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双碳提供重要支撑

2021-10-20 01:56才秀敏
电器工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碳达峰新能源电网

/本刊记者 才秀敏/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能源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关键。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呈现出能源生产加速清洁化、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能源利用效率高效化等新趋势和新特点。能源格局的深刻调整,也将给电力系统带来深刻变化。

6月2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智刚在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上表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低碳能源技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与控制技术,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为供给主体,以坚强智能电网为配置平台,以源网荷储相互互动和多能互补为重要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等特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多领域新能源和多元负荷广泛接入的需要,而且能够促进资源高效、安全、灵活配置,提高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同时也将加速能源便利、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开创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首先,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要求我们从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协调发展出发,统筹好存量与增量、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统筹开展技术攻关、机制设计和政策研究,制定分阶段实施的具体路径,确保各领域、各环节协同联动、有效衔接。其次,坚持底线思维,随着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占比持续提高,常规电源将从电量和支撑调整的责任主体,逐步转变为调整和辅助支撑的电源,这要求我们要统筹优化电源装机类型的规模分布,加快建设互联互通、高效智能的现代电网。同时,加强应急和备用电源建设,保持合理的系统运作,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坚持创新驱动,从服务能源清洁转型的实际需要出发,持续深化电力系统基础理论、新型应用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集中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第四,坚持市场导向,建立适应碳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健全价格、财税等金融机制,统筹推动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碳市场协同发展,充分反映新能源的绿色属性和环境价值。

国家电网顺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趋势,深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今年3月份对外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之后制定实施一系列措施。

目前,国家电网开展的工作主要围绕六个方面。一是加快电网的转型发展,把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作为长期任务,持续优化区域和省级主网架,着眼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持续加大配电网的投入力度,积极适应分布式清洁能源并网和多元负荷的用电需要。二是聚焦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持续强化全网的统一调度,着眼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着眼更好地服务新能源发展。三是大力支持电能替代,适应能源消费电气化发展趋势,聚焦交通运输、工业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四是利用数字技术为传统电网赋能是提升电网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和智能互动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力生产由大容量集中式向大规模分布式转变的技术特征,需要我们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电力系统控制水平和效能。五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开展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和关键设备攻关,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六是推进技术标准先行,主动对接国家行业相关部门和产业上下游单位标准化组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要实现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打造新型电力生态。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与现有电力系统存在着代际差异,其核心差异和特征就是“新能源为主体”。新能源从次要地位转变为占主体地位,会从量变引起质变,颠覆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形态、运行形态、管理形态乃至商业形态。为了实现“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具备灵活性、数字化和协同性等支撑性特征。灵活性特征包括电源端、负荷端、电网端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数字化特征包括“泛在贯通、赋能高效”的数字平台,以各环节信息物理综合体构成的信息物理系统,以及具备“即插即用”“动态组网”能力的“软件定义电力系统”。协同性特征即通过与热力网、油气网、交通网等综合优化,协同发展。这些特征都是以技术角度为前提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非技术特征就是“生态化”。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这个生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山绿水”的生态,二是开放共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态。

而关于如何打造新型电力生态?高峰表示,从“生态圈”的角度看,根据主要参与主体和覆盖范围,新型电力生态会涵盖国际生态、国内生态、城市生态以及企业生态。核心要从国内、国际两个生态来探索新型电力生态的打造。打造新型电力生态,需要从机制和技术两手抓。此外,还需要加强双向交流与“赋能”,打造各参与主体都能理解和认可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进一步助力和保障新型电力生态的构建。

猜你喜欢
碳达峰新能源电网
碳中和·碳达峰
穿越电网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