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斐雪,郑书林,张锡萍,蹇 睿,杨 敏,段小东,陈利莎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四川 成都 61000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泸州 646000)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但相关研究显示,经过治疗后的脑卒中患者有超过26%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缺损,这样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修复和再生,减轻神经受损的程度,相关研究显示其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功效[3-4]。在祖国医学中,脑卒中属“中风”“偏枯”“薄厥”,多发于气血亏虚、中气不足的老年人[5]。在脏腑失调的基础上,因个人体质、情绪、饮食等因素会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上冲于脑,进而导致血阻经络或血溢脉外,使患者昏厥、不省人事,此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言语不清晰、嘴歪眼斜等[6]。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在中医相关文献中无专门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于“健忘”“善忘”等范畴,《素问·调经论》中提到“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提示“善忘”的病机为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神机失用[7]。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明确等优点,古代著作中有大量记载用针灸治疗健忘、痴呆等方面的经验,《黄帝明堂灸经》中提到“中冲二穴,兼主神气不足”[8]。目前,关于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仅在脑卒中患者后失语患者中得到证实[9],而对此类患者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的研究还较少,故本文开展此项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58~76岁,平均(68.52±5.35)岁;病程5 d至5.3个月,平均(2.67±0.86)个月;既往病史:糖尿病16例,高血压11例。对照组男36例,女30例;年龄56~74岁,平均(68.10±5.05)岁;病程10 d至4.7个月,平均(2.45±0.93)个月;既往病史:糖尿病13例,高血压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0],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实行)》中的诊断标准[11],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证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面色淡白、心悸自汗、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③意识清晰;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脑部疾病者;④合并原发性疾病者,如心、肝、肾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吸氧、卧床休息、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抗凝、脱水降颅压等;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言语功能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训练、理疗等。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国药准字 S20060051)18 μg,1次/d,连续肌肉注射4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于干预第1周,取百会、四神聪、尺泽、委中等穴位,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观察血色由紫暗转为鲜红色后用消毒棉球处理;第2周开始,取百合、风池、神庭、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采用毫针针刺,平补平泻,流针30 min,1次/d,5次/周,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2],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指数改变≥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指数改变为70%~94%;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指数改变为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治疗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认知水平: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13]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4]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两个量表总分均为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1.3.3 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中症状量化分级,包括半身不遂、语言謇涩、面瘫、口舌证、偏身麻木、头晕、乏力、纳差、舌象、脉象,分数0~38分,积分越低,症状越轻。
1.3.4 神经功能: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5]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为0~58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越好。
1.3.5 生活质量: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1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各维度分数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6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低热、血压下降、晕针等情况发生。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脑卒中患者中有大约70%会出现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受损,这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7]。在西医治疗中,主要是采用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等药物,临床疗效差强人意,且同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与人类的神经生长因子同源性可达90%以上,在功能上极为相似,故其能够缓解神经退行性变,加快受损神经修复,减少神经元的凋亡[18]。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健忘”“失智”“痴呆”等有关,病因病机可能是脑髓虚损、神机失养、脏腑失调。针灸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用于治疗脑卒中的方法之一,相关资料也显示针灸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疗效也较好。祖国医学中对针灸治疗痴呆早有论述,《针灸甲乙经》:“失智,内关主之。”《针灸大成》:“百会主头风中风,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效果更显著。贾云哲等[19]采用针灸联合活血通络汤用于脑卒中患者,结果显示与活血通络汤比较,针灸联合活血通络汤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本研究一致。此外,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明显较低,提示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更显著。分析原因如下:①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血管再生;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剂的活性,保护脑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攻击而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20]。②针灸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应答,阻止炎性因子的激活和释放,从而能够加速脑供血区的血供,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更显著。此研究结果与刘虹等[22]研究结果一致,推测原因可能与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改善脑卒中患者病情有关。在本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低热、血压下降及晕针,对照组患者仅出现血压下降,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脑卒中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量较小,且均来自同一医院,故为得确切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