅,同心协力保卫祖国疆土。”可以说,一首《抗英记》唱出的是边疆少数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唱出的是边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御外寇的决心。

刀安仁事迹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追求民主进步。清末经历戊戌变法后,一部分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把救国的方向转向民族革命。民族革命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开始有“中华民族”意识,尽管起初这个意识有些狭隘,但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向自觉转变的重要开端。刀安仁接受了这个影响,回到家乡后变卖家产资助革命,他的家,也就是今天的刀安仁故居也临时成了滇西起义的大本营、辛亥腾越起义的策源地。

刀安仁去世后,孙中山给了他“边塞伟男 中华精英”这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刀安仁故居即将展出的不只是刀安仁的一生,还有爱国精神在边疆的传承。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盈江各族人民表现出了坚定的抗日决心。刀安仁的儿子刀京版更是不遗余力支持抗战。

1938 年抗日军队在瑞丽建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时,刀京版就在人力、物力方面全力支持,飞机组装出来后,厂方还特邀刀京版亲自登机试飞。1942 年日寇入侵缅甸之初,刀京版就自发组织了“中缅义勇军”,准备出国参战。1942 年5 月,腾冲沦陷不久,他的自卫力量被编为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一路军,并由他担任司令,领导盈江、莲山各地的抗日力量。再后来日寇进占盈江后,刀京版又率部转移到五台山、杨家寨开辟抗日根据地,传承父辈守土固边的职责和使命,坚持与日寇对抗两年多,直至1944 年12 月德宏全境光复。

猜你喜欢
安仁德宏纪念碑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王江荟国画系列作品《安仁古八景》
乾潭安仁: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
纪念碑
审鞋
苏幕遮(般涉调)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