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材料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运用与价值

2021-10-20 03:09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春晖幼儿园徐梦璇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玩法深度材料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春晖幼儿园 徐梦璇

近几年我园依托安吉游戏的改革步伐,放手游戏,发现一个个了不起的儿童;解读游戏,发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回应游戏,生成活动支持儿童的发展,从而达成“真游戏”,推动幼儿基于游戏的深度学习。

为了让幼儿与游戏进行深度互动,我园依托自然项目课程将生成课程融入自主户外游戏中,推动幼儿深度学习。在“自然课程”视域下,幼儿户外自主活动对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材料的投放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如:创设的环境是否为幼儿服务?如何减少户外场地材料耗损现象?如何根据材料引发幼儿深度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我们利用自然课程建构幼儿、教师及户外自主游戏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观察外界环境、材料投放与幼儿间的互动,从而激活幼儿思维的关节点、生成“游戏”项目课程,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本文以我园实施的“自然小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分享关于材料投放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运用与策略,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根深叶茂,投“物”助力户外自主游戏构建

户外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包括环境创设与玩具选择。通过与全园教师探讨并对户外自主游戏调研,我们发现户外自主游戏中材料投放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材料高低结构不均衡:材料没有根据幼儿的需求与能力投放,不能推动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3.幼儿与材料缺乏深度互动:材料是幼儿与游戏互动的工具,但是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与已有材料互动时缺乏兴趣与创造性,缺乏游戏中的深度互动。

我们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前提,针对以上问题,将“自然小镇”的游戏空间与材料进行了调整。

㈠境随人心,重构游戏场所

我们在实地考察、观摩幼儿游戏、与幼儿探讨后对“自然小镇”环境进行调整,为幼儿提供大小和功能适应、各区域之间互通却不干扰,且具有自然、挑战的游戏场所——水上乐园(独立空间,做到干湿分离)、绿野仙踪(以角色扮演和表演为主)、陶泥乐(分为制作区、观赏区、半成品区)、丛林野战(利用遮阳布与隔断创设多维度空间)、小鬼当家(游戏场地大,低结构材料多,与游戏区互通)、森林工坊(独立空间,保证游戏安全性)、沙粒王国(沙水结合)、空中建构城(独立空间,支持幼儿多次搭建)。

㈡投物取巧,调整游戏材料

环境是幼儿的,游戏也是幼儿的。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分享对游戏区的创设和材料投放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环境创设中。

在创设“丛林野战”时,幼儿纷纷提出原游戏场所无遮挡导致参与人员无处躲藏。“上面的敌人一眼就看到我了,我暴露在外面,很快就输了!”“我希望有一个地道,这样我们就可以躲起来!”“可以给我们准备一些沙袋吗?就像打地道战一样!”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在原场所的基础上对“丛林野战”区进行调整。

在与幼儿讨论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了幼儿能自主把控、自由选择的开放性游戏材料,如挑战区里不同规格的梯子、有卡扣的长板,让幼儿在挑战的同时提高安全系数;玩沙区中塑料铲子与简易的竹片让幼儿感受到高低结构材料之间的区别,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1) 从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导了裂隙开展的间距和宽度的表达式,据此提出了开裂最大间距和宽度的概念,提出了最大间距和最大宽度的概念,可用于判定裂隙最终规模的依据。

教师还通过家长资源收集生活中可以“变废为宝”的低结构材料,在经过筛选、清洗、消毒后投放到对应功能的游戏区中。幼儿在参与重构游戏场所、调整游戏材料后对户外游戏区材料的功能性有了自己的认识,为之后的自主游戏活动打好基础。

表1.调整后的自然小镇(户外自主游戏)

循序渐进,择“物”优化户外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不适合的游戏材料会影响幼儿游戏行为的流畅度。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根据幼儿的需求调整游戏材料,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材料的特点及个体差异探索式、阶梯式地投放材料,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全过程来发现问题。

㈠行针布线,制定“三份计划”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三份计划”指的是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三个时间段的计划,但并不代表每个游戏都需要三份计划,应以幼儿的需求为主。

