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继萍 ,舒从全 ,陈斌卿 ,袁三省
(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2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3,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 401331;4.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 401331)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浪潮给我国建筑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对我国建筑文化与传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地域特色逐渐消失,城市建筑日益被同质化。在走向全球化、拥抱现代化的同时,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精华、延续珍贵的文化传统,行业内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与实践。批判性地域主义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成为国内建筑师回应全球化的理论工具[1]。
批判性地域主义对传统的地域主义和现今风靡的国际主义持辩证态度,是现代主义思想框架下,运用地域主义设计手法,是一种主流文化自我反思的体现[2]。批判性地域主义主张多元性、开放性,强调地域化、全球化之间的平衡与并重,其打破了二者之间相互对立和排斥的关系。全球化的进程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寻找到开放、兼容的平衡点,在发扬、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同时,注重内在的创新与发展[3]。
在三线文化长廊接待中心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纳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强调“本土的”与“普遍的”非对立,强调对本土文化根基的挖掘,强调物质空间的氛围营造。本文从场所地形、空间结构、建筑形态、视觉体验、建筑材料与室外景观等方面出发探讨在本项目中运用批判性地域主义设计思想,妥善地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
素有“中国凉都”美誉的六盘水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三线建设”期间为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开启[4]。近年来,为顺应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要求,六盘水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通过挖掘文化底蕴与时代记忆,发展旅游产业进而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本项目以水城河为时间轴,沿岸分为5个主题各异又彼此衔接的空间段落,共同构成完整连续的城市滨水景观带。本项目于2018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推动了城市经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接待中心位于整个三线文化长廊的开端序章与“鎏金岁月”之间,处于凉都大道与水城西路两条城市干道交会处。地块交通便捷,视野开阔,适合用作接待展示。地势整体西高东低,高差约6m,对于景观营造非常有利。
为了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压迫感,建筑在临街的主要展示界面向后退让,形成开阔的室外广场,方便游客聚散。接待中心顺应场地特点,平面形态采用U形,由于体块扭转而自然形成前庭后院,主入口面向水城河一侧,这一手法巧妙地激发了游人的游览兴趣并将视线导向内庭院(见图1)。视觉轴线西起开放通达的入口广场,向东串联起造型独特的接待中心,继而穿过下沉的内广场,以文化情景雕塑“钢魂”收尾,虚实结合,总平面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多变。
图1 接待中心总平面
接待中心一般设立于项目的入口处、终端或重要节点,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展示、休闲与管理三类,主要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票务服务、接待安排、线路游览、以及饮食与购物等服务,是项目的信息提供中心、风貌展示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也是项目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5]。由于接待中心的空间性质属于公共空间,故在设计时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感,明确主次关系,从而实现和谐统一的效果。作为游客了解当地文化与特色记忆的重要渠道,接待中心的整体形象与气质要与地域文化保持一致,并应更多考虑到人的精神需求,迎合人的心理感受,与人产生情感共鸣。
