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漫设计制作对于动漫产业的现实意义非常突出,以动漫形象为例,它不仅可以直观清晰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走向,同时还能传递出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元素。新媒体艺术北京之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动漫文化需求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差异性的要求,这给传统动漫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次研究也将以新媒体艺术作为切入点,探讨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媒体 动漫设计与制作 发展
引言:
新媒体艺术繁荣发展的主要特性是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然后借助通信设备和多媒体等来完成内容的筛选与规划。将数字媒体的先进技术手段融入具备内涵的动漫艺术当中,是传统视觉艺术的延续,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日本和美国在动漫设计和制作方面处于世界前列,而我国虽然在动漫产业的发展水平上与之存在差距,但如果能够在新媒体语境下把握特征,也能够突破原有的发展束缚寻求新的特色化文化成果。
一、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语境
1.1 核心思想
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语境的核心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语境,二是非语言预警。人们在新媒体媒介的广泛使用前提下产生了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被认为是新媒体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动漫形象、动漫剧情的要求也会基于新的载体和信息传播维度发生改变,这些就是新媒体艺术的体现,也是新媒体语境的变化规律。这里所描述的新媒体艺术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形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因此得到改变,动漫设计和制作过程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通俗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现代文化领域得到欢迎,除去其本身的商业价值之外,还集中表现在受众群体、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1.2 动漫设计定位
动漫设计定位顾名思义指的是设计的方向和思路,其中包括人物形象设计、剧情结构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与受众群体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并且需要按照受众的差异来展开针对性设计。综合来看,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需要让不同的受众群体都能接受,因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乃至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人群在审美心理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儿童喜爱的是那些经典的动漫形象,青少年则开始关注部分人物的性格特点,中年人则更加关注动漫背后的文化元素与价值观等内容。因此,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动漫作品可以得到儿童的欢迎,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反之,宫崎骏的作品《天空之城》则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欢迎。新媒体时代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不再将群体单纯定位于儿童,而是开始朝着成年人群体发展。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他们的社会经历丰富,因此作品当中如果能够包含一些社会、人文的情节,同时符合历史逻辑时,这些作品就能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从动画的剧本当中也不难感悟到创作者的智慧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整个制作过程以最为平缓的方式来传递作品主旨,人物形象为作品内容而服务。
从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动漫风格的差异,其中日本是动漫产业化国家,动漫特点鲜明,本国也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的宣传,通过动漫来开展国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动漫作品的主要特征;中国动漫作品则主要定位于塑造角色形象;欧美动漫作品则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关注的是对生命意义的表达。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我们所处的新媒体艺术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元素共存,动漫作品在设计制作时要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场景要求。很多知名企业乃至官方组织都开始尝试用动漫形象来进行文化宣传,甚至包括我们熟悉的中央电视台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虚拟主播形象。与之对应的则是传统广告宣传方式正在逐步地远离我们的生活。
1.3 设计制作要素
设计制作要素指的是那些动漫作品的主要特点,即人们通过怎样的要素可以对作品进行识别。正如我们看到头戴紫金冠手持金箍棒的角色就知道是孙悟空一样——新媒体的复杂性特点使得动漫形象的识别度要求变得更加丰富。无论是构成动漫作品的框架和脚本还是组成动漫形象的线条,都涉及到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特别是情感层面的内容还会给观众带来心灵层面的“冲击”[1]。
《哆啦A梦》当中的机器猫形象就是白色和蓝色的搭配,虽然其定位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但这部作品却广泛受到成年人的欢迎。因为从情感角度分析,动漫作品在制作时突出了人们对于梦想的追求,并且将其赋予到一个特定的形象当中。
二、新媒体艺术背景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
2.1 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是创新理念的一种体现,在追求创新的时代下这一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领域所追求的一种态度。创意内容的质量关系到动漫作品的成功与否,而动漫设计制作同样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尽管人们无法完全地跳脱思维局限性,但如果能够从原有的传统基础上迈出创新的一小步,那么所取得的成就也必然是一大步。从这一角度分析,创意设计与制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层面的发展,大型创意作品往往来源于脑海当中有关生活的思维元素。例如有一个经典的节目《艺术创想》,其中的很多大型作品都是生活当中的常见场景。动漫设计与制作同样可以在思维和灵感的帮助之下寻求一定的想象空间,把生活当中能够观察到的事物赋予到人的形态与肢体当中。
