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基林 魏海丽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和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直接的联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深入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入口。《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引语中明确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书法教育中,应从书写实践出发,植根传统和经典,让学生真实地感知书法内在生命的“温度”,从而正确有效地进行书法学习。
汉字从最初出现就与中国文化息息相通,传说汉字发明以后“天雨粟,鬼夜哭”(李嗣真《书后品》),因为“天地不能隐其私,鬼神不能藏其秘”(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这样的传说实际上折射出汉字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心理震撼,也寄托着人类对文字的心理期待。中国古人对汉字的神圣膜拜,注定了对汉字的利用是富于热情、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的,书法就是这样的产物。唐代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云:“所谓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法以毛笔书写汉字作为形式,与中国文化以简驭繁的思维方式相贯通。汉字“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宋罗泌《路史》卷六),这样的记载不仅说明了造字的方法,也暗示了它的目标,简单地用几千汉字把天地间的一切都概括了。正是祖先这样杰出伟大的造字智慧为书法发展奠定了生命基础,从此,书法作为文字的载体便有了蓬勃的发展。对于初学书法的小学生来说,《书法第一课》不仅要了解文字的起源,还需要知道汉字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这对于后续书法学习和书体选择都尤为重要。商代的甲骨文是可识汉字中最古的文字体系,金文大致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东周时期,秦国对西周的“籀文”加以利用、省改,已经向小篆方向发展。在古文字时代,从结体到用笔步步相因,始终变化不大,而从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一次大的飞跃。张怀瓘《书断·上·隶书》认为:“八分则小篆之捷,隶亦八分之捷。”战国时期很多简牍文书多用隶书,毛笔在简牍上的率意挥洒使笔意得到了异常丰富的展示,启迪了章草、行书的趋向。南朝庾肩吾《书品》说:“草势起于汉时,解散隶法,用以赴急,本因草创之义,故曰草书。”在汉字的应用方面,“行”的趋势由来已久,行书就是隶书的程度略低于草书的快写。楷书发端于东汉末年,脱胎于行书,成熟于唐代。从汉字的形式演变来看,社会关于书面记录和交际的要求是文字发展的推动力,而其中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书法审美和表现的自觉追求,所以书法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书法文化也得以传承。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对于学生是好奇而有趣味的,以四年级软笔书法《左耳与右耳》教学为例(见图1),通过比较类推,发现左耳的字和山有关,右耳的字和住所有关。
这种比较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古人造字的规律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书写的兴趣。在教学四年级软笔书法《地载型字的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出示“生”和“墨”的汉字演变(见图2):
(图1)
(图2)
从金文到楷书,让学生直观感知汉字的书体演变,从中体会历史、社会和人文的变化。
书法最早是作为信息记录与传播功能的工具而产生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在多数情况下,是与实用的功用目的相伴随进行的,历史上众多书家的墨迹都是出于实用目的的书写。综观中国书法史,古代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账簿和信札,或是医案、契约等等,均是日常书写的绝佳例子。这些出自书家的随意真率之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必然与天然的妙合。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古代书法家生平轶事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取材,以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再如张旭的《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以上两帖,寥寥数语,极其平常的生活小事,信手提笔,遂成文字,流传于世。如今读来,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多么富有“温度”的书写。
在书法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书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草莓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鼓励学生用书法传递节日祝福(见图3)。
(图3)
习书固然要追求其艺术性,但一定不要忘了书法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也是书法的“源头”与“活水”,只有将书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中使用书法,才能真正练好书法,才能将书法内化为一个人的修养,这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初心。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的感受能力与欣赏水平,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体会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艺术欣赏就是我们感知书法的生命力和人性“温度”,走进书法家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小学的书法欣赏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作品背景、风格,体察作者内心。如在欣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这幅经典名帖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九成宫醴泉铭》的创作背景:“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铭”。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及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征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评价道:“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再如,比较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和《告伯父豪州刺史文稿》(见图4),引用清代王澍的论断:“《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婉畅,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衰已叹,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情调,反之,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正所谓: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图4 《祭侄文稿》《告伯父豪州刺史文稿》
书法何止是文字的简单组合,它是一种艺术、一种精神、一种创造与表达抒发的方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生命的形式而存在、生长和繁荣。我们如果敬畏生命,那么必然敬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经典永流传,书道常自青,让我们在书写中感受书法特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