本项目以批判性地域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批判性地域主义与传统的地域主义都强调对本土文化根基的挖掘,强调物质空间的氛围营造,强调运用地方设计要素作为对抗全球化的手段,这些要素包含了地形、材料、建造方式等[6]。基于此,设计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在本项目设计中,现有地形特征被充分尊重和利用,项目地块的优势得以挖掘和凸显,对原有环境的扰动降至最低。场地整体西高东低,高差达6m,设计采用最直接的处理方式:将建筑至于崖壁之顶,顺应地势组织建筑空间,建筑正面入口与广场衔接,背面入口与文化景观相结合,雄踞顶部的炼钢熔炉是跌水景观的起点,沿阶而下,水势逐渐平缓,消隐在交错的草本植物与景石之间,并在最后一级台阶处汇入内庭院的地面凹刻纹理。夜间,在景观灯光的配合下,水系流淌,恍若熔化的铁水,传统与现代、冷硬的工业与弹性的艺术相映生辉,再现了逝去的情感记忆与时代风貌(见图2)。
图2 夜景效果
空间不应仅仅作为功能需求的外显,一个客观的抽象系统,应成为凝聚体验和情感的人与环境的中介[7]。本项目通过对接待中心整体空间结构关系的梳理,创造出流动的空间感和明确的主次关系。接待中心西侧以“三线魂”精神堡垒为起点,高大雄伟的钢架构筑物打破竖向空间的单调感,塑造出具有起伏感和韵律感的场地立面,将人的视线导向视觉焦点——接待中心主体建筑。建筑位于场地中心空间,横向舒展的建筑形态呼应着场地的水平性,较大的体量也给人以仪式感和庄严感。整体结构在空间上、视觉上和心理上,经过细致的推敲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序列空间。
项目试图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感兼容的建筑形态,通过体块扭转构成、斜面穿插的空间组合,营造具有六盘水工业文化特征的建筑格调。宛如钢铁体块的变形,使建筑造型动感又不失庄重,雄伟且不乏趣味。面向入口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简洁有序,与远处的精神堡垒呼应。仿折纸形态不拘一格的多边形屋面,给建筑一种富于张力的表现,同时,使建筑与周边景观的边界不再生硬,营造出恢宏与灵秀兼具的外部空间体验(见图3)。
图3 整体效果
雕塑水景,是三线文化符号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传达了那个隐秘而伟大的特殊年代人们共有的时代记忆。为打破建筑内封闭的空间感受,通过在建筑尽端设置开敞连贯的大窗将室外景观吸纳至室内,局部配以玻璃幕墙增加整个空间的明亮度与灵动感,多边形屋顶在特定时段产生的巨大阴影使空间更具深渊感,为整个建筑带来鲜明的明暗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释放出浓郁的现代气息(见图4)。大小错落的屋顶开窗将空气、阳光、绿意与室内融会贯通,同时映射于地面形成丰富而流动的光影效果,提供了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
图4 多边形屋顶
项目在材料使用上,选择石材、金属板、玻璃等当地材料以及与之相应的构造方法,以纯朴的色彩与材料塑造建筑的文化情怀,呈现简洁朴实的建筑视觉特征。巨大的金属屋顶划分出明确的领域,耐候钢板凸显金属材料轻盈的结构特性,局部镂空可使光线穿透但又满足遮阳需求,顺应了高原的气候环境(见图5)。浅灰色玻璃幕墙拼贴出不同的虚实面,一天之中随光线变化显现不同的立面表情,产生不同程度的通透感,并加大主观感知的空间景深。通过现代建筑材料的个性化表达,塑造了环境内的场所精神、文化情怀。
图5 当地材料
“场所”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8],通过对场所的营造,人的存在与环境相联系,因而使场所获得了意义[9]。项目的景观设计旨在回应场所精神,并与建筑元素融合渗透,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锈红色作为空间主基调,在视觉上串联空间,引发人们对本地工业文化遗产的记忆。地面折线状凹刻纹理具有强烈的导引性与指向性,将行人视线引向下一空间序列。曲折的文化展墙串联起广场中的零散空间,使之形成有序统一的游览路线,同时为展览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展示界面。
运用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对“本土设计”与“地方特色”进行有意义的思考,是本次设计对于场所与建筑的独特回应。三线文化长廊接待中心设计充分考虑项目地形、项目定位、功能需求及氛围营造,将本土文化、现代工业与艺术充分融合,兼顾实用性、生态性、美观性,叠合了虚实相间、曲直对应等手法,完美地融于真实的区域环境并满足了真实的建造需求。接待中心建成后经历了旅游旺季高峰客流的实际检验,从使用情况来看,项目在形式与功能上的设计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达成了设计初期的目标。场地的特色文化内涵是时间积淀而成的重要财富,接待中心的介入投射了丰厚而深沉的情感与记忆,从而使其在时间长河中拥有了不朽的生命力,也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有质量的生活,建立起人与场地之间生动而历久弥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