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梅
摘要:高三学生在语文主观题的答题过程中,往往存在做题赶、忽略题干、原文找不到、阅读思路受局限、角度打不开、答非所问等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学生一轮复习中的困惑,探究语文主观题“提高满分率”的最佳方法,从“二切一文”“N+2”角度,带领学生思考。
关键词:二切一文;N+2;高三语文;主观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88
师:同学们,主观题在高三语文前卷中占半壁江山,能用“N+2”法作答的,又占很大部分,全班用此法与不用的相比,均分超4.1+,而如果细分到各题,则差距更大,大家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分析得分理由。
(投影)【生答案】
生:前一位答题空洞,未抓主要观点,分层次错,得1分;第二位少“避免异化”,即产生的结果,扣2分。
(投影)【生答案】
生:前一位反复啰嗦,其实只答了1点,没有采到点,得0分;第二位“N+2”多角度,全部答到了,得4分。
(投影)【生答案】
生:前一位角度单一,只答对1点,得2分;第二位多角度展开,思路特别好,最后1点体现“年代感”有点牵强,扣1分。
(投影)【生答案】
生:前一位没有理解情感,解读有误,得2分;第二位“触绪无新心”应该是写出诗人面对未来已心灰意冷,解读错了,扣1分,得5分。
师:同学们,主观题拿满分,其实不难,只要你们在考场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快速读懂文字,一切皆有可能!
师:那么,大家目前对于主观题的困惑是什么呢?
生:做题太赶时间,题干总是被我忽略。
生:别人原文能找到,我老是找不到。
生:我的答题角度总是打不开,想不到角度。
生:我是想到了,但是有时又不知道怎么写出来。
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找到问题,你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孔子有九思,其中有一个就是“疑思问”,咱们这堂课就来解决这“疑思问”。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回看高考真题和答案,看能否从中找到答案。
(投影)【真题与答案】
师:划出题干关键词,划出组织答案的重要语句,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要圈点勾画题干核心词,并在答案中反复出现。
生:所有答案都是围绕题干来展开的。
生:而且答案几乎都来自原文中。
师:这个很重要,但关键是“曾经有一份清晰的文字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看到,等我失分后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师:大家一起来探究如何从原文中找到你要的信息。
(投影)【真题】
师:题干的关键词有哪些?
生:支持新基建、抗击疫情、关系。
师:关键词搜索,你们可以从哪些语段中找到。
生:材料二第二段。
师:哪些句子能用?
生: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师:能再精简点吗?
生: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
师:好!还有吗?
生: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生:材料三1~2段,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疫情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
师:这两句话的角度不同,你觉得作者认为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的关系,是扶持,还是审慎?
生:既有扶持,又有审慎。
师:何以见得?
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
师:你能把第三点归纳一下吗?
生: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师:概括得非常好,我们提升一下难度,今年八省联考卷的现代文阅读二,据说让大家很“受伤”,我们也试着用“找原文”的方法来解决。
(投影)【真题】
师:题干有哪些关键词?
生:小姑娘山茶花图案和服、律子新年和服表演会、暗示。
师:关键词搜索,你们可以从哪些语段中找到。
生:“恐怕今明两天就不行了,正在等家里人来接呢。”母亲平静地回答。
孩子静静地入梦了。她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大概是术后胸前缠着绷带,衣裳宽松而臃肿。
师:这句话你读到了什么?
生:孩子面临死亡,生命即将凋零。
生:母亲很平静地面对孩子的死亡。
生:山茶花图案代表美丽。
生:在日本,和服应该是在很隆重的场合才穿的。
生:我觉得,孩子、静静地如梦、山茶花、和服,可能暗示的是:孩子面临美丽的生命即將凋零时的坦然与平静,还带着一种仪式感,对生命敬畏的仪式感。
生:我觉得律子在倔强的羡慕和追求幸福生活。
师:我欣赏你这个几个词“倔强、羡慕、追求”,你能把前面大家的思考,连贯的表述一下吗?
生:“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漂亮的衣服暗示美丽生命的陨落,两个美丽连接,又带着某种平静与坦然,这是“川端式”独有的生命体验,充满了阴郁之美;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暗示生命力的顽强和美好。
师:以上信息,其实文中都有提示,对吗?
生:(纷纷点头)。
师:原文找不到,你们找到解决方法了吗?
生:整体把握文章,再确定区间。
生:找出题干关键词,再热搜。(全班笑)
生:还要归类整合。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我加一条“不能脱离文本意识,尤其要前后勾连思考”。所谓“山有魂,水有灵,人有情,文有脉”,只有整体把握,梳理文脉,思维就清晰了。那么,问题又来了,读懂了,原文也找到了,可是角度打不开,又该怎么办呢?
(投影)【真题】
师:这题从哪些角度分析?
生:可从语言:叠词;修辞:拟人;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感官:视觉听觉结合;细节描写等角度展开。
师:你的知识库很丰富,非常棒。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总觉得你没有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此时此刻波塔波夫内心情感如何?
生:战后回来,虽然知道父亲过世,但看到家园还在,美好還在,好像内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师:哪些意象有暗示?
生: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生:粉红色的霞光,可能还有爱情的希望。(生笑)
师:再来提升点难度。
(投影)【真题】
生:什么叫“情感氛围”?
师:这个问题很好,你觉得是回答“情感”呢?还是“氛围”呢?
生:我感觉都可以吧,这两个词之间也没多大区别。
师:角度大致分内容和形式两类,内容即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讲了什么道理等,形式即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大家不要过多纠结术语,关键在于整体理解文本。
生:老师,我知道了。情感是“欣喜”的,氛围就是“欢快”的,对吧?
生:这篇小说的主基调,带着淡淡的美丽的哀伤,那么情感氛围,是不是就是“美丽的哀伤”呢?
师:对什么的哀伤呢?
生:哦,是生命美丽却无常易逝的哀伤氛围。
生:如何表达,是手法类的,应该通过“幻影”“秋雨”等意象、虚实结合、时空变换来表达,有律子随时可能早逝的不幸来表现生命的美丽与哀伤。
师:事实上,这个题把内容和手法打通,从小说要素展开,从时、空、人、事、物、情、理、法等延展。
生:老师,我觉得只要题干抓准、原文找准、角度析准、条理清晰、思维清晰、语句表达通顺连贯,主观题就有满分的希望!
师:是啊,你看,连语言表达不到位的问题也解决了。用文中的核心词造句,修饰语尽量删掉,“二切一文”,答题时“N+2”,形成无穷大的效果。
师:西班牙诗人路易斯·塞尔努达在《现实与欲望》中写道“初近的微风,吹过细窄的空间,叶隙里唱着歌,打开一个春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主观的答案,吹过细窄的空间,文字里唱着歌”,也会为大家打开一个语文的“春天”!
【教后反思】 让阅读与思考成为主观题答题的最佳方式,也许上面的方法也只是探索性的,外行看主观题,可能是太过于功利,但作为毕业班教师,我们探索的路还很长,绝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多踩点、多抓分。方法如:圈点勾画题干的核心词,并在答案中反复出现;确定答案区间,进行关键词热搜;挑选所需要的信息,再进行归类整合;核心词用主谓宾形式组词造句;从时、空、人、事、物、情、理、法等角度延展,题干抓准、原文找准、角度析准、条理清晰、思维清晰、语句表达通顺连贯,主观题就有满分的希望。笔者认为,在读懂文本,整体思考、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适当加一点“功利性”的方法也未尝不可啊。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