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杨小丽
(绵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四川 绵阳,621000)
产妇主要是在妊娠期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同时盆骨压力增加[1],对于生产时来说,由于盆底肌肉造成损伤,从而致使盆地肌肉出现松弛现象。对于产后康复护理来说,应通过进行盆底肌锻炼的方式,对于受损肌肉以及神经进行纠正,其具有一定的效果,从而能够极大的减少由于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内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产妇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本文探究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6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医院收治时间为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近一年内,随后对60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于对照组的产妇其年龄在20岁以上,最高不超过30岁,其中其产妇体重最低为50千克,最高不超过78千克。其孕周在33~40周之间。观察组的产妇其年龄在21岁以上,最高不超过30岁,其中其产妇体重最低为52千克,最高不超过77千克[2]。其孕周在33~42周之间。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对无相关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第一,患者其脑部正常无相关障碍。第二,对于产前进行规律性检查能够接受。第三,经临床查验各项标准正常。排除标准:第一,存在沟通障碍。第二产妇其造血系统存在障碍。第三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第四,资料缺失患者。
1.2 方法护理方法:给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健康教育,与患者多次展开沟通并且给与心理疏导,并且叮嘱患者定时进行排尿与多食用新鲜水果等[2]。妇产科医生要为观察组病人在讲解常规性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盆底康复训练指导。详细方式如下:让患者平躺,双腿屈曲稍微分开,在吸气过程中尽量用6-8秒时间来收缩肛门,呼气过程中放松6秒,在每次训练完毕之后进行7次左右肛门快速收缩,在进行上述运动过程中要防止腿部与臀部肌肉参与进来。当患者对盆底康复训练掌握之后,要嘱咐病人每次收缩时间和训练时间适当延长,每天的训练不论是在平躺还是坐着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坚持8个星期以上[3]第二,采用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在患者阴道内进行探头的放入,其探头为压力感受器探头,随后对患者盆底肌肉收缩以及舒张能力进行检测,在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同时,进行肌肉功能的讲解,开展盆底肌肉训练,提升整体康复能力。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盆底肌力对比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肌力护理后情况对比,其中对照组中护理后II级比例7(16.27),其 III 级比例为 22(51.16),IV 级比例为 10(23.26),V级比例为4(9.30)。对于观察组中,护理后II级比例3(6.98),其III级比例为13(30.23),IV级比例为19(44.19),V级比例为8(18.60)。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盆底肌力对比
2.2 两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其中对照组中护理前静息压力为38.64±2.10,其护理后静息压力为41.25±1.24。观察组护理前收缩压力为35.21±1.06,护理后收缩压力为44.67±2.10。观察组中护理前静息压力为37.65±2.13,其护理后静息压力为52.14±4.32。观察组护理前收缩压力为35.14±1.35,护理后收缩压力为55.98±2.41。通过进行比对,观察组的相关结果优于对照组。
表2.对照组和观察组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变化情况
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中,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产妇疾病患者来说,通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进行相关文献和研究的查阅,和其他文献中的预后效果无较大差异,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预后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盆底康复训练护理以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强很多P<0.01,而且观察组病人在经过盆地康复护理后静息压力和收缩压力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这是因为会阴部和盆底肌肉收缩力不仅能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来提升,还能减少肌肉松弛,增强盆底肌肉收缩能力,促进盆底神经肌肉组织结构功能的恢复速度,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女性盆底肌力减退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来得到显著改善,帮助女性朋友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