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产品加工类新型职业农民再教育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1-10-18 23:53张雷李凤林金晶吴春玲陈济洋魏登田露李美善
新农民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张雷 李凤林 金晶 吴春玲 陈济洋 魏登 田露 李美善

摘要:基于本课题前期实践调查成果表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综合性农民。本文提出了稳步提升农民专业知识水平,构建完善再教育体系,优化资源合理配置,设立合理人才管理机制的再教育策略;结合高校理论与技术教学与乡村企业实践融会贯通,对多家乡村农产品加工类企业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完善了企业的营销模式,开发了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新型农民再教育途径,教育内容重视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高新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融入。因此,本文的研究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产品加工类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建立了可行的实践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高校联合培养

1  前言

新型职业农民再教育是指打破传统种植经营理念,将一系列创新思维方式注入农村产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型培养模式[1]。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导致农民普遍知识水平较低,缺乏高技术人才指导,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政策显得尤为重要[2]。新型职业农民不单指生产型农民,更突出技术型和服务型[3]。基于本课题前期实践调查成果表明,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层次低,年龄较大,素质教育匮乏、格局小,技术水平低,接受教育培训的能力较弱,积极性较差,新兴培训模式有待创新,针对性不强,机制不健全,其广度不够且方式不够新颖,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有效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策略与实践范例迫在眉睫。农民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才是农村产业的精神支柱,通过与高校产学结合,引导农民创新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掌握生产经验,这将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农村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能稳步提升农村的持续发展[4]。

2  策略提出与再教育实践研究

2.1  锁定发展方向,稳步提升农民专业知识水平

教育扶贫是农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开展不同教育模式,知识讲座是最直观的授课模式,重在培养建设思维与技术的桥梁,应拟定发展方向进行定向培训,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要考核学习成果,给予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激发农民学习热情。通过层层选拔,建立优秀学习小组,或创立创新鼓励与奖励机制,对优秀农民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让优秀农民参与授课中来,这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还能提高农民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且将受条件限制不能够参加培训的农民记录在册,在今后的培训中予以重点关注,从根本上提升农民整体知识水平[5]。本项目研究团队,在抚松县泉阳镇长林街的吉林省自然蓝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蓝莓、玉竹深加工理论进行实地授课,多位农民工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对加工理论、设备操作、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最为明显。

2.2  创新教育培养新模式,构建完善再教育体系

基于网络发达,网课遍及全国,农民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差距学习南北生产理念,成立创新创业小组,定期进行思想交流,使农民的新奇想法得到发挥,根据创业业绩跟踪调查,寻求最佳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农民教育培养新模式,将创新技术应用于农村产业,而较远地区通过远程授课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新型职业农民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将与乡村振兴发展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度,还对未来农村发展影响深远,我国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日渐急迫,这将促使农民积极投身到教育中来[6]。为创新完善教育体系,当地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培训小组,才能推动区域教育和农民知识水平协调发展,总结实践经验,查漏补缺,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以实现各方效益最大化。本课题团队通过网络形式对白山、通榆、松原、临江等多家农民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节省了教学实地指导费用,同时将企业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团队,激发了团队对职业农民再教育的欲望。

2.3  以产学结合联合培训,依赖高新技术,精准发展区域产业

产学结合重在“产”,以学助产,引入加工新技術、新优质原料、新培育模式,在职业农民教育教学任务完成后,分区域教育实践,明确培养目标、精准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掘当地优势所在,突出区域发展重点,精准区域定位。培训内容依照农民种植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培养[7]。在课题开展实践过程中,扶余市北道湾调味品、吉林成一禽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职业农民到我校进行产学结合,农民了解我校检验检测仪器,参观畜产品现代实习生产加工实验室、300L精酿啤酒加工生产线、果酒生产线、白酒生产线、奶酪生产线,项目团队成员详细讲解加工流程与生产注意事项,同时职业农民随时提出问题,我团队专家逐一解答。此外,对于区域化发展而言,教育具有多样性,可根据各地区需求不同调节教育目标,修订区域重点培养课程,以此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

2.4  政府加大农村扶持力度,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突出乡村振兴本质要求

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补贴力度,聘请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创业导师,通过其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向农民传授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实施关键控制农村发展体系,鼓励当地成功人士带动村民创业,创建网路互动平台,实现各地区资源互通。设立农民创业服务平台,降低农村创业贷款利息,对于外出学习人员给予补贴,健全农村发展制度,保护农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从基础设施到生产设施要合理分配,切不可集中到一处,要全方位协调发展,乡村重点的本质就是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政府应根据区域整体化布局灵活分配扶持资金[8]。

2.5  设立人才管理机制,激发大学生返乡热情

大部分省份都有农业大学,或农业专业,引导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习基地交接,定向招收对口专业大学生,不仅解决了就业困难,还能吸引大学生扎根农村,强化乡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村民,缩小城乡文化教育差距。但高校资源与农村产学结合机会有限,通过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培训,设立专业岗位,鼓励高技术人才走进乡村,形成全村覆盖模式,全面提升农民基础文化建设。做好返乡人员的思想工作,着力于激发返乡热情、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和学习氛围,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9]。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