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花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085
“千里刀光影……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四世同堂》85版的主题曲,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两句。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算起来我只有10岁。记得影片开头,是一扇紧闭的大门,当响亮的大鼓声伴随着高昂的演唱“千里刀光影”响起,大门徐徐打开,“四世同堂”四个字由远及近,由小及大,出现在门内的影壁墙上。
电视剧里面的大家长——祁老人,留着长长的花灰色胡须,像极了我爷爷的胡子。长孙瑞轩,气宇轩昂,那身淡蓝色长袍,衬得他是那样的干净清爽。韵梅,小顺的妈,瑞轩的妻子,有着大大的眼睛,挽着小小的发髻,合身的棉布旗袍。我眼中的小顺的妈,总是那样的温顺,那样的从容。记忆里从不曾模糊的,就是“大赤包”和她的丈夫冠小荷了。“大赤包”,大大的脸盘,戴满各色鲜花的大圆脑袋,那略带磁性的声音,现在想起来,仿佛她就站在面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烟,嘴里吐着烟圈,斜着眼,不屑地“哼”着谁。冠小荷呢,瘦瘦小小,灰色长袍在他身上,格外的晃荡。他躬着身子,打着哈哈“太太,太太”地叫个不停。三十多年的时光,将剧中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记忆深处。对剧情,却不是那么透彻地了解。许是对小孩子来说,看的就是个热闹,对人物外形的关注,更甚于剧情本身吧!
几年前的一个暑假,看了老舍先生的一本小说选集,其中《柳家大院》、《柳屯的》、《开市大吉》、《抱孙》等短篇小说,幽默风趣的语言,离奇夸张的情节,使人在哈哈大笑同时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买来这本厚厚的书。
在等待书到的日子里,我又看了一遍电视剧,这次重温,不但对故事里的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故事情节也有了透彻的了解和深入的体会。
当翻开书页,读着那一句句,一段段文字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一个个画面;有了画面的支撑,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立体化地展现在眼前;对小说所要表达的家国情怀,甚至主题曲所抒发的家仇国恨,也有了切肤之感。
由电影走向阅读,我陆续看了《茶馆》、《离婚》、《我这一辈子》、《二马》等老舍先生的著作,以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钟鼓楼》、《风过耳》等现当代文学作品。我发现了这一阅读的好方法,能让人过目不忘的阅读方法!
当然,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有不完全贴合的时候。比如,当你读书在先,看影视在后的时候。《蹉跎岁月》是我在上小学时看过的一本小说,也是我一生中看过的第一部小说。因为看过多遍,所以对里面的人物,熟悉得仿佛他们就是邻居,就是身边的人。甚至不止一次在脑海中刻画出他们每个人的样子!多年来,对这本书的喜爱,使得我不止一次地重读过它。以至于当无意中看到这部只有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时,很是一阵惊喜!可是,当剧中的第一主人公——柯碧舟出现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像,不像!”作为“反革命”后代的柯碧舟,我想象到他应该是面色苍白,眼神阴郁,瘦削的肩膀上,顶着头发蓬乱的脑袋。而电视屏幕中的他,无疑缺少了那种颓唐——白皙的脸庞,明亮的眼神,丰腴的身材,干净的衣服,可能主演唐国强太过于英俊了!与柯碧舟两心相悦的山寨姑娘邵玉荣,身穿带白色小花的衣服,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如果脸型不是那么圆,就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玉荣的模样了!肖雄饰演的杜见春,有着军队高干子女的大气勇敢,也有着她的善良淳朴,只是与我想象中相比,两个小辫子稍短了些!
虽然人物的形象与想象中有少许的差异,但是剧情的发展跟小说中的描述还是非常契合的!它使我对这部书的喜爱更加深了几分!
电影《城南旧事》中,疯姑娘秀贞正在跟她的好朋友--六岁的小英子讲她丢了的孩子小桂子:“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那是秀贞顺着英子的目光,看着墙上年画中的白胖大娃娃说的。“行啦行啦!不--害--臊!”秀贞的爹,进屋来舀水,不耐烦地呵斥秀贞。对老爹的呵斥,秀贞全然没听到,继续着兴奋的絮叨,“饭不吃,衣服也不穿,就往外跑,老是急着找她爹去……可急的是什么呀!真叫人纳闷,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電影中看到这里的时候,把我深深感动到的,是秀贞那迷离的眼神,那恍惚的神情。及至看书的时候,注意力一下子被秀贞的“疯话”所吸引。再回到电影中看看,电影中秀贞说的和书中所写的一字不差呀!这种感觉,正是“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邂逅带来的惊喜!
影视和阅读相结合,真是阅读的好方法,是使二者相得益彰的好方法!