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鹏 ,刘 毅 ,韩亚平 ,2
(1.南昌工学院人居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8;2.江西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江西 南昌 331200;3.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这极大地考验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建立更高效可靠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以保障人民安全、建设美好社会尤为迫切。智慧城市将高新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使城市具备大脑思维,对城市需求做出智能响应,能够为公众提供更高效、智慧、方便的服务,以便确保城市安全与发展相协调。
1)智慧城市能够全面及时获取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实现各报警平台的有效统一,做到突发事件事前高效预防、事中精准应对、事后客观评估。
2)人民安全是社会安定的基石,是城市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人民安全、社会安全,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能有效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适应智慧城市要求,学习新的城市发展观念,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方向,顺应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提高城市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某市地处华东地区西部,邻近鄱阳湖,受台风影响明显,自然灾害以风雹、洪涝、干旱为主,仅2019年因自然灾害导致受灾人次达47.09万,农作物受灾面积46 390hm2,直接经济损失3.93亿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是拥有近6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其社会结构复杂,涉及产业多样,各种生产事故频发。2019年,在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5起,死亡人数62人;道路交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136起,死亡人数90人;火灾事故1 236起,死亡人数11人。
城市安全管理任务在于通过监测、分析、预警,解决城市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以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降低城市脆弱性,使城市处于安全状态。该市主要由应急管理局负责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地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救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已建设成果如下。
1)应急指挥中心 其与下辖各县区防险救灾部门相联通。
2)应急物资储备 该市加大对救灾资源投入,及时更新和补充应急救灾所需物质,确保救援行动快速进行。
3)临时性避难场所 将绿色空旷地带设为临时避难场所并设置指示牌。
4)灾害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全市组织专业救援队和志愿者定期进行防险救灾演练,强化救援过程的协作能力。
根据数据统计,该市公共安全应急反应速度平均在1h,整体反应时间较长,而应急管理较成熟的美国仅需30min。该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着重于事后的处理工作,而疏于事前预警,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并清除危险信号导致事件发生。
事故发生后,需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而该过程又需各方面的数据支持。该市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数据并未覆盖全城,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大量数据遗漏;数据分散在各部门,未建立统一的应急数据库,缺乏数据的高效挖掘和利用;各部门对数据的搜集缺乏统一标准,数据更新也不及时,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运用数据进行决策时,甄别整理数据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决策速度。
各部门、社会组织和应急系统之间缺乏联动性会降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救援工作的效率。措施实施后,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配合,往往给不同部门的救援工作造成冲突,有时还会出现多头领导、多个冲突命令的下达。由于缺乏协调统一的调度规划,事发现场救援效率低下,对于公众支持、志愿活动等也缺乏统一管理,造成公众资源浪费。
1)公共安全事故传递系统运行不畅 安全事故等级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按照不同等级逐级上报到不同部门,特殊情况也可越级上报。逐级上报存在很多变量,中间环节依靠人力、民用通信传递信息,面对突发事件易出现通信失效、人为错误等因素导致消息报送中断或延迟。各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存在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的过程,低效的信息传递影响了应急反应速度。
2)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基础建设落后 该市基础信息设施智能化和密集度不足,也未建立基础信息设施和智能传感器之间的物联网,因此无法对城市数据进行有效提取和利用;政府部门未建立专门的公共安全应急数据库,不同部门管理各自部门信息,导致信息管理分散、杂乱,面对突发事件时,耗费重新整理筛查数据的时间和精力;各部门信息采集手段不一、技术运用落后也造成数据精度、时间不一,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有效结合,减低数据可用性;运用云计算技术不到位,信息系统内部协调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数据效益,致使数据不完全。公共安全信息系统不完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3)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不规范 该市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中心,但对于谁救援、谁处理、谁监督未明确划分;指挥中心由政府各部门副领导组成,应对突发事件时,指挥中心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导致突发事件应对的混乱场面;由于缺少完善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面对突发事件时,各部门撇清责任、存在“踢皮球”现象,这样既不利于事中监督又不利于事后追责;缺乏完善事后评估体系,不能总结突发事件的处置经验和教训,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之前的资源和处置经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需重新部署。
5.1.1 实现公共安全信息的全面监测
该市突发事件不仅是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还有工业事故等,传统的监测系统不能满足全方位监控的要求。全方位监测需运用高新技术实现更多监测手段,在城市之间布置更多的智能传感器和基础信息设施,同时连接现有监测手段,组成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做到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和处理。
5.1.2 构建智慧应急信息平台
在利用第三方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接入报警系统、城市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形成可对接政府、民众、各社会组织的应急信息平台。当报警系统接到报警后,平台可迅速通知各单位,利用GPS确定出事地点位置和调出相关交通、人口、建筑物等数据,以供决策层制定相应措施,采用BIM建模技术和使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分析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以做好预防事件扩大化的措施,由RS计算出突发事件的影响面积。通过平台向社会各方发布信息可保证社会和政府步调统一,同时社会也可通过平台监督救援过程。
5.2.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
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能让地面、地上和地下各服务设施全面使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智慧化运行和管理。如火灾监测系统,当火灾发生时,除喷淋系统自动灭火外,还可自动断电和关闭防火卷帘门,这样以最快的速度防止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与物、物于物之间的联系,将各智能设施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实现设施信息的实时信息传送和通信功能,最终建立跟踪、定位、识别、监测、管理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物联网系统。
5.2.2 构建城市应急信息库
对政府而言,决策一项任务需多方面考虑,这就需要搜集整合各部门各渠道信息。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搜集整合的方式可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往往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为提高应对、决策速度,就需要建立一个海量信息的应急信息库,可实现信息的快速提取、上传。平台对接各个层次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运用智慧城市数据集成的特性,信息库整合国土、规划、工商、公安、人口、交通和经济等数据,结合云计算技术,各部门有效统一管理更新数据,以确保突发事件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结合BIM建模系统对比分析,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
5.3.1 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条例
建立与应急信息平台配套的制度,明确各方责任,以便突发事件出现时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建立一套符合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现状的条例,规定危机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利、义务及经费来源,规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应急预案启动制度等各种制度,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使公共安全应急能力有序提升。
5.3.2 建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依据来源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协调各方关系,明确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各部门、组织、个人的责任和权限,规范各方在突发事件预警、响应、事后处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