1.游戏前计划:预测今日想去哪里、想玩什么、可能需要什么材料,让幼儿有针对性地进入游戏区选材,缩短幼儿的游离状态时间。

2.游戏中计划:主要以设计图为主,幼儿在建构区搭建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材料更改自己的设计图(图1)。

图1.游戏中计划——高楼变监狱

3.游戏后计划:与同伴讨论今日游戏过程中未完成的事情并进行记录,争取下次继续完成,让游戏更加深入;记录缺少的材料,与同伴商议并在活动后进行收集,来补充游戏区的不足。

“三份计划”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制订计划、尝试自我管理,也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游戏策略,让幼儿能“看到”自己游戏的全过程。同时,“三份计划”也能让教师发现幼儿对材料的需求,并将此作为对幼儿游戏评价和反思的依据。

㈡多元呈现,妙享“三种玩法”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三种玩法”其实指的是一物多用,户外自主游戏中投入了大量的中低结构材料,幼儿可通过连接、拼搭、角色扮演等,创设新的游戏玩法。

在“丛林野战”中幼儿运用材料进行多种模式的玩法:

1.闯关模式:幼儿自行设置障碍,以锻炼体能为主,包括跑、钻、爬、跳、平衡等项目。

2.寻宝模式:请两位“队长”藏好“宝藏”,然后两队幼儿互相寻找对方的宝藏,先找到的队伍获胜。

3.“吃鸡”模式:将游戏区划分为两部分,两组幼儿各占据一块,游戏过程中可以收集各种“装备”,幼儿需要在摧毁敌人领地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领地。每位幼儿有三条命,三次被“子弹”打中后就要躺在地上等医生来救护。

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想象构思,让原本平平无奇的材料焕发出新的玩法,如户外的床单、绳子可以像室内的橡皮泥一样随意变换造型,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的参与率,还让幼儿无形中学会了合作共享。

㈢由表及里,看懂“三张表格”

在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教师应做到既观又察、边看边思。因此,我们设计了游戏材料玩法、游戏过程观察、游戏发展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记录表格,以此对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儿游戏行为、幼儿周期发展变化等进行反思,从而更深入和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能力(见表2~4)。

表2.游戏材料玩法记录表

表3.游戏过程观察记录表

表4.游戏的发展变化过程记录表

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睁大眼睛竖起耳”;在游戏结束后幼儿自主表达游戏时,教师要通过倾听继续发现儿童的深度学习,并对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支持,让材料充分发挥作用。

聚沙成塔,引“物”触发户外自主游戏课程

㈠捕捉游戏课程内容

在游戏开展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材料、经验的需求,不同幼儿在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幼儿对材料的敏感度及玩法差异,适当地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目标。

㈡追随游戏课程进展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触发了深度学习,教师应及时跟进记录;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或过多干预时,教师应适时地进行引导从而拓展幼儿的兴趣点、拓宽幼儿的思维。我园的自主户外游戏整体性评价表中(见表5)就多处提到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评价。

表5.自主户外游戏整体性评价(中班)

㈢形成游戏课程故事

教师通过视频拍摄、文字记录等方式梳理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点并研究线索开展以游戏为主题的自然课程,拓展幼儿已有的兴趣点,为触发幼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投“物”助力户外自主游戏构建是以幼儿的兴趣点为中心,根据原有的问题重构游戏场并调整游戏材料,进行预设性、随机性投放。择“物”优化户外自主游戏生成是通过行针布线,制定“三份计划”、妙享“三种玩法”、看懂“三张表格”,对游戏材料进行探索式、阶梯式投放,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材料就像一颗沙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利用游戏材料触发户外自主游戏课程是最直观、最便利的课程生成方式。游戏中不仅可以捕捉到幼儿的深度学习,还能从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追随到幼儿深度学习的进展,从而形成独特的游戏课程故事,让游戏材料成为名副其实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玩法深度材料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零跑的新玩法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最美材料人
TPP的新玩法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