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英
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初中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很重要。
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重要的,这对学生学好物理特别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摩擦力已有的认知下,设计“猜想与假设”及“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环节,让学生提出不同想法及其验证方案。根据这些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验证方案分组进行验证,并在学生实验时及时指导。
二、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习惯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经历探究的过程,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经验。教师应力求让学生亲身做探究实验,自己归纳、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如教学“物态变化”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以“熔化”和“凝固”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如“水可以结成冰、冰也可以融化成水”引出熔化和凝固这两种现象;结合实例让学生试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再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猜想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与反思,既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一探究过程的体验,又培养了他们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按照教材进行演示的话,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改进该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动力,进一步加强学生敢于进行科学探索和改进前人科学实验方法的创新意识。如在做“高温玻璃导电实验”时,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取一小块玻璃,用镊子夹住后在酒精喷灯上把它烧成黄豆粒大的玻璃球,趁玻璃软化,将两根铜线插入玻璃球内,且两根铜线尽量靠近但不要接触;让另一位学生取一个带有发光二极管的音乐贺卡,从贺卡电源接头处引出两根导线,把这两根导线与自制的玻璃球串联起来。结果学生发现玻璃球在未加热前,贺卡里的音乐不会响起来,发光二极管也不会亮,这就表明常温下玻璃是不导电的。用酒精灯将玻璃球加热约1分钟后,美妙的音乐声就响起来了,但是发光二极管还是不会亮。继续对玻璃球加热约30秒后,发光二极管也亮了。这个实验表明,玻璃的导电性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不断增强。改进实验后,实验效果比教材上介绍的实验更加直观、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勇于进行创新的能力。
四、注重实验培养互动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小实验小制作三种。其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则具有趣味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把握机会,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加強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鸡蛋做如下实验:在演示压强的大小实验时,教师把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捏不碎鸡蛋,但把鸡蛋在碗边轻轻地一敲它就破了,这个演示实验说明鸡蛋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所受的压强就小,而在碗边轻轻敲动时由于受力面积小所以压强很大,故一敲就破。由此可得出“压强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的结论,即P=F÷S。教师在演示这些实验时,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参与、主动与同学互动操作,从而达到互动探究的效果。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