例如,在动漫作品当中对于建筑的描绘一般是通过对建筑造型、色彩以及组成元素的分析来完成制作,很多建筑往往也因此而具备文化特色。但这些内容都是静态内容,要想突出其创意,就必须要从动态的特征当中体现出其特点所在。人们长期的生活经验使得在创作的潜意识当中具有表情化思维,很多动漫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日本在这一方面的作品设计和制作环节水平层次较高,日本的动画公司善于将生活当中的场景进行“还原”,然后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类似的体验,并且将这些创意进一步应用于后续的各类作品之内,这也是很多作品让人感觉存在情感共鸣和身临其境的主要因素[2]。
2.2 新媒体语境设计
新媒体语境下的作品设计与传统的动漫设计之间存在着表明显的明显差异,无论是动漫作品的制作还是形象的制作都离不开媒体技术的支持,这本身是由动漫本身的特点而决定,其创作方式和呈现方式都依赖于计算机内部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新媒體语境下的动漫设计加速了艺术平民化的进程,我们甚至可以与动漫形象和动漫作品之间完成交流互动。例如VR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动漫的虚拟世界当中,而虚拟主播形象也仿佛是不同次元人物的交流沟通。人们在感悟技术乐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人员在内容和形象方面的设计规划改进[3]。
三、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发展趋势
3.1 立足审美文化进行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传统媒介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原有的信息交流开始被图像交流模式所取代,人们的理性感知也开始逐渐地转向于感性认知。对此,动漫设计制作在满足“基础”的需求之后会朝着社会审美文化的角度进行创新,甚至包括一些对传统元素的应用和创造。很多传统的京剧片段都出现了动漫版本,如《红灯记》、《霸王别姬》、《定军山》等京剧剧目都由三维动画技术来重新呈现,塑造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造型和文化魅力。当然,动漫设计与制作无论朝着怎样的方向而发展,其主要思想都是一致的,并不会因为作品形式的改变也导致价值观的改变。即便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动漫设计也只是从形象和手法的角度转变为思考方式的差异,但是在社会文化层面并不会产生差异。
中国动漫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商业市场竞争模式初步形成,竞争必然带来更加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作品会呈现在观众面前。未来的动漫设计者们将从社会审美文化当中汲取那些有价值的资源,然后将其与设计思维进行碰撞结合,设计不同的动漫主题、动漫形象,完成内容的创作[4]。
3.2 基于信息传达方式进行改进
新的传播技术兴起速度加快,产业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而且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捷性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速度迅速,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此,动漫产业也必然面临着更高层次的需求。
以手机终端为例,手机QQ、微信软件当中的表情包设计实际上也是动漫文化在新的信息传达方式下展开的作品创作,此类表情包生动传神,符合移动端的信息传播特性,一些基于经典表情包产生的二创、三创作品开始出现,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熊猫头表情包。与此同时,还有基于真实人物所制作的表情包,例如葛优躺等。诸如此类的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充分考虑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特性,有助于设计者们调整作品定位,将未来的动漫作品制作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和信息传播特征的作品[5]。
总而言之,新媒体平台给多种媒体较差技术提供了融合应用的发展空间,动漫产业的发展也让新媒体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科技引导的创新潮流之下,信息传达方式发生了改变,生产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从初期的独立动漫设计到现阶段的远程写作规模化运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动漫设计和制作更加精细化,创作形式多样化,例如立体动画、交互动画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必然促进信息传达的多样化,新媒体艺术和动漫的结合满足社会信息获取的实际需求,以移动媒体为平台的各类动漫设计作品必然会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结束语
动漫设计与制作在新媒体艺术背景下涉及到更加深层次的文化研究,优秀的动漫设计作品本身也需要创意和技术的双重支持。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媒介的涌现给传统动漫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审视动漫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行业领域的核心内容。动漫在当代社会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应用价值,将数字媒体的先进性融入传统设计的领域当中,能够凸显作品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让优秀的作品能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作者简介:张枫林,(1989.9),男,籍贯:甘肃兰州,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动画动漫,邮编:730300,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邮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草场街街道佛慈大街506号易大天地,电话:18109485569
参 考 文 献
[1]黄丹丹. 基于新媒体艺术语境对动漫设计与制作发展情况的分析[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7(11):151-152.
[2]彭杨. 新媒体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与变化——评《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 传媒, 2018, 270(01):101-102.
[3]章斓, 陈琳颖. 新媒体时代的水墨动画创作研究——以《元夕》的设计与实现教学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 02(11):136-138.
[4]邰昕然, 高阳. 新媒体时代下动画创作的审美研究——以《茶杯头》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 42(02):150,153.
[5]李嘉舜.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动画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与表现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19(17):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