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英
一、小学数学培优转差体现的教学原则
(一)潜移默化原则
教育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交错互补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渗透的方式,让小学数学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中明白道理的同时也能做出正确的行动,通过培优转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适度性原则
教师要将培优转差的教学方法适时、适度和适量地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教师应带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将培优转差方案渗透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三)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取一致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本身在各个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一致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从受教育者个人情况出发,根据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二、小学数学培优转差的策略及其应用
(一)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
1.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较大,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积极关心和安慰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感和依托感,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分析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2.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增进对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的了解。教师与家长的热心配合,可以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工作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化观念,以培养学生素质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时刻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同时,老师还需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和快乐地学习,有效减轻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采取有效培优辅差措施
数学老师要找准时机,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面对的困难,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和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找寻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培优辅差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比如,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就可以给予他们难度较高的习题进行练习,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加强数学思维,多解决难题;对于数学成绩较差,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并且数学思维薄弱的学生,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做出教学计划,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教师要根据现实教学情况,做出培优转差的策略变化。对后进生,除了课堂跟进,还要根据他们的作业情况进行语音或视频辅导,引导他们有效学习,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对于优秀生,以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多进行拓展训练,以开拓视野、思维点拨为主,以利于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全面地认识学生学习和个性上的差异,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心培育,静待花开。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容忽视,教师要对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密切跟进,分析引起学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并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