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能
[摘 要]现实主义要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应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辩证统一,创造典型形象不仅仅是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任务,还应是一切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任务。这是由现实主义和叙事性文艺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
[关键词]艺术典型;现实主义;叙事性文艺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1)03-0047-05
Artistic typicalness and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realism and narrative
ZHANG Yu-n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Realism requires the “authentic representation of typical people in topical environment”. Typical image should be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ypical environment and typical characters, and creating typical images is not only the task of realistic literary works, but also the task of all narrative literary works.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sm and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art.
Key words:artistic typicalness; realism; narrative literature
創造典型形象不仅仅是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任务,还应是一切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任务,充分的现实主义要求的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么,为什么现实主义文艺作品和叙事性文艺作品更加强调塑造典型艺术形象呢?这当然是由现实主义和叙事性文艺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
一、现实主义与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描绘现实生活及其人物和事物,因此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现实主义还要求创造典型形象来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及其人物和事物。因此,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主要突出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不过,这种真实性表现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细节的真实”,另一个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真实,即“典型的真实”。看来,恩格斯似乎把“典型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的最为根本的性质和特征。恩格斯的这一主张与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现实主义这个美学范畴,主要是属于西方美学和文论的范畴。现实主义可以在创作方法、创作流派、美学精神三个意义上理解和运用。其一,从创作方法上看。最早提出现实主义的美学概念的是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把现实主义看作是一种人类出于本性的两种创作方法之一,其与理想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相对。席勒认为,出于人的本性,诗人(文学家)与自然(现实)的两种关系决定了诗人的两种创作方法:当诗人就是自然本身,按照自然的本真状态或者原生状态来描绘自然时,他是素朴的诗人,他是在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自然,写出了“素朴的诗”;当诗人把自然作为理想观念来描绘时,他是感伤的诗人,他是在运用理想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自然,写出了“感伤的诗”。这种理想主义的创作方法后来被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施莱格尔兄弟称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且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流行开来。席勒认为,这两种创作方法都是出于人的本性,创作出来的两种诗作(文学作品),没有高下之分,但各有优劣之处。“素朴的诗”(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显出自然本色,可是容易流于平庸;“感伤的诗”(理想主义文学作品,或者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具有理想观念,然而容易导致空虚。因此,席勒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创作出一种把自然和理想结合起来的合乎人性完整整体的诗,要求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描绘出“必然的”自然,从而克服平庸。这样就经过鲍姆加登的“必然的自然”,回到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把诗(文学)区别于历史的“根据或然律或必然律”描写普遍性进行模仿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原则。因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把“必然的自然”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这就形成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席勒的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型化(实际上就是类型化)的基本原则。
其二,现实主义作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流派,就是要用典型来区别当时流行于欧洲的自然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最早形成于法国19世纪的文学艺术界。法国小说家尚弗勒利(1821—1899)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1850年)一文中,用现实主义这个术语称谓以巴尔扎克等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个新的文艺流派。1855年,画家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了一场在文艺史上被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的大辩论。在这次大辩论中,库尔贝创办了一本叫作《现实主义》的刊物。1857年,尚弗勒利支持库尔贝出版文集,即《现实主义者》。与此同时,他们的朋友迪朗蒂也创办发行了一本称为《现实主义》的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杂志文锋犀利,论战性极强,尽管只出了六期,却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样,现实主义流派从此由法国迅速流传到整个欧洲文坛。由于19世纪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流派具有广泛地批判当时兴盛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制度的特征,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在20世纪苏联和中国等发生革命的国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革命现实主义”。这些现实主义流派与当时法国同时兴起的,以左拉为代表人物的自然主义文艺流派,在“真实性”和“模仿自然”等方面有一些共同主张。