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暴徒袭击,共创平安校园

2021-10-18 08:52梦洁玉琳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车枪击案校园

●梦洁 玉琳 编

校园袭击发生时,孩子们往往吓得失去理智,加之由于年龄小身体弱,平时缺少逃生应对经验,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要加强校园恐怖袭击防范意识,教会孩子万一在校园内遭遇攻击该如何自救?

遭遇恐怖袭击时,应该怎么做?

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者;穿着与季节不协调者;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如果发现可疑人需要做到: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迅速拔打110,反映可疑情况;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遇到危险时记住:

跑起来:听到周边有异常后(例如大声的哭喊和呼救)快速判明情况,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奔向安全地带,越远越好。扔掉身上的书包、水壶等不必要的物品,以防影响逃生的速度。

会躲避:如果不能迅速的逃离现场,那么就要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可以躲到屋外的人看不到的一些地方,例如门的后边、桌子底下、床底下等等,要记得反锁门窗,把手机调成静音,保持安静。

要冷静:千万不要哭,要学会冷静应对,确保自身暂时处在安全的环境和地带下报警。报警时不要恐慌,准确表达信息,讲清时间、地点、歹徒的人数和武器、事件过程。

看标识:记住校园常见的报警开关、灭火器、安全出口等安全设施的标识,利用这些安全设施逃离或者保护自己。

等救援:危险发生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警察就会赶到现场。这时如果正在逃跑途中,要迅速地跑向警察寻求保护;如果正在躲藏过程中,要在确认安全以后再从避难场所出来寻求警察的帮助。

遇到恐怖袭击切忌惊慌失措、忌盲目呼喊、忌贪恋财物、忌乱开门窗、忌乘坐电梯、忌随意奔跑、忌轻易跳楼。

校园最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用刀斧砍杀、开车冲撞碾压、用汽油柴油等易燃品纵火焚烧、引爆爆炸物或者人体炸弹、开枪射击、劫持人质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应对这些危险吧。

怎么跑才最有效

分散跑

面对袭击青少年本能的反应就是跑离凶徒。根据青少年奔跑速度的顺序,这就会造成依次性的砍杀,后果会非常惨烈!

为了避免群体性的伤害,发现凶徒举刀砍向同学的时候,同学们要四散开来,朝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奔跑。一个同学向东跑另一个同学朝西跑,两秒钟就能产生十几米的距离,就在这一瞬间,群体性的伤害可以降为个体伤害。

有效方向

神经病人一般来说都是两眼发直的状态,只认眼前一条方向,不会刻意地锁定目标,所以最有效的奔跑方向,是朝着犯罪分子身后四十五度方向奔跑,这可以弥补直线奔跑速度的不足,可以瞬间摆脱追赶。

交叉变线跑

当直线奔跑不足以摆脱犯罪分子的追赶时。为了弥补直接奔跑速度的不足,青少年可以选择交叉变线的迂回路线,先朝右跑急停,再朝左跑来摆脱犯罪分子的追赶。

利用障碍物

当交叉变线都不足以摆脱犯罪分子的时候,要利用路边的花台、树木、车辆等一切可利用的物体,继续迂回躲闪、呼救。这样可以赢得警方救援的时间来保护自己的生命。

遇砍杀袭击怎么办?

1.跑为上计,不围观不停留,撒开腿跑,不回头。

2.跑不掉,要躲。建筑、树木、花坛、课桌都可藏身。

3.跑不了,躲不了的情况下,要大声呼救,奋力反击。

4.联合校园众人制服歹徒。

注意:防御措施适用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年幼的孩子应以躲避为主。另外,防御不等于主动反击,不建议同学主动去和歹徒搏斗。

遇到开车碾压袭击怎么办?

1.遇到横冲直撞的车辆要迅速从车的两侧躲避。

2.寻找建筑物或花坛等坚固物体藏身,并向周围呼喊示警。

3.安全后及时报警,检查是否受伤,对伤口简单处理。

注意:相对不安全的掩护物有:灌木丛、垃圾桶、玻璃门窗等。相对安全的掩护物有:水泥墙、砖墙等。

遇到爆炸威胁或真爆炸了怎么办?

1.不要上前试探,应跑离现场,奔走相告。

2.到达安全地带后,及时汇报、报警。

3.若已经发生爆炸,应迅速趴下,用湿纸巾捂住口鼻,有秩序地撤离爆炸地点。

4.注意不要惊慌,以免引起踩踏事故;不要用打火机照明,以免引起二次爆炸。

遇到开枪袭击怎么办?

1.立即找遮蔽物躲避伤害。

2.身处教室内的同学,应堵住门窗,阻止歹徒闯入。同时迅速低头蹲下,躲在讲台、课桌等遮蔽物后面并及时报警。

被恐怖分子劫持怎么办?

1.沉着冷静最重要。服从命令,趴在地上,别与歹徒对视或者对话,以免发生语言和行为冲突。

2.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3.要随机应变,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配合解救,在警方掩护下脱离险境。

遇到纵火袭击怎么办?

1.若发现小火,及时用灭火器灭火。

2.若遭遇大火,迅速撤离,走安全的楼梯,千万别走电梯。平时多多留意宿舍和教学楼的安全出口标志。(标志一般设在门的顶部,疏散走道,或者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

3.若身上起火,迅速脱外套。在地上打滚或让身边人泼水来消灭身上的火。切记千万别跑,跑得越快,火势越大。

4.若困于浓烟,用口罩或毛巾捂鼻,俯身低于浓烟撤离,千万不要跳楼和留恋财物。

校园袭击后,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灾难的发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尤其是发生在孩子身边时,我们需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孩子们解释发生了什么?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给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解释这些悲剧呢?

