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嘉欣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城市发展存在集中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阶段,当前,我国大中型城市逐渐开始结束集中城市化进程,逐渐进入郊区化阶段,其具体表现为:城市的郊区部分开始转化为城市。该情况是因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承载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城市中心区人口及外来人口溢出到郊区,带动郊区也进入城市化进程。在这种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压力过大、出现城市死角,导致城市秩序缺失、混乱生长的问题。所以,大中心城市采取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在城市中心区之外建立次中心,进行城市新区有机扩张。济南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也采取这种方式,先后建立北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向北跨黄河发展,合并莱芜,向南扩张,打破原有东西横向发展格局。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在1942年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他主张,城市应该是一个由精英规划师设计的有机整体,由多个“小市镇”或“区域”组成,区与区之间用绿带分隔。在这些区域中,都配备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和独立的生产功能产业,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集中到该区域内,并且严格控制每个区的规模,使居民通勤成本降到最低,使用频率低的功能场所分散布置,用车速高的交通干道与各区域相联系。在这些区域中,分别切除内城中的衰败地区,城市中的居民和工作岗位分布到城市的各个区域而不是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以此削减城市中心区的虹吸作用。
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西方城市出现大城市病而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是以疏散的方式维系城市的持续发展。即在传统的中心城区周围形成多个规模较大、生活服务设施完备、经济产业完善的人口聚集副中心。这些人口聚集副中心不只是类似“睡城”的卫星城市,而是具有独立城市活动的城市空间、形态重要节点。在这样的城市结构之下,城市中形成多个人口密集区,且这些人口密集区不是无规律的人口分散,而是新的城市空间秩序,形成多中心的模式。
在多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心区引导下,城市中出现多个不同级别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聚集区的分布格局。在这种空间格局下,城市被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区域,每个区域有各自的区域中心、稳定的居民、生产功能场所,它们共同组成城市的有机整体。
“一战”前,赫尔辛基采用卫星城与中心城市分离的城市布局,在这种城市格局下,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就业与生活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沙里宁提出采用有机疏散原则,在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设置了多个半独立的小城镇,将涌入中心城区的人流疏散,缓解了交通压力,极大地降低了居民通勤成本。“二战”后,很多城市效仿沙里宁的这种城市规划理念,在原有城市中心区基础上,改造旧城区,在旧城之外建设新城区,形成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
历史上,济南城市格局发展历程为“汉筑城,晋定邦,宋设府,清开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空间布局演变为老城区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商埠区作为商贸交通中心,两者并置的双中心组团形态。1966—1976年间,济南的城市布局经过一段时间的多中心向外扩张。改革开放后,济南市城市格局为主城区组团、王舍人工业组团为中心向外扩张,同时出现了分散发展的特点。1996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东西带状城市组团布局,主城区之外是王舍人、贤文、大金和党家4个组团,组团之间用绿带相互隔离。2000年以后,济南市确立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的发展原则,着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向多中心组团发展。2006年以后,济南城区整体布局为“一城两区”,“一城”是指主城区,“两区”指西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主城区以旧城区为中心,兼顾5个地区级中心,建设腊山、燕山2个新区,疏解旧城的中心功能,西部城区以大学科技城为中心,东部城区以唐冶为中心。“一城两区”共同带动12个片区协同发展。该规划确定了济南向多中心组团转变发展,且延续到现在,仍在引导济南的城市发展。
4.2.1 济南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现状
从济南城市总体规划来看,济南形成中心城区城市中心,以及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四大次中心城市。五大城市中心带动16个镇级组团发展,此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有助于形成多层次的城市活力中心。
在济南中心城层面,“一城两区”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已经确立,东部城区以唐冶为中心,发展迅猛,主城区东部联系较为密切,形成城市副中心;西部城区以大学城为中心,形成3个产业园区,但西部城区经济活力不突出,且与主城区空间和业态联系较为薄弱,发展受限。3个区之间以城市绿带分隔,西部城区与主城区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济南国际园博园所在的城市绿带相分隔,又与济郑公路相互贯通;主城区与东部城区以济南东绕城高速所在的城市绿带相互分隔,形成4个产业园区,东部城区与主城区之间以经十路和济青公路相贯穿。与此同时,济南北部建立以大桥城市组团为城市副中心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实施“北跨”战略的重要举措。规划确定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形成北部城区与中心城以黄河生态绿带相分隔。发展北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有助于缓解老城区就业岗位的不足,缩短居民职住空间的时空距离,抑制济南城市发展格局东西带状的无序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建立使济南更好地形成鲁西北城市圈,加强与北京、天津的联系,有助于融入环渤海城市群,巩固济南环渤海城市群南翼中心的地位。至此,济南未来规划应从“一城两区”的线性城市格局发展为“一城四区”的面状城市空间格局。
4.2.2 济南多中心城市布局与沙里宁有机疏散的联系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强调在旧城区之外建设新城,济南的多中心城市布局近20年均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在老城区外陆续建设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北部城区,各自成为半独立的城区,并在城区之间与老城形成干道联系。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主张通过建设新城区疏解老城区的城市职能,并在老城区外更有秩序地组织城市功能分区。20世纪,济南市内科教、行政、服务、商业、交通等产业全部集中在旧城区内,且布局无序、缺少规划;2000年后,济南的科教产业转移到西部城区,成立长清大学城;交通职能西迁至西客站片区及新东站片区;济南市政府从老城区迁至高新区,分流老城区行政职能。通过这些城市职能的外迁及再整合,城区范围内的工业园区也进行外迁。济南老城区城市得到很大程度的精简,将承担省会职能和服务业、商业、旅游业职能。
4.3.1 西部活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
在济南的“一城两区”发展格局中,济南主城区内部也呈现多个不同的活力中心。老城区的产业结构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东部片区发展迅猛,服务设施迅速齐备起来。CBD、汉峪金谷为当地居民提供理论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奥体中心、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提供了文体服务设施,高新万达、华润万象城的出现以及待建的万达城为居民提供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它们的出现削弱了东部城区域与主城区的联系,使东部城区逐渐成为一个反磁力中心。但西部片区主要以西客站为核心,社会活动仍然以出行为主,人流聚集程度不高,工作岗位稀缺,经济活力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
4.3.2 工作岗位聚集区与居住聚集区相矛盾
如今,济南市城区工作岗位聚集仍以主城区为主,东部城区工作岗位数量和密度突飞猛进,但居住聚集区却更为分散,居民居住地距工作地很远甚至跨不同城区,每日通勤成本极高。反映在城市层面就是济南市的交通情况潮汐特征突出。根据高德地图2019年大数据报告,济南市高峰行程延时指数为1.868,位居全国第二位。济南24小时平均车速变化趋势统计显示,济南在每日 6:00~9:00 及 16:00~19:00 出现明显的平均车速下降,该时间段与每日通勤时段高峰期相吻合,说明济南职住空间差异明显,居民每日通勤成本极高,导致了济南交通状况的混乱、拥堵。
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城市化的目标已不再只是城市的高度集中,而是转化为有质量、有秩序的城市化。在此情况下,很多城市采取了多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这与1964年沙里宁提出的有机疏散城市理论实现了很大程度的契合。有机疏散理论是基于西方“大城市病”提出的规划思想,分散式的多中心的城市布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