但是,为了区别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艺术史家们以典型、典型化把二者区别开来,这也许就是恩格斯提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原因。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细节的真实”上可能是相同的,但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是:自然主义按照自然现实的样子进行照相式的记录,不加以典型化,不创造典型形象;而现实主义却应该进行现实生活的典型化,创造出典型形象和典型的真实。“充分的现实主义”还要进一步,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现实主义流派的本质特征就突出了典型、典型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其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美学精神,主要强调“典型艺术形象”的创造。自从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提出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两大创作方法以后,经过了启蒙主义时代鲍姆加登、莱辛、狄德罗等美学家的倡导,加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辉煌创作实践的推波促澜,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在世界文艺发展史上成了举世瞩目的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逐渐被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视为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文艺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再经过高尔基等苏联艺术家和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的阐述和发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就成了人类创造文学艺术的两种基本的美学精神。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要坚持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典型化地描绘现实生活,创造出具体、独特、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融合的美好世界。因此,现实主义艺术家和美学家必然把典型、典型形象、典型化的真实性,作为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原则,以区别于以表现理想观念为基本原则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叙事性文艺与艺术典型
叙事性文艺是以记叙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中的言语行动所构成的故事情節为主的文艺类型,主要包括小说、戏剧、记叙散文。它以所叙述客观存在的人物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区别于以直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意愿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抒情性文艺。因此,叙事性文艺作品必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描写和叙述人物的故事情节为主要方式,一般应该保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客观性,所以,它必须创造典型、典型形象、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就成了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主要标志。而抒情性文艺作品必须以抒发作者的情感意愿为主要方式,所以它应该通过情景交融的场景的描绘,以创造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的韵味和意蕴为主要方式,意境性就成为抒情性文艺作品的主要标志。
其一,以记述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人物在故事情节中形成和展开的性格的叙事性文艺作品当然应该塑造典型、典型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叙事性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时空环境的客观性,决定了叙事性文艺作品不可能像抒情性文艺作品那样直抒胸臆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应该把人物性格、时空环境、故事情节客观地呈现在读者或者观众面前,因此必须塑造出具体、独特、感人的艺术形象,即典型形象。叙事性文艺作品首先要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展现一定的人物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的行为和命运,其次才可能实现文艺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引导读者和观众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和功能,因此,作者只有把最为集中概括、最能够引人入胜、最鲜活生动的人物性格、生活情境、故事情节呈现给读者或者观众,才能够实现文艺的审美本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换句话说,就是要创造出典型、典型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实现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其二,以塑造人物为主的叙事性文艺作品应着力于塑造典型形象。西方美学和文论总结了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史诗悲剧的叙事文学传统,很早就形成了艺术典型理论,最早且较为系统的论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情节为中心”的悲剧叙事美学,把性格放在第二位。他所说的性格,与意向性的抉择紧密关联。一言一行,“如果明白表示某种抉择,人物就有‘性格”[1]47。否则,就没有性格。他还提出了刻画性格的几条原则:第一,性格必须善良,当然也不是十分善良。第二,性格必须适合,也即必须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第三,性格必须相似,也即与一般人相似。第四,性格必须一致,也即不要前后矛盾。第五,刻画性格应“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1]49。他十分赞赏荷马的性格描绘,说荷马“在简短的序诗之后,立即叫一个男人或女人或其他人物出场,他们各具有性格,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1]88。亚里士多德已经注意到了性格的特殊性,不过,他谈的较多的还是性格的普遍性,对个性特征虽有所提及,但重视不够。德国启蒙主义美学家莱辛主张戏剧以性格为中心。他说:“对那一切与人物性格无关的事实,他愿意离开多远就离开多远。只有性格对他说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的职责就是加强这些性格,以最明确地表现这些性格。”“人物性格不能有自相矛盾之处,他们必须总是一贯的,总是与自己相似的;要看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时他们的性格表现得强烈些,有时微弱些;但是没有什么环境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把他们从黑的变成白的。”[2]425-428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了“性格中心论”。黑格尔认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3]294黑格尔主张,人物性格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统一的整体,但这种统一又表现为具体的个性和情致。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所谓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不过这种典型已经要求从类型化走向个性化。“艺术的表现中心是性格”的观点反映了西方美学和文论中心的转移。亚里士多德的文论以“行动”为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代的命运观;中世纪文论以“神”为中心,反映了中世纪的神学观;文艺复兴文论笼统地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一种革命和转折,由神转向人;狄德罗的文论以“情境”为中心,反映了启蒙主义的社会环境决定论;黑格尔的文论要求艺术以性格为中心,则反映了西方“人”的进一步解放和高扬个性的开始,是进一步肃清非主体性因素的理论表述。