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才为辅

2021-10-18 19:05唐浩明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8期
关键词:才干天意金陵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沅弟左右:

二十日接十六日信,二十一日接十一日交雷哨官信,具悉一切。

杏南未愈而萧、伍复病,至为系念。亲兵独到而丁道之匠头未到。丁道以前二年在福建寄信来此,献磞炮之技。去年十一月到皖,已试验两次,毫无足观。居此半年,苟有长技,余方求之不得,岂肯弃而不用。渠在此无以自长,愿至金陵二为效用,余勉许之。至欲在雨花台铸炮,则尽可不必。待渠匠头来此,如需用他物,或可发给,若需锅铁及铸炮等物,则不发也。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往年攻安庆时,余告弟不必代天作主张。墙濠之坚,军心之固,严断接济,痛剿援贼,此可以人谋主张者也。克城之迟速,杀贼之多寡,我军士卒之病否,良将之有无损折,或添他军来助围师,或减围師分援他处,或功隳于垂成,或无心而奏捷,此皆由天意主张者也。譬之场屋考试,文有理法才气,

诗不错平仄抬头,此人谋主张者也。主司之取舍,科名之迟早,此天意主张者也。若恐天意难凭,而必广许神愿,行贿请枪;若恐人谋未臧,而更多方设法,成作板绫衣以抄夹带,或蒸高丽参以磨墨。合是皆无识者之所为。弟现急求克城,颇有代天主张之意。若令丁道在营铸炮,则尤近于无识矣。愿弟常存畏天之念,而慎静以缓图之,则善耳。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弟于吾劝诫之信,每不肯虚心体验,动辄辨论,此最不可。 吾辈居此高位,万目所瞻。凡督抚是己非人、自满自足者,千人一律。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凡外间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逆耳之言随时随事皆有,如说弟必克金陵便是顺耳,说金陵恐非沅甫所能克便是逆耳。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骄为极难。兄又及。

唐浩明评点

曾国藩在这封信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办什么事,能办不能办,什么时候办,大体规划及其前景预测,这些方面均属于识的范畴。识,得之于学问,也得之于阅历,同时也得之于天赋智慧。

定下来以后,如何将设想变为现实,即如何去实现目标,这要靠才干去起作用。才干是一种能力,主要来自历练。

古人说“才难,才难”,才干诚然是难得的,而识高更为可贵。咸丰初年,朝廷几乎同时间在江南任命43个团练大臣,最后只有曾国藩一人成功。 论才干,这些团练大臣中的大多数人不亚于曾国藩,有的甚至比他更能干。曾国藩强过他们的是在“识”上。自从接手办团练后,曾国藩就没有将湘勇局限在朝廷所期望的“保境安民”这个小圈子中,而是存心将它办成能与太平军打硬仗的军队,直至夺回江宁。

因此,他请求朝廷同意让他建“大团”,又要朝廷同意让他办水师(以便日后占领长江水面,进攻江宁)。用今天的话来说,曾国藩是在把湘勇做大做强。这便是见识!是这个远大的见识,让曾国藩最终做成了其他团练大臣望尘莫及的大事业!

至于大事能否办得成,也并不是全由人力做主的,其他因素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的语言里,“天”这个字便包含有个人意志、人类意志之外的因素,故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有着千古不衰的真理性。办大事必须有这种清醒的认识,它至少可以在心理上有个充足的准备。有了这个认识,不但不会削弱办大事的信心,反而能减轻包袱,轻装前进,对事业的成功只会有好处。

(责任编辑:亚闻)

猜你喜欢
才干天意金陵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学会闭嘴
慈悲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
如果爱有天意
谎言残酷都是泪:19年不与同城妈妈相见
掌心里的北极光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