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灵芝 葛乙民
摘要: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所有制关系比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成员以共同劳动为基础获得劳动报酬的传统集体经济模式更加清晰,可以进行更民主的管理,更灵活的分配,这种农村集体经济在高效组织农民、对接全国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水平低、发展缓慢,难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土地、财政、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行乡村振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19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在全国各地区风起云涌,各地区都启动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建设工程。在此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成为当前农村和农业项目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管理好农业经济,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足动力。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地方之间的差距加大。由于地区位置不一样、资源稀缺、高管人员稳定性等原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差距也在扩大,失衡越来越严重。二是政策支持不同导致的失衡。目前,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对贫困村的扶持政策。政策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贫困村和富裕村之间的矛盾。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退化严重
一是金融操作不规范。大部分村集体公司成立后,村委会资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未实现单独账户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大部分为“村财村管”。同时,村集体公司缺乏合格、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更换频繁,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混乱、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等情况。二是经营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大多数村集体中,两个村委会的主要领导担任主席和总经理。由于农村工作繁重,村委會的主要领导都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交通、通讯、文化、医疗条件普遍落后,水电等资源大多有限,地质灾害隐患多,交易市场稀少。这些因素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也难以吸收外资。
(4)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保障农产品多元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部分地区农村在产业结构上仍以传统产业布局为主,以水稻、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忽视水果、花卉等新兴竞争产业,产业结构为单一产业结构。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向新业态、新时尚方向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1)加强最高层次设计,协调平衡发展
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区位和政策梯度驱动的。一要夯实责任,构建联动机制。明确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领导,纳入目标考核,切实强化农村集体发展责任。三是平衡政策资源,实现人民普遍利益。随着消除贫困的斗争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庄和贫困家庭正在摆脱贫困。
(2)做好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
一是建议在各省市推广科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方法,如对现有的三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查,探索农村合作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农村集体企业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有条件地进行推广。探索经济、村集体公司的组织形式。第二,重视多元化人才在农村合作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高级实践技能、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领导者识别市场机会、识别市场风险的能力。
(3)做好试点工作,树立发展标杆
区位优势重点服务标准化厂房、宿舍楼、服务业发展等城镇化进程。脱贫型贫困村着力提高脱贫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培养贫困村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拓宽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抱团开发型主要是对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不方便、固定资产比较少或者没有的村庄,更换外地建设用地开发,对抱团开发的村庄给予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4)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整体质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民生产方式、加快农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农村可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教育、公共卫生、水利、交通、文化、科技、商业、生态和行政管理。
结语
总之,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具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国民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为此,要按照农村要明确经济建设目的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明确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18(10):6-8.
[2]周骏,王娟,陈前虎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以浙江省浦江县薛下庄村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9(07):1-7.
[3]王翠莲.探究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06).
[4]王娟.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究[J].神州(上旬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