不该逃避的“有声教育”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跟孩子提起这些令人沮丧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保护,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有时候哪怕事发后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异常,但带来的影响仍然可能在一定时间后显现。

当年汶川地震刚发生时,受灾群众都表现得积极开朗,对重建生活充满信心,但其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更多是在灾难过去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显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当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有高达82.6%的被试者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在研究美国发生的一场校园枪击案中,美国教育学家也同样得出了这个结论。

2008年北伊利诺伊大学枪击案后,埃默里大学的学者曾就枪击案幸存者的精神状况做过研究。结果显示在枪击案现场的200多名学生中,有41%都在事发后1到2周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些学生们会紧张不安、做噩梦、精神压力骤增,甚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

美国洛杉矶民众参加控枪游行。当天全美数百个城镇爆发大规模游行,人们高喊口号“为生命战斗”,呼吁加强枪支管控,提升校园安全。

所以,在这类惨剧发生后,刻意回避、故意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肯定是不可取的。不要以为孩子们当时没有表现出应激性就完全没有问题。尽管什么也不说,看起来似乎也是一种保护孩子的方式,但实际上,并不能抹灭灾难对于孩子心灵上的伤害。无数的案例和数据证明,灾难后,对孩子的主动引导是必须的。

成年人藏着捂着的态度让人想到《黑镜》中的一集。一位对自己孩子保护过度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美好没有暴力,用内置的芯片给孩子眼中的所有血腥场面都打了码。活在“美好世界”的孩子并没有因此而远离暴力,反而失去了对暴力的掌控能力和对脆弱生命的感知,酿成悲剧。

比起一味的沉默,更重要的是,只有直接交流、直面发生的悲剧,才有可能让孩子们有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背后更深层原因是什么。

事情发生后,如何处理

校园袭击在世界各地屡有发生,从数据来看,美国的校园袭击案件在各国中较为严重,尤其是校园枪击案件。华盛顿邮报的一个调查显示,1999年以来,全美至少170个小学或中学的15万学生经历过校园枪击案。

这种不幸让美国对惨剧后的干预方式有着更多的研究,经验更加丰富。而这些由官方或非官方的研究机构主导的研究,其结论也具有普遍适用性。类似事件中,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参考这些做法。

2018年的情人节,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一所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案,17人遇难多人受伤。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保护和心理干预,其具体做法部分参考了全美学校咨询师学会给出的具体指引:

尽量保持校园秩序一切如常。孩子从可以预测的生活秩序中能够得到安全感;对孩子看电视和新闻进行一定限制;对孩子们诚实,在他们心智能理解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分享信息;倾听孩子们的恐惧和担忧;向孩子们强调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但是会有人做坏事;重新建立和确认彼此间的依赖感和关系。

这些原则也被广泛用在近几年的校园袭击事件后的干预中,它给我们大致指引了方向。而另一家机构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也对事发后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给出更具体建议:

保持关注。首先要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的言语以及行为。对于较小的孩子,画画等方式也许能帮助他们释放恐惧和压力。

当和孩子开始对话时,首先要强调“你是安全的”。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强调:尽管没法绝对保证这种糟糕的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但是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你的概率”之间的区别还是很重要的。

在对话中要跟着孩子的问题走,对年龄小的孩子尤其如此,但要注意避免跟他们讲一些不必要的案件细节。而对于年长些的孩子,不要做类似“我保证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的不可能的承诺,而是应该给他们讲一讲保证自己安全的具体步骤。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人们悼念道格拉斯中学校园枪击案遇难者。

家长和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无力感和焦虑,把这些感情藏起来,或者和其他成年人分享。关注孩子使用的社交网络,在科技时代,社交网络上很可能会很快传播开案件现场的血腥画面。家长要对此作出控制,并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解释。

从这些指引上可以看出,在避免二次伤害,以及让孩子们切实感到安全的基础上,真诚、不回避地用正确方式告诉孩子们究竟发生了什么很重要。

借鉴国外方法建立防护网

除了教会孩子面对袭击时该怎么做,并在遇袭后积极引导孩子外,我们必须在校园给孩子们建立起一个安全防护网。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

美国:设立校园警察

大多数综合型大学或学院都会在学校范围内建立完备的校园警察机构;一些中小型学校则会聘用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保护师生。在孩子放学的时间段内,学校附近一般会安排交通协管,帮助维护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除了依靠警力保障校园安全,美国的学校还经常通过灵活多变的手段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

阿根廷:“校园安全通道”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一个由警察、交通安全人员以及商贩组成的“校园安全通道”。在这个安全通道中,每到上学和放学时间都会有警察以及交通安全人员在校门口及附近地区值勤。在学校附近经营的商贩也被邀请加入校园安全体系,担当起流动岗哨的职责,协助警方密切关注校园门口的可疑人群。

加拿大:最安全的校车

加拿大的校车被誉为世界第一安全校车。它的材质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非常坚固,有防弹、阻燃的功能。司机的选拔也是非常严格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才能入选,从行车的角度保证乘坐校车学生的安全。加拿大各省都有一系列法律和规章保障校车安全。以安大略省为例,高速公路交通法规定了校车在整个服役期间都必须符合的制造和维护标准。该法规定,校车到站停车前,车顶红色信号灯开始闪烁,这时如果是上下行混行的车道,与校车行驶方向相同、处于校车后方的机动车,以及与校车行驶方向相反、位于校车前方的机动车,必须在距校车20米以外停车;如果是上下行分行的车道,则只是同方向的机动车须停车。如果机动车司机违规没有停车,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并罚分。

猜你喜欢
校车枪击案校园
大学枪击案
校车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第一个上校车的人
坐校车
美国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The School Bus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