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树

2021-10-20 17:23赵光华
牡丹 2021年19期
关键词:门房槐米两棵树

赵光华,山西省永济市人,首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驻校作家。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绿色时报》《大地文学》《山西日报》《运城晚报》《重庆科技报》《三峡文学》《河东文学》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多篇。

那两棵槐树,长在我家门前,是一对伴儿,它们每天对望着,说着悄悄话。爷爷说它们是亲兄弟,奶奶说它们更像是夫妻。这两棵树是1949年冬天爷爷在新院门口栽的。

每年春风刚开始东张西望,鹅黄色的嫩芽就拱出厚厚的树皮,毛茸茸的像新生婴儿的手。忙碌的日子里没人留意它们,翁葱的绿就覆盖了整个夏天。

午后或者傍晚,树下挤满了乘凉人,摇着蒲扇,说着有影没影儿的故事。

树叶慢慢生长,只长到拇指蛋儿大小。叶子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只有风吹过,斑驳的光才能从叶子缝隙中落下来,落在房顶的黑瓦上。积年累月,黑瓦间落了厚厚一层枯叶,树叶和尘埃混合成新的泥土,一场雨过后,房顶生出了许多像多肉一样的小植物。

残破的黑瓦间有岁月流淌的痕迹。三间土木结构的门房低矮破旧,白灰做成的墙皮掉了多半。剩下的墙面上还能隐约看到大红的宣传画和标语。墙根基泛碱的青砖已经脱落了不少,整个门房被两棵树巨大的树冠拥着,像母亲怀抱中的婴儿。

儿时的记忆里,这两颗树就高大挺拔,树干一个人抱不拢,树皮上有细密、均匀的裂纹。我记得有许多蚂蚁上上下下,迤逦而行。我想树上一定有蚂蚁的家,大概是蚂蚁妈妈带着一群孩子去外婆家。树枝自然而随意地生长,越高树枝越细,枝叶缱绻交错。最顶端的一根枝条,独立在风中摇摆,它是树的眼睛,更像是警觉的哨兵,它率先知晓山雨欲来,然后将神秘的信息层层向下传递。

树不像血肉丰满、活蹦乱跳的动物那样活泼,它恬静默然,吸收大自然的精华,回馈人类新鲜的氧气。树虽然被砍伐了,但只要根还在,就还会有绿阴。

这两棵国槐,花朵细小。浅绿色的小花羞答答地藏在枝叶中,等到碎花凋谢,枝丫上就挂满绿色的果实,一串串的,像珍珠串起来的链子,孩子们很好奇,捡起落下的果实吃,苦涩得皱起眉头。奶奶笑着说,憨娃,这果子不能吃,吃了会中毒。我问爷爷,怎么不种两棵洋槐树?爷爷说,洋槐树成不了材。何况村南山坡上净是野生的洋槐树,洋槐花够我们吃了。春天是洋槐开花的日子,整个村庄的空气都甜丝丝的,随手撸一串就能吃,嗡嗡飞来的蜜蜂也来凑热闹,和我们争抢美味。洋槐花拌面蒸熟,撒上花椒、辣椒、盐,用热油一烹,那个香味缭绕在舌尖好久。我现在回想起那种香,嘴里的唾液便丰富起来。缺少食物的年代,这种味道已经沁入我的骨髓,拉近了我和故乡的距离。

孩子们长高了,两棵槐树却还是老样子,好像是不再长个子却慢慢发福的中年人。

我问爷爷,左边那棵的树干中间怎么弯了?爷爷说,这棵树救过我们全家的命呢!多年前一个夜晚,忽然间狂风大作,天好像裂开了口子,大雨倾盆,一道白光从天而降,那声雷把全村人都震醒了,大家都不敢出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才看到这棵树被拦腰劈断,巨大的树冠耷拉下来,奄奄一息。 一个长者对爷爷说,是这棵树保护了我们全家,如果它倒向南边,门房早被压塌了。奶奶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爷爷把树扶起来,说也许还能救活。于是,在众乡亲的帮助下,锯掉已经折断的树枝,用木板和铁丝把树干连起来,用泥土糊住了断茬,再用麻布包裹好。第二年,这棵树奇迹般地活了。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这两棵树突然就成了宝贝疙瘩,成了我家的摇钱树,引起街坊四邻的羡慕。爷爷奶奶经常对着树,盘算着紧巴巴的日子。

槐米,槐花的花骨朵,据说可以做染料。卖槐米,每年會给我家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槐米快成型的那几天,爷爷从早到晚都站在树下张望,估计着最佳的采摘时刻。采摘过早了,或者开花了,品质就下降,贩子就趁机压价钱。爷爷说,他能从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判断最佳的采摘期。采摘当天,他爬上树,小心翼翼地折断小枝,奶奶在树下捡,把槐米和叶子、树枝分开。

我们只能远远看着。他们不让孩子们帮忙,害怕我们踩坏了槐米,在他们眼里,那不是槐米,而是黄灿灿的金粒,能换回好多家里急需的东西。

爷爷越爬越高,直到接近最高的那条细枝,他要颗粒归仓,不漏掉一枝。爷爷在树尖晃悠,全家人的心也跟着晃悠,奶奶在树下铺了几层棉被,爷爷用自制的工具采摘,他不舍得折断大枝,他说那样树会疼。

采完两棵树的槐米得用一整天时间,爷爷要休息好几天,奶奶将分好的槐米摊开晾晒,并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如果一场雨下来,槐米淋了雨,色泽就会变暗,就会影响收购价格。

爷爷吸着旱烟袋,盯着太阳下慢慢变成金黄色的槐米,慈祥的笑容挂在脸上。在缕缕烟雾里,时光静静流走,奶奶忙着手里的活,目光却黏在那一苇席槐米上,稍微风吹草动,她好像如临大敌,直到黄澄澄的槐米晒干装进塑料袋密封好,他们才算打完这场仗,骄傲地等待收槐米的贩子。

贩子们都晓得我家有两棵摇钱树,他们和爷爷以质论价,斤两计较。有时会有几拨人一起来,有的三番五次来,软磨硬泡。

爷爷的槐米成色好也卖得硬气。一个商贩说,叔,我给的价钱已经够高了,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再不卖,我真的走了。

奶奶毕竟是女人,说就卖给他吧,这小伙子也跑了几趟,别耽误了好价钱,让人家走了可惜。

爷爷一瞪眼睛,奶奶便退后不语,也许爷爷奶奶是在演双簧。爷爷断定那个小伙子走不了多远就会返回来的,果真如此。

爷爷卖到了他满意的价格,这个收槐米的后生说,叔,我真是服你了,我还要预定明年的货,要不我预付一点儿定钱给你。

爷爷笑了,全家人都笑了,我们的餐桌上有肉了,家里也置办了好些东西,我家有了半导体收音机,我们听到了小喇叭广播里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父亲骑着新买的飞鸽自行车带我们去县城看电影。

猜你喜欢
门房槐米两棵树
采收槐米
两棵树
村媪
校长凭啥管门房?
我家秘方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我养了两棵树
馊饭
两棵树
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