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2日,中国工程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所作的贡献人尽皆知,可袁老却说:“假如没有华国锋的支持,我现在根本不会获得如此成就。”时至今日,袁隆平与华国锋之间的交往历程鲜有人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能让袁老说出此番话呢?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平一户寻常家庭。自小他便跟着父母奔波周转于北平、江西等地。新中国成立那年,19岁的袁隆平先是在重庆一所学院读农学,接着到西南农学院农作物专业学习,1953年毕业后曾在湖南怀化、湘西等农村学校当老师。
1960至1966年间,袁隆平先后从上万株稻穗中找到几株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几年人工试种实验,成功地将此“雌雄同蕊”的变异水稻繁殖1到2代。他据此所撰写的一篇论文和一份科研计划报告,引起了农业专家和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国家科委有关部门认为,只要袁隆平这一科研项目成功,水稻产量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面临的“粮荒”也会迎刃而解。湖南省科委正式立项,袁隆平奉命率研究团队奔赴云南,着手此农业项目的研究工作。
2006年6月9日,袁隆平院士在京开会期间,去华国锋同志家中探望,两人手拉手,亲切交谈。
1970年,常德召开了一场有关农业生产的经验交流会。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直接点名要求袁隆平参加并在会上发言,向大众介绍杂交水稻的科研进展。
那是袁隆平与华国锋第一次正式见面。因当时杂交水稻试验并不顺利,他自觉愧对省领导的厚望。不料,华国锋还特意安排袁隆平坐在主席台上,认真听他作报告。
当袁隆平说到亟待解决的难题时,华国锋安抚道:“周恩来总理很关心杂交水稻项目,希望尽快取得成功。”袁隆平深受鼓舞,向华国锋郑重许诺:“一定加倍努力,交出合格答卷!”
1971年,袁隆平调入湖南农业科学院,专心致志从事野生水稻培育工作,经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湖南省内杂交水稻试验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量超650公斤,向世人宣告了杂交水稻的增产能力和巨大优势。消息一经传开,全国10多个省市区纷纷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随之而来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为各地大量培育和提供杂交稻种子。纵观全国地理气候条件,华南沿海地区更为适宜杂交稻种培育,这需要中央统一协调。
此时,已调任国务院协助周总理主抓农业的华国锋,闻讯后立即召集有关领导到中南海小会议室,在详尽听取了湖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洪新的专题汇报后,当场拍板:由中央提供150万元项目推广资金,由农业部在广州召开推广杂交水稻会议。
当年冬天,大批量杂交水稻种子在海南岛进行培育,正式拉开了全国栽种杂交水稻的伟大序幕。
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袁隆平总会无比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华国锋的大力支持,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恐怕很难实现。正因有他,才有了杂交水稻的现在和我所获得的荣誉。”
在袁隆平的办公室里,端端正正地悬挂着“贵在创新”四个大字。这幅弥足珍贵的字,是华国锋特意为袁隆平题写的,鼓励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2006年6月9日,袁隆平听说华国锋身体欠佳,便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前去他家中看望。华国锋高兴地紧拉着袁隆平的手,如往昔那般认真听他汇报情况。得知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依旧保持世界领先,他抱着病体走到书桌前挥毫泼墨,写下“贵在创新”四个大字赠予袁隆平。
2008年4月,《袁隆平院士访谈录》即将出版,袁隆平特意请华国锋为他这本书作序。此时,华国锋虽已疾病缠身,仍爽快答应下来,如数家珍般地在序言中告诉世人:他和袁隆平40年前相识,因杂交水稻而结缘……
不料,就在仅仅四个月后的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因病在京逝世。这份序言(附后)成了他留在人间的最后公开文字。
《袁隆平院士访谈录》序
《袁隆平院士访谈录》一书即将出版,撰写者要我为之作序,我很高兴地答应了。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同志,同我是老朋友。他立足本职,胸怀人民,不断探索,甘于奉献,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榜样。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在湖南工作。我国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足见湖南历来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在那段时间,湖南这样的农业大省,老百姓的吃饭竟然也成了让我们这些地方领导焦虑不安的问题。袁隆平同志的杂交水稻研究,就是在那样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出于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搞起来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我们祖先创造的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史的“四大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曾经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又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如果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能够取得成功,毫无疑问将是对全人类的又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正是这样一种对于我们民族发展的责任意识,以及当时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严重困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再加上毛主席对农业包括粮食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激励和鞭策我自觉地对袁隆平同志领导的杂交水稻科学研究课题组始终给予关注和支持。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同志同他所领导的课题组,终于在杂交水稻研究和小范围试种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此人类粮食种植史上了不起的水稻革命升起了希望的曙光。但是,当时的袁隆平及其课题组并没有得到像今天这样广泛的认知和尊重。一些人囿于认识的局限和世俗的眼光,对袁隆平这样一个安江农校的普通教员及其杂交水稻研究,还抱有种种成见,袁隆平面临着仅仅依靠他们自身努力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
当时,我作为湖南省的主要负责人,对他们的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在1970年召开的湖南省第二届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我还特意把袁隆平同志请到主席台上,坐在我的身边。很明显,这是在一个重要的场合,公开表示对他的认可和支持。会后,我还同袁隆平同志作过一次愉快的交谈。他的坦诚和质朴,他的睿智和执着,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我建议他把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材料,放到大田中去试种,拿到群众中去检验,并明确要求有关地市和部门给予袁隆平及其课题组以积极配合。此后,杂交水稻在湖南的推广试验终于取得成功,湖南的粮食生产,也因此而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75年,袁隆平及其课题组在把杂交水稻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大困难,他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洪新特地到北京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失望和沮丧的情况下,他们试着给当时已调北京工作的我写了一封信,我专门抽出时间,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并协调有关部门,很快做出了在南方十三个省(市)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决定。此后,杂交水稻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同样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两亿多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强。杂交水稻还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目前,世界各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三千多万亩,成功地解决了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编者注:文中数据截止时间为2008年)。我认为,这既是袁隆平及其课题组的成功,也是中华民族创新智慧的成功,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我长期分享着袁隆平及其课题组的胜利喜悦,我们之间的友谊也与日俱增。
2006年6月,袁隆平同志专程来看我,我们又倾心长谈了一次,既畅谈杂交水稻研究推广的艰辛历程,又展望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一致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技术发展贵在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真谛,是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我撰写此篇序言的时候,世界范围亮起了粮食危机的红灯。导致粮食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不管有多少条,有一条教训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毛主席早就说过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和供应,对人口承载量已达六十多亿的地球来说,无疑是一个日益沉重的负担;粮食安全对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所以,我认为袁隆平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是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研究之一。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及其大面积推广给人类提供了远离饥饿的福音。袁隆平同志自己也多次说过,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以一粒杂交水稻种子改变了当今世界,造福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近,我很高兴地看到,国际水稻研究所称,杂交水稻或许是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这更证明了袁隆平的价值所在。因此,他成为中国和世界知名科学家,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当之无愧的。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毛主席也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认为,袁隆平同志正是这样一位在科学道路上勇敢攀登的人。他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功,他还将到达更加光辉的顶点。本书记述的,就是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艰难而成功的攀登历程。
我赞赏袁隆平及其课题组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向大家推荐这本访谈录。中国的科技工作者,要敢为天下先,努力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华国锋
2008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