黑格尔要求人物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黑格尔这样规定丰富性:“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3]296“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3]297黑格尔这样规定明确性:“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须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所表现的尽管只是一种情致,这一种情致也必须展示出它的本身的丰富性。”[3]298-299黑格尔规定坚定性说:“人物性格必须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观性融合在一起,它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这种具有定性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他的复杂性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3]300黑格尔关于人物性格的要求,实质上是反对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化、感伤主义的内在的软弱,以及消极浪漫主义的耶拿派的异怪现象和反讽说(朱光潜译为滑稽说),而且反复运用荷马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作为成功的例子,表明了黑格尔文论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而且主要以叙事性文艺为理论依据。
其三,以记叙故事为主要方式的叙事性文艺作品应该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塑造典型形象和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有六个要素: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属模仿对象)、言词、歌曲(这二者属模仿媒介)、形象(指演员造型和舞台布景,属模仿方式)。亚里士多德把情节视为六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1]23他认为,如果没有故事情节,如果演员不表演人的行动及其所造成的不幸,就不能成为悲剧。亚里士多德重行动、重情节的观点,表明了古希腊时代还不大重视个性问题。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情节安排的“有机整体说”:第一,情节必须完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1]25“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1]82第二,情节必须有机统一。“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1]28达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各个事件之间要有必然的或可然的联系。第三,情节必须长短适度。要“以易于记忆者为限”,否则,人们就“看不出它的整一性”[1]26。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则提出“情境说”,主张处境决定性格。他认为,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愈不幸,他们的性格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发展。”[2]363狄德罗认为,真正的对比应该是性格和处境间的对比、不同人物的利益的对比,这反映了法国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不过,狄德罗更突出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处境、社会利益的决定作用。黑格尔阐述了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黑格尔把社会历史环境称为“一般世界”和“情境”。“一般世界”指的是,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所借以出现的一般背景。“情境”指的是,由一般世界具体化,揭开冲突,引起动作,显现性格的机缘。它是“一般世界”具体化成的推动人物行动的客观环境。“情致”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即恋爱、名誉、光荣、英雄气质、友谊、亲子之爱之类的成败所引起的哀乐,它是由“一般世界”中的“普遍力量”在人物身上具体化成的主观情绪或人生态度。例如,《哈姆雷特》中,“一般世界”是文艺复兴时代文化背景,“情境”是王子在计划复仇中由于他的人生观和伦理观所形成的那种复杂心情。因此,黑格尔认为,“一般世界”具体化为客观方面的“情境”(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主观方面的“情致”。“情境”与“情致”发生矛盾冲突,激起人物的行动,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这实际上是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现实主义美学的根本主张的来源。典型形象应该有鲜明的个性,但也应该反映“这一个”所代表的“这一类”的本质和主流,否则就不可能成为典型形象。在叙事文学中,优秀的艺术形象即为典型。艺术的典型形象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揭示一定的社会本质和人生真谛。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4]“每个人都是典型”,讲的是典型的普遍性。马克思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所以,典型的普遍性就是“人的一般本性”和“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辩证统一的审美意蕴系统。“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指艺术典型具有一定的鲜明独特的个性,是整体的,灵与肉相统一的,有着多样丰富性格的活生生的个人,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典型形象应该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辩证统一,所以,恩格斯强调,充分的现实主义就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艺术典型理论正是总结了西方美学和文论,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关于现实主义文艺和叙事性文艺作品的艺术典型理论的结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叙事性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和戏剧,必然以塑造典型、典型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本质特征。因此,在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中,现代主义的叙事性文艺作品同样也塑造出了许多“典型形象”,比如,表现主义者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萨姆沙、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的永远等不到戈多到来的流浪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中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两个陌生人马丁夫妇、《椅子》中请一个哑巴演说家宣布“人生秘密”的老头儿和老太太、意识流小说家吴尔芙《达罗卫夫人》中的无法抗拒命运的达罗卫夫人,尽管他们并不像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那样完整、连贯、明白,可是,他们毕竟都是“有故事”的具体、独特、感人的艺术形象,也都是戏剧和小说等叙事性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总而言之,只要现实主义文艺和叙事性文艺作品不会在地球上消失,艺术典型理论就不会在美学和文论中消失,尽管它可能会改变存在形态。
[参考文献]
亚里士多德. 诗学. 贺拉斯. 诗艺[M]. 罗念生,杨周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下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453.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