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娟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因急性CO中毒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为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送来的患者,对照组为家人自己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的患者,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8.2%,显著低于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5%;观察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比对照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12%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CO中毒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是一种在临床上多见的病症。它主要是因为人体对于氧气的缺失,吸入大量的CO,导致与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得机体的血红蛋白的载氧量降低[1]。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头晕、呕吐等[2]。若吸入CO过多会造成中毒,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3]。所以,对急性CO中毒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随机选择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CO中毒的病人100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因急性CO中毒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女性30例,男性20例,年龄30岁~45岁,平均年龄(35.32±4.95)岁,中毒时间 30min~2.5h,平均时间(85.25±9.8) min;观察组,女性28例,男性22例,年龄35岁~47岁,平均年龄(32.38±5.21)岁,中毒时间 28min~3.2h,平均时间(82.38±8.5)min;经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不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病人已经吸入CO,静脉血中Cohb的浓度>11.2%;(2)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1)病人未吸入CO,静脉血中Cohb的浓度<11.2%;(2)患者以及家属不同意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的病人直接由病人家属送到医院,由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
1.3.2 观察组的病人在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由现场的急救人员先进行初步的护理和治疗。例如,将病人转移到开阔地区,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由救护车送到医院,由医生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患者由于一氧化氮中毒而造成的临床症状消失,意识清楚;有效治疗:患者由于一氧化氮中毒而造成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意识相对清楚;无效治疗:患者由于一氧化氮中毒而造成的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意识模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急救护理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为4%;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6例患者发生并發症,概率为12%;观察组病人发生并发症要远远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CO引起人体中毒的主要原因取决于空气中的CO浓度和人体在外界的CO浓度,当人体吸入过量CO导致其与氧气竞争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身体器官的缺氧,使患者感到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4]。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医疗体制的不断进步,护理方式也越来越全面[3]。在急性CO中毒后,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确保患者处于一个空气流畅,充满氧气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且及时就医,得到专业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经过本文的研究证实,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观察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比对照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12%要低。
综上所述,对急性CO中毒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俊.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9):156-157.
[2] 王灵芝.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CO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104-107.
[3] 王超英,樊宬诚,王桃丹.护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在急性CO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1,20(1):83-85.
[4] 张淑红,李蕾,邢凤霞.探讨急性CO中毒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