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苏
2021年7月28日,扬州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受疫情影响,人们对于权威消息的需求大幅增加,扬州广电新闻报道、视频产品在手机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得益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通过对疫情防控信息的及时报道和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暖新闻,不到一个月,关注者积累、浏览量、点赞次数和转发次数等数据有了大幅提升。
“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2021年7月22日(非疫情期)和8月20日(疫情期)的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
截至8月20日,“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单条视频浏览量最高达385万+,内容为省内各设区市支援扬州;其他两个浏览量突破200万的视频,内容分别为扬州前往外地隔离观察人员的反馈,和90后志愿者跳舞减压。
对于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传统媒体从业者都是看得多做得少,并不了解其产品生产逻辑、分发逻辑等。疫情发生之后,经过几天的摸索和总结,“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根据自身官媒公号的定位,为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报道,将产品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要的信息、通告发布,比如扬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的每一个通告;一类是引发受众共情、宣扬正能量的暖视频,如“让人泪目的朋友圈”和“暂停为了更好地出发”。在制作规律上,前者拼的是速度,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迅速发布,产品形式以海报视频为主;后者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情绪和细节打动人,不需要太复杂的制作,长度通常在30秒以内;二是需要提前策划和创意,根据写好的文案,经过后期的剪辑呈现出来。
根据以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后期的工作和实践中,“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的产品制作有了一定的模式,便于制作人员根据选题定位,有的放矢,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类视频制作:通告发布类型,8月4日发布的《紧急通知:第三轮核酸检测推迟!》以海报视频的形式第一时间在深夜推出,浏览量27万+;正能量的暖新闻视频类型,8月8日发布的《扬州九旬老党员捐款战疫!》,缘起一张捐款照片,浏览量17万+;策划类型,8月2日发布的《暂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扬州加油!》,对封城通告温情解读,浏览量15万+。
广电媒体较自媒体拥有权威信息发布优势。疫情中,宅在家中的人们,对于真实信息、权威消息的需求急剧上升,“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第一时间推送官方通告,包括疫情防控措施、警方辟谣等。另一个权威消息的来源是融媒体新闻中心《扬州新闻》和《关注》栏目的自采报道。2021年8月2日,《关注》栏目中专家对疫情的形势做出了判断,视频号在节目播出前挑选采访中的关键段落,推出短视频《专家判断:两周后扬州疫情会改善》,回应广大市民关切,浏览量46万+。
扬州广电承担了扬州市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的直播任务,并同时为其他媒体提供直播信号。视频号充分利用资源,每天同步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并对发布会上提到的、关系民生大事的信息,第一时间进行拆条、再加工发布,平均每条浏览次量1万+。
每一个记者都有相应的条口,在疫情防控期间,出门采访大受限制,条口信息成了重要线索来源。8月1日发布的《这是一条让人泪目的朋友圈!》,来自广陵区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的朋友圈,浏览量18万+。8月13日发布的《90后教师志愿者跳舞解压》,浏览量195万+,视频来源是扬州教育系统的一篇文字报道,其中嵌入了这个短视频,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对原视频重新加工制作。视频点赞10万+,原因有三:一是《万疆》作为BGM在短视频平台正火爆;二是当时老师跳的舞蹈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三是志愿者减压,引起很多人的共情——有感动、有敬佩。
疫情刚开始的一周,视频号的产品整体比较碎片化,各路消息涌来,工作人员忙于视频制作,缺少整体规划。从8月5日起,“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开始推出“宅家抗疫,守住心理防线”“宅家诗词大会”“我在‘疫’线”等多个系列策划。其中,“宅家抗疫,守住心理防线”关注宅家市民的心理健康,通过记者出镜的方式,结合情景演绎,语态轻松幽默;“宅家诗词大会”的主角是主城区各中小学学生,家长们在家用手机横屏拍摄同学们朗诵诗词,为抗疫加油打气,同学们为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祝福、表示敬意,实现了提振一线人员士气和积极干预孩子心理的双重目标;“我在‘疫’线”则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为切入口,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力图全景展示疫情防控工作,让宅家市民真实地看到抗疫一线的艰辛,更加自觉地配合疫情防控措施。
目前,这三个系列策划都已经播出十期以上,并仍在继续稳步推进中。
特殊时期,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将栏目三部、编辑部、新媒体部和评论部进行合并办公,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排班。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保证了宣传任务的完成和视频制作的质量。
2021年8月5日,紧急策划短视频《感动!江苏多城市驰援扬州抗疫》,接到任务后,部门所有同事都行动起来,两人一组联系各城市的兄弟媒体,后因素材有限,又去查看各城市卫健部门和医院的公众号,收集素材,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联络和制作,如期推出短视频作品,同时取得了385万+的浏览量,圆满完成任务。8月8日发布的《扬州九旬老党员捐款战疫!》,最初只有一张朋友圈照片,团队首先安排美编对照片素材进行处理和剪辑,同时通过社区联系当事人,并进行视频连线,在这期间准备好了文案。不同岗位的通力合作,在一个小时左右就推出了有当事人采访的暖新闻短视频。
“扬州广电融媒体新闻”视频号起步较晚,关注者积累较少,所以发布的产品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浏览、点赞和转发,很困难。根据视频号关注、朋友赞过和推荐的分类,部门要求所有同事动起来,点赞和转发视频号的每一个产品,争取将人际传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一个产品,只有打下好的基础,才会被算法抓取,推送给更多用户,才能获取更多的流量,才有可能成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