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彩莲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普及,教师在教育中,会或多或少地利用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包括影像、视频、声音、文字等。3-6岁的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容易分散。多媒体的介入,能比较快、比较久地吸引幼儿注意,激发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活动质量,提高活动兴趣。多媒体资源不是信手拈来,笔者提出要注意选择使用和切入的时机、要立足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交互作用,增加游戏趣味性、利用多媒体弥补时间、空间的不足,解决重、难点等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多媒体;教学策略
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媒介,集形、声、色、知、情、意为一体,运用了声音、影像、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示认知对象,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更新了教育方法、呈现方式、教学手段;同时多媒体教学,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个感官进行学习,如手、眼、耳、鼻、嘴等,具有多种交互功能,不受时空控制,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直观突出等,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把握下面几个问题,才会让多媒体为教学锦上添花。
一、要注意选择使用和切入的时机
多媒体拥有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与使用者之间进行互动,交互,发挥幼儿的多个感官进行学习 ,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官的刺激,对认识事物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在运用时要注意切入的时机,否则效果大相径庭。如《美丽的春天》活动中,老师不要一下子就引入该交互游戏。而应该让孩子到公园、社区、幼儿园等自己生活中不同地方寻找春天,发现春天的景象后,再引入动画交互游戏,让孩子帮忙把春天里的动物的内容找出来。交互游戏中带来的一些生活中不容易捕捉的情境,如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通过多媒体呈现了出来,不仅仅巩固了幼儿对春天的了解,同时还拓展了幼儿对春天的认识,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要立足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细则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任何一个活动,无论教学过程如何流程,教学手段如何多样,教学具如何丰富,首先的一个前提是,要立足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否则再华丽的课堂也徒劳无功。在《颜色》主题活动中,A老师的做法是,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认识不同的颜色,生活中不同物品、花朵等的不同颜色,再利用调色板软件,然幼儿玩红色加蓝色会变成什么颜色的游戏,在通过绘画软件,让幼儿为喜欢的物品填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A老师的做法看似利用了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实则犯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幼儿的所有操作、互动,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和机器的互动完成。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物品和颜色,幼儿在玩不同颜色的搭配的神奇、幼儿给自己画的物品,一点点,或轻或重,或多或少,不同颜色的利用与搭配……这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体验、亲自操作、和同伴玩颜色的快乐、矛盾等全部没有了。B老师的做法是:先让幼儿通过绘画、拍照的形式,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颜色;在艺术区,在户外的涂鸦区,让幼儿自由玩颜色游戏,感受颜色的神奇,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和了解颜色后,再利用多媒体的绘画、填色游戏、打颜色气球、粉刷匠等游戏,激发幼儿玩色彩的欲望,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交互作用,增加游戏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无论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在游戏的交互中,获得生动的体验和感受,学习更有兴趣。如在《动物怎么保护自己》活动中,老师利用了高清摄像头下,拍摄的不同的动物,遇到劲敌时,是如何脱险,保护自己的。真实的画面,直观的动态效果,让幼儿亲临其境,感受了不同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既考虑了安全因素,又考虑了教学效果。又如在认识动物的一生排序活动中。老师利用了多媒体的交互优势,毛毛虫变蝴蝶、小蝌蚪变青蛙,蚕宝宝的一生等,如果幼儿排序正确,软件就会表扬,“你真棒!”同时会以放电影的形式,播放动态的效果,幼儿可以马上看到,经过自己的正确排序,毛毛虫成功变成了蝴蝶,小青蛙在不断的变化,蚕宝宝如何结茧,变成蛾。这是多媒体带来的神奇。
四、利用多媒体弥补时间、空间的不足,解决重、难点
用多媒体切忌为了用而用,而真正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用?什么时候用?如何用?用哪个片段?是否突出了对教学重难点的了解,是否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兴趣,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媒体是多种资源、多种手段的整合。有着一些现实教学无法实现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对过去的时间、空间上的不足。如大班的孩子非常喜欢恐龙,尤其是男孩子。“恐龙灭绝了,那以前恐龙是怎么生活的,是什么孵蛋的?听说有的恐龙还会飞?……”对于恐龙的话题从没停止。恐龙已经灭绝了,但是通过科学家研究后拍摄的动画的科普视频,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正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幼儿对恐龙的探索才可以持续。多媒体就帮助弥补了这个时间上的不足。
又如《动物怎么过冬》活动中,教师抛出问题,大家都知道青蛙是冬眠过冬的,但是它是怎么挖洞的?孩子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纷纷猜测起来:用嘴巴挖、用前腿挖、用后腿挖……还为此引发了争论。“用嘴巴挖,它的嘴巴很厉害”、“用前腿挖,前腿有力”、“用后腿,后腿,瞪力更大”。幼儿争论的问题,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实地观察、验证才是最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但是生活中,很难得有机会捕捉到青蛙挖洞的,所以教师播放了科普片录像机拍摄的青蛙挖洞的视频。“哇,原来我们都猜错了,青蛙是用屁股挖洞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科普片的介绍,也清晰看到了青蛙用屁股挖洞的这个过程,怎么移动身体,怎么用身体助力,伸屁股去挖洞,一目了然。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也解决了空间上的不足。
在美工活動《折小船》活动中,幼儿对于对折后再用手轻轻按着折痕将船翻过来的方法很难掌握。幼儿一个个找老师帮忙,再教一次,再教一次。教师资源有限、时间有限,也不利于幼儿的模仿学习。所以教师想了个方法,制作了折翻动作技巧的微课视频。在美工区提供了平板电脑,幼儿折的时候,不会的时候,就可以打开对着,一次次学习和模仿,直到自己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重难点,也解放了教师的双手。
参考文献:
[1]冯晓霞.计算机与幼儿教育[M].人民教育出社.P94.2010.
[2]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百度文库[EB/OL].2018.3.27https://wenku.baidu.com/view/4847a2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